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士兵穿盔甲行军,斥候都是零散行动:真实的古代行军都是什么套路?

士兵穿盔甲行军,斥候都是零散行动:真实的古代行军都是什么套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3/12/28 10:24:45

影视作品中,古代军队总是穿着鲜明的盔甲行军,而《荀子·议兵篇》也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要穿齐盔甲、带好武器还有三天的粮食半天行军百里,也就是50公里,今天的马拉松是42.195公里,这比马拉松跑的都远。

所以,古代士兵都是穿着盔甲行军的吗?

其实,还真有人穿着盔甲跑过马拉松。2008年9月21日,在丹麦欧登塞的HC安徒森马拉松比赛中,一名叫Peter Pedersen的丹麦选手穿着足有28公斤的板甲花了6小时46分钟59跑完了马拉松,创下了穿板甲跑马拉松的纪录。而在现代军队的训练中,负重武装越野也一直都是常见的训练项目。

但和现代士兵不同的是,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更需要体力,现代士兵武装越野到达指定位置以后,在战斗中并不需要很高的体力,主要是卧倒射击,从体力角度来说,甚至可以休息恢复。而古代士兵则是行军结束后,开始战斗进行肉搏。

实际上,古代士兵并不会穿着盔甲行军。他们需要尽量节省行军中的体力以保证在肉搏战中有足够的体力。一般行军中,盔甲由牲畜或是民夫驮着,甚至一些精锐重步兵还有代步的马匹,就是俗称的骑马步兵,即骑马行军到达指定位置后下马穿甲列阵作战。

在古代,正常行军一天也走不了很久,不是急行军,一天行军一般不会超过6个小时,会起得比较早,等到午后就开始安营扎寨,不然拖到下午,一旦出现意外天黑前没把营寨扎起来,防御工事没建好,就等于给敌军送人头。古代军营和防御阵地的搭建也比现代部队麻烦,辎重兵搭建帐篷,战兵也要出去砍伐木材搭建拒马、栅栏等等,所以保留足够的体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影视剧中的行军场景

而魏武卒的那段记载只是他们的选拔标准,并非作战时也会穿着盔甲行军。毕竟古代一场战斗会持续很久,穿上盔甲走百里这个标准就可以证明士兵的体力。一套盔甲造价不菲,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还很低下,自然是要优中选优,体格好的人才会作为精锐配发盔甲。

正是因为行军时一般不穿盔甲,所以在遭遇突袭时,古代军队往往会大败,因为在行军中连盔甲都没穿,遭遇衣甲齐备以逸待劳的敌军自然难以抵挡。所以如何防备敌军的偷袭,是非常考验古代将领能力的一件事,如何避免被偷袭是行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古代主要靠广撒斥候来侦察敌情是否有埋伏,即便现代部队侦察兵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使用斥候侦查敌情提供预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比较著名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他非常重视斥候的作用。《史记》中记载:“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李广行军以及宿营都比较松散,但就是因为广撒斥候,从来都没有被偷袭过。

和现在的侦察兵有些类似,斥候常常需要刺探敌方军情,抓俘虏来审问获取消息,可以说,两军大部队在未交战前,斥候就已经率先接敌交战了。所以无论是古代的斥候还是现代的侦察兵,都是精锐。

唐朝兵书《太白阴经》中就提到了斥候侦察兵需要选拔精锐:“於奇兵中,选骁果、谙山川井泉者,与烽子马铺土河,计会交牌,日夕逻候於庭障之外,捉生事,问敌营虚实,我之密谋,勿令游奕人知。其副使子将并久谙军旅、好身手者任。”

所以,往往在开战前,斥候就能看出双方实力。双方都会努力压制敌方斥候的侦查范围,绞杀甚至俘虏地方斥候来获得消息,如果斥候身手以及数量不敌对方,在开战前就已失去先机。日本奈良时期,忍者就被称为斥候。

在宋朝兵书中,大军行军中如何派遣斥候防备偷袭,如何传递消息都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虎钤经》中记载行军中一般是派遣二十四名斥候,分散探查八个方向,每个方向去三骑,相互距离一里地,相互之间依靠旗帜来传递敌情。

如果是夜里行军无法看清旗帜,就依靠敲鼓来传递消息。如果是经过山林,丛林茂密也看不到旗帜的话,白天也一样用鼓声来传递消息。之所以选择用旗帜,主要是防止敌人听见鼓声导致暴露目标,所以能用旗帜就不敲鼓。但是如果天气非常恶劣,风雨交加打雷闪电的天气,鼓声听不到,旗帜也看不到,就只能自己骑马回来报告了。

同时,因为主力部队大阵不能轻动,但也不能太过死板导致坐看战机丧失,所以大军出动还要配备数千名游骑兵作为机动部队,观察敌方情况伺机而动,无论是绞杀对方斥候或是发现战机直接奇兵突袭都是游骑兵需要做的事。

