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南征不仅是单骑远征,更是悬浮远征——挂在空,无法到达天空或陆地,必须取得胜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充满革命乐观主义,有必胜的信心。路过一些城市的时候,如果当地官员不投降(比如梓潼县令王连),他也不强求。而是竖起大拇指说对方好(义),选择绕城走。
刘备没费多大力气就到了去年约会的老地方阜城。
不同的是,这一次在府城,热情迎接刘备到来的不是刘璋,而是冷宝、张任、邓贤、吴懿等将军。
戒备森严的府城与梓潼不同。这个时候,如果你在城市里走来走去,你就会死。
刘备率兵攻打涪城,让益州军看到了什么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很快就击溃了守军。侥幸逃脱者退守绵竹、罗城,形成第二道防线。
中郎将吴仪认清形势,直接前来投降。刘备立即抓住典型,任命他为谋反将军,让弃暗投明的将士学习吴懿的好榜样。
刘备攻克涪城,顺利逼近成都。他非常高兴,举行了庆祝晚会。庆功宴上,刘备情绪高昂。他喝醉了,对庞统说:“今天的聚会真过瘾!”
庞统作为刘备集团的骨干成员,当然非常重视集团的企业文化——仁义。在一个不正确的时间,说了一句正确的话:“抢占别人的地盘还是一件快乐的事,不是仁者的兵。”
刘备本来心情很好,被庞统这么讽刺,马上就生气了:“吴王还能歌善舞。他不是仁者吗?”
他不但拿周武王当挡箭牌,还一气之下把庞统赶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刘备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就派人把庞统请了回来。
庞统的定力也很好。他被扔出去也没说什么,被请回来也没说什么。他坐在原来的座位上,照常吃喝,很平静,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刘备有点不安,问庞统:“刚才讨论的话题谁对谁错?”庞统答道:“我们都错了。”刘备听后哈哈大笑,不再在意,自得其乐。
攻下府城后,刘备以为益州已是囊中之物,进成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尽快迎接革命高潮,他决定将荆州军调至蜀。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刘备的部下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阿逗出生前刘备的养子取于荆州)等人接到刘备的命令后,领兵沿水路入蜀。
从此,镇守荆州的重任就由关羽承担了。
诸葛亮、张飞等人领兵入蜀后,一路攻城下到郡,招兵造反,很快就到了江州(今重庆)。
保卫江州的是巴郡太守闫妍。闫妍是临江县(今重庆忠县)人,绝对是土生土长的益州将军。
当刘璋把刘备迎进益州时,很难过地感叹这是“孤坐穷山,放虎自防”(《三国志》引华阳国志),后患无穷。
这样忠诚的人,当然不会轻易投降,坚决率军抵抗。虽然闫妍很勇敢,但她的实力并不好,她最终输掉了战斗,成为张飞的囚犯。
一路走来,大部分郡县主动开门投降。热得跟亲戚上门一样。偏偏闫妍敢于领兵抵抗,把大门给了他。张飞非常生气,骂俘虏闫妍:“军队来了,你为什么不投降?”
闫妍回答说:“你们做了错事,抢了我们的领土。我们要作为断头将军抵抗至死,绝不投降!”
张飞无言以对,恼羞成怒。他愤怒地命令手下将闫妍拉出来斩首,使他成为一个斩首的将军。
另一方面,闫妍板着脸,很平静。他见张飞满脸通红,青筋暴起,便劝道:“既然砍头,何必生气!”
