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姓氏文化暗藏的玄机:诸葛亮其实不姓诸葛

中国姓氏文化暗藏的玄机:诸葛亮其实不姓诸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4/1/2 18:14:53

先来抛一个老梗。A问:鲁迅姓啥?B答:姓鲁。A曰:非也,姓周。B答:蒙我,周迅是女人,我认识。

当然,这是个引子。引出了本章的话题,笑谈中国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有“百家姓”的说法,这只是虚指。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解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姓氏,大概有两万多个(当然,有些已经失传),而流传至今的,也有七千余个。但若说姓氏起源,一定是在上古时代。当时中华文明初成,国人大概学会了群居生活,进而有了原始的氏族。每个氏族,得有个称呼啊,不能总是“嘿、喂、嗨”瞎囔囔对吧。于是先民们根据原始接触的一些东西,如动物或自然现象等,给氏族取名号,于是出现了如“牛、熊、云”等称呼。打架抢东西的时候,也好区分,比如我是“牛帮”人、你是“熊帮”人,大概就是这意思(颇有点像当年东兴、洪兴的味道,当然,这是玩笑话),后来就演变成了最早期姓氏。

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母系社会兴起,于是先民的姓氏多以含“女”字为高贵,以此也有了传承。譬如,黄帝以“姬”为姓,炎帝以“姜”为姓,这在《国语》里都是可考的。到了周朝,“姬”更成了上流社会的第一大姓,但随着分封制的进一步建立,进而产生了诸多诸侯国,此时,姓氏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也开始走向多元。一些先民,开始以迁徙地为姓,比如鲁、韩、宋等等,原来都是封国的名号,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封国没有保存下来,但王室子孙们大抵都有“国破人续”的情怀,于是就沿用国号做了姓。

此外,还有一些平民百姓,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繁衍成了宗族,但也总要有个区分,于是也常以地名或地理方位为姓,比较出名的有西门、东郭等。据说,这种起名方式后来流传到了日本,也大为盛行。比如,生活在泉边,就叫“小泉”,定居在井边,就叫“苍井”等。

当然,历史再往后走,姓氏也愈发多样。以先人谥号命名有之,如庄姓等,以先人官职命名有之,如司马、司徒等,以职业命名的有之。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当然,还有些姓氏的演变兴许跟先人的好恶、或者境遇有关了。比如孔明(当然,我们可以稍微谈一下)。

孔明这人,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没几个人比他出名,也不会有人讲他姓“孔”吧。孔明复姓“诸葛”,我们应该也都知道。但《三国志》对诸葛家族有记载:“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看得出来,诸葛氏的先人原来姓葛,后来移民到阳都,可这地方,已有葛姓居民。这本来没什么。但诸葛氏的先人可能比较傲娇,觉得不想和村夫野人同姓,或者也有其他的考量,于是将原户籍所在地“诸”县取用,成了诸葛。当然,这样的改姓,家里出了能人,当然就流传下来,也有人丁不兴旺的,就断代了。

另外,还有些非汉族的,融入了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有的时候,也会改姓名。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比如,北魏孝文帝,鲜卑人,原姓“拓跋”,后为了主推汉化,改姓“元”。又如汉赵开国皇帝刘渊,匈奴人,原姓“栾提”,后久居汉地,就易姓刘了。后来,这哥们起兵争夺天下,为争取政权的合法性,竟还厚着脸皮尊阿斗皇帝刘禅为宗亲。此外,唐朝时期沙陀族人因英勇善战,为了统战需要,也被当时皇帝封了国姓“李”姓(譬如后唐唐庄宗就源于此脉)。

看吧,现在酒桌上国人热衷套近乎。你姓刘,嘿,我也姓刘,哥们,咱五百年前是一家,干一杯。咳咳,别急着认亲戚,兴许人家姓的是“栾提”。

标签: 诸葛亮文化中国姓氏

更多文章

  • 藏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藏族,属于,服饰,主要,从事,原始,不同

    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人种属于蒙古人种。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当时甘青一带西羌诸部已与汉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

  • 草原上世代相传的印记文化:马烙印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化

    元代《文姬归汉图》中的马烙印蒙古文烙印元代八思巴文烙印火撑子纹烙印叉子纹烙印马烙印,打马印,蒙古语称“塔穆嘠”,是蒙古族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马印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马烙印与蒙古民族的牧马业管理、社会生活、风俗礼仪、文化艺术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 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看宋朝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习俗

    ​如果你在饭局上跟人提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对方想到的很可能不是李清照的词,而是一部热播电视剧,一部以宋朝女性为主角、以家族争斗为主线的电视剧。这部剧结构严谨,情节紧凑,三观正确,除了给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带来了追剧的快感以外,它甚至还能贴近历史,让咱们现代人从某些

  • 揭秘为何韩国要说中秋节是他们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秋节,揭秘,韩国

    每逢中秋节三天假期,欣喜的同时我们却发现,这中秋节已经被别家“注册登记”了,而且还是我们的近邻韩国,这“传统节日属谁”的话题可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就产生了极

  • 中国古代的椅子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中国

    数千年来,中国古典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中国古代的椅子,它便是中国礼仪和等级名分的象征。在古代,只有男子才有坐椅子的权利,女子不能坐?古代的椅子,到底有哪些讲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代椅子与中国等级文化早些时候,人们都是“席地而坐&

  • 揭秘重阳节登高原是避凶气?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重阳节,揭秘

    重阳节最重要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这里面其实有着与现今说法完全迥异的含义......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人的生命力极其脆弱,认识能力也受到限制,只能从某些片面局部的经验中积累所谓知识。如果得到了某种重复性,就被认证为规律,这些规律就成为禁忌而规范人们的生活。某些节日的形成和这些禁忌认知有着某种

  • 土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古,建立,部分,一个,霍尔,主要,藏族,服饰

    土族为中国西北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民和、大通两县,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门源以及甘肃的天祝等地。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土族”族名源于部分土族人自称“土昆”、“蒙古尔”,“察罕蒙古尔”,蒙古族称土族为“白鞑靼”,藏族称其为“霍尔”。藏族很早就知道蒙古尔人,东胡有一部

  • 轻捷如鹃—回纥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世纪,突厥,公元,时期,唐朝,蒙古,大将军,贞观

    回纥,是中国古代族名和汗国名,是我国维吾尔族的先民。她的族源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的鬼方,周及春秋时期的赤狄,两汉时期的丁零,南北朝时期的高车、敕勒、隋及唐朝的铁勒。北魏时敕勒(高车)中的袁纥氏、隋时铁勒中的韦纥氏应为同名异译,都是回纥的前身。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纥顿莫贺可汗请唐改称回鹃,取

  • 戈壁狼纛—突厥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草原,关系,突厥,死者,唐朝,战争,以及,蒙古

    “突厥”一词,根据17世纪成书的《突厥语辞典》,意为“最成熟的兴旺之时”。突厥人属于中亚民族,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西方的阿拉米字母拼写。突厥人创造文字,开北方民族之先河,遗字散见于阴山和乌兰察布草原的岩画和蒙古国的碑刻上。突厥人原为柔然人的锻奴,有发达的冶铁技术,但以游牧经济为主。55

  • 羌人与大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聚居,大禹,一个,羌族,传说,开始,这一,地区

    现今的羌族有3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和松潘县,以及与这一带毗邻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羌族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说其古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相传夏代的创始人、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就生长和兴起在川西北的羌地。说其年轻,因为羌族正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