而作为防守方时一般需要派出人数较多的轻骑兵来探查敌情,这种游骑兵就直接干斥候的工作,因为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才会出现,需要较长时间的巡逻侦查,要更早进行预警留给己方充足的备战时间,这就难以依靠旗语或是鼓声来即时传递消息。所以如果派遣的斥候人数太少,一旦碰到敌军前锋会被轻易绞杀俘虏导致传不回来消息。

最著名的斥候战大概就是南宋猛将杨再兴的最后一战,他作为斥候日常巡逻侦查敌情时碰到了完颜宗弼的前锋部队。杨再兴率领三百骑兵巡逻侦查,遇到了数千金军的前锋游骑兵,双方立刻爆发了斥候战,杨再兴派人回去报告敌情,自己率领三百骑兵直接打垮了数千金军前锋游骑兵,直接追杀溃败的金军前锋游骑兵到了金军主力阵前。

这时杨再兴已经可以撤退回去复命,但杨再兴想尽量扩大战果挫挫金军锐气,为己方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所以他带着三百骑兵面对十二万金军依然发动了冲锋,并且杀死了一名金军万户长,百余名金军千户长,以及两千余名金兵,他甚至试图在万军中直接斩首击杀完颜宗弼。

最终因为天降大雨,导致马陷小商河,被乱箭射死,三百斥候全部阵亡。但是他给宋军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在他牺牲后岳云张宪率领的两支部队及时赶到战场,击败了已经被杨再兴杀到胆寒的金军。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兵书都强调斥候主将要足够勇猛的原因吧。

标签: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的冰雪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冰雪运动,雪,我国,冰,的,洁白,晶莹剔透,古代

    冰,晶莹剔透;雪,洁白灵动。观冰雪运动,知竞技巧妙。从目前古典文献和遗存的古画中,也可以了解到关于古代冰雪运动的记载。现代冰雪运动已经比较普及,其最初必然源于生活。《隋书·北狄传》有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地

  • 甘肃的金山国,西边回鹘东边中土,强敌环伺下如何存续1个世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山国

    在敦煌和莫高窟的发展史上,有一个时段非常重要,那就是曹氏归义军统治时期。该政权在敦煌不遗余力地发展佛教,敦煌很多代表性的大佛窟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那么这一政权为什么如此推崇佛教?一、归义军权力的传递归义军是晚唐在河西走廊兴起的一支势力,得到唐帝国的认可,被册封节度使。公元907年,唐帝国灭亡。就在

  • 中国古桥有多震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印象里的古代中国有粉墙黛瓦有飞檐翘角还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弯弯小桥······那座桥或临水梳妆、波光生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凤凰古城 的凤凰虹桥,[emailprotected])

  • 如果把中国历史浓缩成一天,会是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什么样,中国历史,如果,浓,缩成,一天,是,把,会

    中国历史之最(部分):7000年前,中国就已经种植水稻和粟。5000年前,中国已开始养蚕缫丝。3600年前,中国出现世界现存最早的日月食记录3300年前,汉字发展成熟,是至今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2600年前,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2000年前

  • 没有什么「花木兰」,只有一个活泼泼的奇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木兰故事,花木兰

    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据说即将在中国大陆影院全面公映。说一下“花木兰”这个名字的由来,以及“木兰”故事的演变。如果以《木兰辞》为史料依据(也就是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篇的那首长期存在于语文教科书

  • 龙袍上的十二章纹都有什么?为何到了清朝地位下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龙袍,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神灵等万物规律,每章都有特殊的象征寓意。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龙,取其变也;华虫,雉,取其文也;宗彝,虎蜼,取其孝也;藻,水草,取其洁也;火,取其明也;粉米,白米,取其养也;黼,斧形,

  • 彪悍的北朝女性:可以作羹汤,也能上战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一大特殊时期,他们的统治阶级为鲜卑族。也只有在民风相对剽悍的北魏,女性才能有这样闲时做女红,忙时上战场的豪迈。北魏曾经是女国?作为草原儿女,正常情况下,少数民族的女性地位通常都相对较高,北魏也一样吗?有人说,北魏不是有众所周知的“立子杀母”吗?“魏

  • 真的是“金光闪闪”:缅甸大金塔养护指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旅游圈内有个说法:如果说去缅甸旅行只能游览一个景点的话,那一定是仰光大金塔。仰光大金塔可能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佛塔,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也是缅甸的国家象征,驰名世界。缅甸最神圣的佛塔(图片: Sean Pavone / shutterstock)▼越珍贵的

  • 为什么老照片里的人,颜值总是一言难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颜值,的,老照片,人,里,总是,一言难尽,为什么

    如果你经常看古代老照片,经常在这些照片下方的评论:“为什么以前的人都长得很难看?果然古装剧里都是骗人的!”(其中清末是重灾区)其实,“颜值堪忧”之所以会成为大众对古人的印象,是多重原因综合而成的结果。1为什么古代照片里都这么丑?在大多数人的理想中,以前

  • 岭南文化︱中国岭南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历史上大致包括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