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卖剑买牛

卖剑买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77 更新时间:2023/12/9 13:48:42

卖掉刀剑,去买耕牛,指改业归农。也比喻改邪归正。

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龚遂传》。

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闹饥荒,不少人买了刀剑做了强盗。郡守根本治理不了,有人朝廷推荐龚遂,请他去做太守。

汉宣帝召见龚遂,见他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长得又瘦又小的,汉宣帝怕他不能胜任,就问他到了渤海以后怎样处理那些盗贼。龚遂回答说:“那儿的百姓因为遭了饥荒万般无奈之下才做了强盗。皇上您是让我用武力剿灭他们呢,还是让我去安抚感化他们?”汉宣帝说:“能够安抚当然是最好。”

于是,龚遂就到渤海郡去上任了。他一到任,马上就下令各县停止剿匪,并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灾民。他在告示中说,凡是手里拿着农具的都是善良的百姓,官吏不准迫害他们;只有手上还拿着刀枪的人才是强盗。他把那些残暴的贪官污吏都撤了职,另选官吏去安抚百姓。这样,渤海郡很快就安定下来了。

龚遂鼓励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要他们耕地、种桑、养鸡、养猪。他看到有人身上佩带刀剑,就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善良的老百姓,为什么不带耕牛而带着刀剑呢?”他耐心地劝导他们卖掉刀剑,去买耕牛来种地。

龚遂在渤海当了三四年太守,把渤海治理得很好,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也安定了,连官司也没人打,监狱也只好改成了装粮食的仓库。

“卖剑买牛”也说“卖刀买犊”。

标签: 他们刀剑安抚老百姓强盗渤海百姓有人

更多文章

  • 画地成图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千秋,担任,形势,一边,地理,地上,交战,一代

    原意是在地上画出线路,就可成为图形,用来说明地理形势等。形容人点画之间就成文章,才能超群。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西汉时的中郎将。一次,两人一起领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国。战事结束后回到京城,千秋到霍府拜见霍

  • 一箭双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自己,长孙,为了,使者,隋朝,公主,要求,突厥

    长孙晟(shèng)字季晟,是南北朝北周时洛阳人。他聪敏过人,又有军事学识和本领,特别善于射箭。所以,十八岁时就当了一名禁卫东宫的武官。那时,北方游牧民族突厥的首领摄图和北周互派使节往来。为了炫耀各自的实力,双方都选派有勇有智的人充当使者,但傲慢的摄图对北周派来的使者大都瞧不起。有一年

  • 形容很多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形容,东西,不过,很少,很多,比喻,计算,数量

    1.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2.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3.不知凡几----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4.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

  • 有关战争的成语和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烽火,社会,战争,比喻,不安,景象,形容,战火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

  • 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喜欢喝热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

    图:爱保温杯爱热水的各路明星中国人喜欢喝热水,所以中国人喜欢保温杯。相对于惯喝凉水的欧美日韩,中国人爱喝热水的习惯显得特立独行。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上层中国,有着悠久的“喝热水传统”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人自古便有喝热水的传统。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基于卫

  • 风马牛不相及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楚国,风马牛不相及,相隔,诸侯,我们,齐国,自己

    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大力进行改革,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初期较强大的诸侯国家。齐桓公还打着“尊王攘夷”,拥护周天子的旗号,大会诸侯,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从他的。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楚成王不但不服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想显示一

  • 百步穿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树,将军,名声,常胜,射箭,一个,非常,魏国

    秦国的白起,是一位非常善于打仗的将军。由他指挥的战争没有失败的时候,所以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有一年,秦王派白起率兵前去攻打魏国。如果魏国被秦国攻下,会在多个诸侯国之间引起连锁反应,为此很多人都非常担忧。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奉命前去游说白起不要攻打魏国。苏厉设法拜见白起,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

  • 千钧一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要求,叛乱,千钧,这样,准备,不能,现在,诸侯

    公元前154年,即汉景帝刘启即位的第三年,吴王刘濞因不满朝廷逐步削弱诸侯王封地,纠集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6个诸侯王,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因为晁错力主削藩)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据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记载,西汉初年着名的辞赋家枚乘,最初在吴王刘濞的

  • 从容不迫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它们,不是,庄子,知道,鱼儿,快乐,回答,不慌不忙

    战国时期,宋国有两位大哲学家庄子和惠子(即惠施),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风和日丽,庄子和惠子两人兴冲冲地来到河边散步。两人边走边聊,非常愉快,不知不觉就走到一座桥上,顿时被眼前清澈河水中的鱼儿吸引住了。两人出神的在桥上观赏了很久,忽然庄子脱口而出:“啊,看,这水中的鱼儿是多么从容自在啊!它们看

  • 公而忘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推荐,南阳,儿子,自己,这个,不是,县令,可以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叫祁黄羊,品德高尚,是晋平公的得力谋臣。晋平公要决定什么大事,都要同他商议。有一天,晋平公把祁黄羊招进宫,问他说:“南阳县还缺个县令谁可以去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想了想说:“解虎去比较合适。”解虎与祁黄羊之间有矛盾,这晋平公也知道的。他听到祁黄羊举荐解虎,有点出乎意料,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