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77 更新时间:2023/12/24 5:38:22

【释义】孤行:独自行事。顽固地按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赵禹、张汤都是汉景帝时期的名臣。先后被景帝任命为太中大夫,负责制定各项条令法规,深受景帝的器重。

赵禹为人耿直,严于自律,为官清正廉洁,严格照章办事从不被别人所左右。担任太中大夫以后,他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为排除人情上的干扰,他遣散了家中的门客,同时,不再与朝中官员私下往来,并谢绝同僚们的邀请,避免泄露朝廷机密。

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官员往往找几个知心朋友在一起饮酒谈心。

席间海阔天空,毫无边际,什么天地理、诸子百家、朝中要闻、民间琐事无不当作话题。赵禹学问广博,口才又好,谈起来更是风趣、诙谐。现在席中少了赵禹,人们都觉得趣味不足。

自从赵禹谢绝朋友间的应酬之后,他的朋友们甚为不满,有时私下议论甚至多有微词,误认为赵禹是官做大了,有意疏远老朋友。

好心的朋友劝他改变一下作风,免得得罪老朋友,赵禹笑而不答。

开始,朋友对他还有些误解,时间久了,朋友知道赵禹出于公心,不得不如此,便改变了错误理解,对赵禹仍然敬重如昔。

张汤与赵禹截然相反,他为官残酷,性情贪婪,而且巴结权贵,只要对他有用,他一律热情接纳,从不考虑对方的人品如

长安的许多富商不敢得罪张汤,担心张汤暗中加害他们,只好经带上厚重的礼品去巴结张汤。张汤是来者不拒,一律照单全收。

甚至有些风雅名流,尽管讨厌张汤,但震于他贪婪、残酷的恶名,也不得不违心与之交往。不久,张汤因巧于辞令,善于揣摩景帝和丞相的心理,被提升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在一次讨论对待匈奴的问题上,博士狄山提出和亲的建议。理由是:当年汉高帝北征匈奴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尚且被困平城。于今将士不如当年,无力与匈奴抗衡。

张汤怒斥狄山是迂腐之见。

狄山反唇相讥:“我是愚忠,你是诈忠,我早就看出你是一个狡诈的小人。”皇帝因宠爱张汤,责问狄山:

“你能守住一个郡么?”

狄山承认不能。

皇帝又问:

“那么守一个县呢?”

狄山回答是否定的。

后来,勉强表示能守住一寨。狄山被派往前线,不久战死沙场。

张汤依仗皇帝信任,越发横行无忌,招致百官的痛恨,皇帝这时也觉察到张汤的肆无忌惮,便派赵禹审问张汤。

赵禹秉公执法,严厉斥责张汤的种种不法行径。张汤见自己的罪行已经暴露无遗,又听赵禹说得有根有据,自知罪恶深重,便引剑自杀了。

标签: 别人匈奴不得不一个自己更是朋友皇帝

更多文章

  • 人琴俱亡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怎么,主人,儿子,没有,回答,后来,为人,小偷

    【释义】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他这七个儿子中,比较有名气的有五个。其中又有四个在《晋书》中有传,可谓名垂青史。长子玄之早年夭折,不大为人们所知;次子凝之死于战乱之中,所以对他

  • 人杰地灵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杰出,意思,都督,典故,面前,南昌,侍从,一个

    【释义】杰:指有杰出才能的人;灵:特别美好的意思。杰出人物在哪里出生或曾到过那里,所以那里就成了名胜之地。【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闻名中外的滕王阁于公元663年重阳节落成。当时的洪州阎都督遍邀当地名士共赴庆贺大宴。当时只有十四岁的王勃也应邀入席。侍从见他还是个小孩,就把他安置在一

  • 马革裹尸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一个,武帝,战场,为什么,将军,不说,先生,男儿

    马革裹尸,成语,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成语故事:东汉

  • 卖剑买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他们,刀剑,安抚,老百姓,强盗,渤海,百姓,有人

    卖掉刀剑,去买耕牛,指改业归农。也比喻改邪归正。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龚遂传》。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闹饥荒,不少人买了刀剑做了强盗。郡守根本治理不了,有人向朝廷推荐龚遂,请他去做太守。汉宣帝召见龚遂,见他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长得又瘦又小的,汉宣帝怕他不能胜任,就问他

  • 画地成图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千秋,担任,形势,一边,地理,地上,交战,一代

    原意是在地上画出线路,就可成为图形,用来说明地理形势等。形容人点画之间就成文章,才能超群。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西汉时的中郎将。一次,两人一起领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国。战事结束后回到京城,千秋到霍府拜见霍

  • 一箭双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自己,长孙,为了,使者,隋朝,公主,要求,突厥

    长孙晟(shèng)字季晟,是南北朝北周时洛阳人。他聪敏过人,又有军事学识和本领,特别善于射箭。所以,十八岁时就当了一名禁卫东宫的武官。那时,北方游牧民族突厥的首领摄图和北周互派使节往来。为了炫耀各自的实力,双方都选派有勇有智的人充当使者,但傲慢的摄图对北周派来的使者大都瞧不起。有一年

  • 形容很多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形容,东西,不过,很少,很多,比喻,计算,数量

    1.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2.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3.不知凡几----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4.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

  • 有关战争的成语和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烽火,社会,战争,比喻,不安,景象,形容,战火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

  • 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喜欢喝热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

    图:爱保温杯爱热水的各路明星中国人喜欢喝热水,所以中国人喜欢保温杯。相对于惯喝凉水的欧美日韩,中国人爱喝热水的习惯显得特立独行。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上层中国,有着悠久的“喝热水传统”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人自古便有喝热水的传统。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基于卫

  • 风马牛不相及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楚国,风马牛不相及,相隔,诸侯,我们,齐国,自己

    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大力进行改革,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初期较强大的诸侯国家。齐桓公还打着“尊王攘夷”,拥护周天子的旗号,大会诸侯,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从他的。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楚成王不但不服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想显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