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烧烤大席”——清朝皇宫最高“国宴”

“烧烤大席”——清朝皇宫最高“国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22 更新时间:2023/12/12 17:30:11

清末才有“满汉大席”的说法,不过就是“烧烤席”的俗称,而将“满汉席”加上一个“大”字。据近人柯编著的《清稗类抄·饮食》(采录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照报刊资料而成)一书记载——

“烧烤席,俗称‘满汉大席’,筵席中之无上品也。烤,以火干之也。于燕窝、鱼翅诸珍错外,必用烧猪、烧方。猪以全体烧之。酒三巡则进烧猪,膳夫、仆人皆衣礼服而入,膳夫座之专客,专客起箸,簉座者始从而尝之,典至隆也。次者用烧方。方者,豚肉一方,非全体,然较之仅有烧鸭者,犹贵重也。”清代宫中由《包哈局》所做。

清人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十》载:“苏州酒楼开办满汉大席、市肆中卖有满汉大菜。如:烧小猪、哈尔巴肉、烧鸭、烧鸡、烧肝等。”

而当时《上海指南》等许多有关饮食业的史料中,再也找不出“满汉全席”的正式称呼。

集中显示我国饮食传统习俗的是宴席(筵席),又称为酒席。它不仅荟萃了各种名菜,而且继承发展了“礼”的套数。

近代以来,我国正式的宴席大致可分七等:(1)烧烤席俗称满汉大席、(2)燕菜(燕窝加鱼翅)席、(3)鱼翅席、(4)鱼辰(唇)席、(5)海参席、(6)蛏干席、(7)三丝席;(三丝指:鸡丝、肉丝、火腿丝)。

筵席上燕窝、鱼翅,从而来?初步考证,始于东南沿海地区闽广进贡。燕窝来自福建、广东、东南亚、马来半岛一带,乃是海边金丝燕在崖洞等处所营的窝(鸟巢)以海藻及金丝燕所唾津液掺作成。参看清周亮工(1612—1672年)《闽小记·上》以及士稹(1634—1711年)《香祖笔记·五》。鱼翅乃用大鲨鱼的背鳍、胸鳍和尾鳍干制而成;我国沿海有出产。在上述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的菜单里面,多处见燕窝,而尚未见鱼翅。

至于烧烤全猪(或乳猪)、全羊等,则是来自满族畜牧习俗的烤肉风味。

据当事人记载,清代中等人家宴请宾客,摆一桌“海参席”就算很阔气了!但到清朝末年,奢靡成风,军阀高官动辄便摆“鱼翅席”,否则便为“不敬”。宴席中最高一等为烧烤席,民间俗称“满汉大席”,必有燕窝、鱼翅,而以烧烤乳猪为主。不过一直还没有“全席”的称呼。

各地的“满汉大席”,仅为达官贵人“摆谱斗富”所用。进食程序和主菜(烧烤全猪、燕窝、鱼翅)基本上类似,但菜点的品种、数量都不尽相同。

民国初年不再有“满汉席”、“满汉大席”之说满清帝制被推翻后,到民国初年,全国各地排满情绪高涨,满汉大席改名为“大汉大席”,虽然其豪华程度并未降低,但不再称为“满汉大席”(不敢提“满”字以免有“复辟”的嫌疑)而改称为“燕翅席带烧烤”了。自民国以后,“满汉席”、“满汉大席”销声匿迹,或改称“大汉大席”。

标签: 民国汉大我国鱼翅俗称烧烤饮食燕窝

更多文章

  • 龙袍有几条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二,因为,金龙,帝王,不同,前后,皇帝,厘米

    龙袍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看电视时,我们会注意到,皇帝的龙袍上绣着好几条龙。那么,到底绣有儿条龙呢?在抚顺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清代光绪皇帝的龙袍。

  • 西方文化中女巫为什么要骑扫帚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他们,人们,效果,现代,不是,女巫,扫帚,魔法

    女巫是西方文化中使用巫术、魔法、占星术并以此类超自然能力女性。那么西方文化中女巫为什么要骑扫帚?女巫必须骑扫帚,事起面包。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部分面包都是用黑麦做的。而黑麦是麦角菌的主要寄主,大量食用麦角菌会有致命危险,而小剂量食用则能产生致幻效果。十四至十七世纪的欧洲人为叫做&ldquo

  • 盘点我国古代立春的迎春禁忌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官,禁忌,立春,时期,礼仪,迎春,参加,一个

    立春是我国而是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迎春的是时候也有一些禁忌规定,古代在立春施土牛、耕人的仪式中,有一项严格的迎春禁忌,就是只许文官参加,而不许武官参加。《后汉书·礼仪志载,这个礼仪,上自“京师百官”,下至县道“斗食令史”都要参加,然而“唯武官不”。可见在这个礼仪中武官是被排除在外的。立春迎气的礼

  • 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及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科举,第一,秀才,举人,状元,名称,博士,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举主与门生: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剌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一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贡士:古代向朝延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

  •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字,公元,古文,字典,系统,认为,文字,解释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九月,病笃中的许慎遣其子许冲进上,它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文字学影响深远。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

  • 古代太子的别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居住,不可,东宫,副主,大唐,别称,太子,汉书

    1、元良:太子别称。《清史稿。世祖纪》:“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所生,岐嶷聪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2、皇嗣:太子别称。《大唐新语》卷九:“则天称尊号,以睿宗为皇嗣,居东宫。”3、皇储、帝储:太子别称。《晋书。天文志上》:“五帝坐北一星曰太子,帝储也。”4、储皇、储胤:太子别称。5

  •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排名,上口,难懂,指数,东北,方言,苏州,而且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行榜,之前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这个方言难懂排行榜,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轰动,那你又是怎么看待中国自古以来不同地区的方言特色的呢?一起了解下排名第十:东北话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

  • 十八罗汉的名字及其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尊者,出家,十八,国王,罗汉,佛教,一名,印度

    一、名字:坐鹿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 ,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欢喜罗汉,芭蕉罗汉。二、简介: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

  • 古代计时常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相当于,又名,时辰,五更,北京,现在,小时,时间

    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 惊蛰祝福语,2017年惊蛰节气祝福短信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快乐,惊蛰,短信,复苏,春雷,祝福,万物,时节

    现在不都是说有情的人每天都像过节,有节日的过节日没节日的时候过纪念日,过完西方的节日过东方的节日,总之每天都要找个理由联系TA。这么说来惊蛰这个节气怎么可以错过呢?快来看看惊蛰的祝福语应该怎么写吧。一、惊蛰到了,赶忙送上祝福:愿你生活当中总是‘惊’喜不断,爱情‘惊’天动地,遇事总是有‘惊’无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