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3/12/12 5:49:09

战国时期,有两个着名的将领,分别叫乐毅田单。两个人各侍其主,都很会布阵打仗。

有一次,两人碰巧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这个地方打仗。田单带领的是齐国的军队,乐毅带领的是燕国的军队。乐毅将田单牢牢地困在城中,为了减少伤亡,所以没有攻打。田单也没有半点放松,为了鼓舞士气,他和士兵们同吃同睡。

三年时间过去了,田单快要支持不住了。正在这时,燕国的国王去世了,新国王即位。于是田单灵机一动,想了一个转败为胜的好办法。

田单先让人去燕国散布谣言,说乐毅的坏话,新国王听到传言后不问青红皂白,很快就把乐毅的将领之职撤了。乐毅知道撤职后凶多吉少,就动身逃到赵国去了。

田单见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便再次派人到燕军中去散布谣言说:“即墨人最怕被别人挖祖坟。祖坟一挖,他们就会军心大乱。”田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看出燕军现在的将领是个无能的小人。果然不出所料,听到这样说,燕军的新将领真的派人去挖即墨人的祖坟。结果即墨的军民非常气愤,非跟燕军拼命不可。如此一来,燕军打仗的士气,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

田单看到打仗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假装向燕军投降的样子。燕军的新将领居然真的以为是挖祖坟有效,高兴地疏于防范。受降时,田单命令士兵们在牛角上绑上刀子,在牛尾上绑上鞭炮,用彩色的绸缎包住牛的全身。当齐军走到燕军的附近时,田单下令点燃鞭炮,牛听到鞭炮声,吓得六神无主,发疯似地冲向燕军。燕军见此势态,四处逃跑。

就这样,燕军很快被打败了。

孙子·势篇》

【求解驿站】用奇兵、巧计战胜对方。比喻用奇妙的、出人意料的办法或策略取胜。

【活学活用】从那几件事情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位~、善于用兵的军事统帅人才。

【妙语点拨】田单听闻燕王去世的消息后,顿生灵感,运用计谋,一步步将燕军引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从而让齐军转危为安,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相比之下,新即位的燕王与取乐毅而代之的新将军,则属于“不动大脑,贸然听信谗言”的愚昧之人,是扶不起的刘阿斗。燕军最后败北,亦在意料之中。燕军放走军事奇才乐毅,最后战场失利,实乃咎由自取。

【成语接龙】出奇制胜→胜利在望→望洋兴叹→叹为观止→止戈散马→马马虎虎→虎步龙行→行若无事→事与愿违→违天逆理→理屈词穷→穷山恶水

标签: 国王没有祖坟打仗将领听到军事即墨

更多文章

  • 中国三大鬼节之清明节的传说和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扫墓,同时,不利,清明,清明节,风水,改为,可以

    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解释: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 清

  • 陈洽巧对谐音联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不如,谐音,萧何,父亲,古人,西汉,大将,扬帆

    明代陈洽幼年聪慧,8岁那年,与父亲在江边散步,见江上两船齐发,一只摇橹,一只扬帆,扬帆的居先,陈洽的父亲即景出上联曰: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此时,恰好远处有个牧童在弄笛,近处又有一人在吹箫,此景触发了陈洽的灵感,即拟句对曰: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他的父亲听了大加夸奖。“橹速”与三国时东吴大都督“

  • 百感交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感想,更是,匈奴,时候,母亲,一起,永嘉,西晋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卫玠出身于名门世家。祖父卫瓘乃是西晋权臣,还因为曾斩杀邓艾,在《三国演义》里亮过相。卫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出落的秀美动人。这个小少爷坐着敞棚车到洛阳市区闲逛的时候,看见他的人都感叹这孩子真是“玉人”,都招呼亲朋好友来夹道观摩,据《晋史》说:“观之者倾

  • 在中国为何扫墓祭奠日被称作为“清明节”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时代,自己,一个,清明,清明节,国家,不知,大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句凄美,扣人心扉。不知您在欣赏之时,脑海里有没有闪现出一个大问号?一个扫墓祭奠先辈、先烈的节日,为何就叫清明节呢?似乎有点名不符实。因为我有,所以我想打开历史的尘封,回到清明节的源头,以探究竟。那是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国家内乱而逃往国外。逃亡之路,颠沛流

  • 万里长江作浴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父亲,老树,游泳,衣服,长江,孩子,一个,马上

    解缙九岁时,父亲带他到长江里游泳,将衣服挂在老树上。父亲出上联: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马上对道:万里长江作浴盆。气魄之大,很难想像是出自一个9岁孩子之口。

  • 蔡锷买笔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小学生,文具店,老板,湖南省,举行,邵阳,读书,上联

    蔡锷是湖南省邵阳蒋河桥乡人,6岁启蒙读书,11岁师从邵阳阳名人樊椎,12岁中秀才。1895年春,湖南省学政江标到宝庆(今邵阳)举行岁试。蔡锷跟随父亲蔡正陵从乡下来到宝庆城里。一天,蔡锷到着名的宝元文具店买笔。老板见他小小年纪便来府城应试,十分高兴,拿着一束笔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着上联,这束笔就

  • 先生与老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学童,先生,出来,自以为是,秀才,显示,自己,一个

    古时候有个秀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一日,他经过一所学堂门前,看见一群学童在兴致勃勃地交谈,就想要他们的先生出来,听自己高谈阔论一番,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学。他一语双关地问: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些是先生?众学童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学童走了出来,不慌不忙地答道:诗书易,礼春秋

  • 巧对识神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枝头,拍手,唐伯虎,牧童,相公,折扇,如此,说道

    一年夏天,唐伯虎手摇折扇往访友。午后天气炎热,他在大树下乘凉。忽见一个牧童赤身露体跳入荷塘之中摸藕。唐伯虎看得有趣,拍手大笑。那牧童说:“相公,想吃藕吗?”唐伯虎笑道:“正是。”那牧童道:“相公乃读书人,如敢与我对句,当以此藕相赠。”唐伯虎惊奇道:“原来你会对句,快快道来。”牧童举藕吟道:藕入泥中,

  • 林则徐应考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父亲,立刻,主考官,上联,觉得,林则徐,考场,考试

    清代爱国英雄林则徐,幼年时参加科举考试,他父亲怕他远行疲劳,便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驮着他走到考场。主考官见他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便有意跟他开个玩笑,说要他对上一句上联,方准进入考场,并即景出上联说:以父作马;林则徐的父亲一听,立刻羞得面红耳赤,觉得受了莫大侮辱。但林则徐眼珠一转,立刻应对说:望子成龙。

  • 解缙对对联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身份,清茶,老人,意思,第一,乐府,第三,第二

    有一次,解缙游山口渴,走进一家草庐要茶喝。一位白发老人问他是何人,解缙出口答道:“吾解缙解元是也。”老人笑道:“你就是号称神童、善对对联的解缙?想喝茶,好,请你先对下联。”解缙说:“老丈请讲!”老人即出句道: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一听,觉得这三个解字连用,还真不易对出。茶且慢喝,先聊了起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