互相欣赏,这样的勇者,正是张飞所推崇的。他很快撤销了斩首令,不再将闫妍视为战俘,而是给予了贵宾般的礼遇。历史上的闫妍实际上并没有投降,只是呆在家里。
一年后,刘璋在成都向刘备投降。当闫妍得到这个消息后,他自杀了,并在这片他曾洒下血汗的土地上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断头将军。
攻克江州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遵照刘备的指示,分兵攻城,意图孤立成都,最终迫使刘璋早日投降。
张飞率军从江州北上攻打巴西郡,占领该郡并在阆中后驻军镇守,同时防守陆。
诸葛亮走中路,取德阳(今四川遂宁东南),以最短的距离尽快到达成都。
赵云攻占江阳(今四川泸州),越过犍为县(今四川彭山),从南面包围成都。
几支军队进展顺利,一路无敌。
只有刘备在洛城(今四川广汉)城下寸步难行。
攻克阜城后,刘备攻打绵竹。绵竹城守军众多,加上从府城败退的部队,守住城池不成问题。
然而,李延和管飞,守军遵循吴仪的好榜样,二话不说,直接投降。两人都被封为毕将军。
此时刘备至少有三四万大军,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罗城。
洛城是成都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攻下洛城,成都就被包围了。
刘璋长子刘询镇守雒城。作为刘璋同志的合法继承人,刘询自然关心自己家族的事业,决定坚守罗城。
刘备率军逼近雒城,开始攻城,在堰桥俘虏了名将张任。刘备久闻张任是猛将,想劝其投降,却被严词拒绝,只得斩首。
围城之后,风暴开始了。围城期间,刘备遭受了入蜀以来最大的损失——第一谋士庞统去世,年仅36岁。
庞统被杀,刘备痛惜不已。关于庞统的死,刘备是“哭哭啼啼”。刘备追认庞统为山海关侯,并对其家人做了妥善安排。
建安十九年(214)夏,刘备终于攻克了被围困近一年的洛城,刘询突围逃回成都。
这个时候前后,诸葛亮、张飞、赵云也在成都、洛城附近行军。
刘备指挥几支军队攻打成都,完成了对成都的战略包围。
就在围城双方最后一战正在进行时,一个历史浪漫派从远处要求刘备投降,他的到来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刘备得到他来投降的消息后,马上信心满满地说:“我益州受益了。”(《三国志》引《典略》)
来人是马超。
马超,字孟起,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富博名将马援之后。
天下大乱之时,马超的父亲马腾参军,最终成为凉州一方势力强大的军阀。
建安初年,马腾向曹操控制的中央政府表示臣服,被封为前将军、怀礼侯。赤壁大战前,曹操招募马腾入朝为官,名义上是官职和爵位,实质上是作为人质,以消除后方的威胁。
但出于某种心理原因,马腾接受了曹操的安排,举家迁往曹操的大本营邺城,只留下长子马超指挥军队,留守关中。
建安十六年(211)三月,曹操精兵简政,派钟繇、夏等人高调进攻陆。
曹操如此高调是有原因的。他并不是真的想通过关中打汉中,而是声东击西,名义上进攻汉中,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关中,以便真正控制关中地区。
马超也是一个有欲望的人——乱世称霸的欲望。他不想做曹操手里的棋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势力范围和乱世的资本,决定奋起反抗。
可惜在与曹操的战斗中,马超大败,200多名家人全部被曹操杀死。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漂流到汉中张鲁手中。张鲁派马超镇守离成都只有几百里的武都。
在张鲁手下工作的马超很不高兴,也很羡慕隔壁农田的真正主人刘备。刘备这时也注意到了马超,于是派人联系马超,马超当即决定投降刘备。
刘备收到马超的投降书后,派人一路接应马超,让他率军直抵成都城下。
刘备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双方领导人见面增进相互了解,方便谈驻军、官职等相关事宜;第二,借助马超的威望,迫使刘璋早日投降。
效果显著。刘璋看到诸侯马超已经投靠刘备,再抵抗也没有意义,只好开城投降。时间是214年夏,建安十九年。
刘备终于如愿以偿,将益州据为己有。
为了避免遇到刘璋的尴尬,也为了避免肖强的焦虑,刘备把刘璋送到荆州公安居留,几乎等同于软禁。
然而,刘璋享受了较好的薪水,他的私人财产全部归还,他的军衔仍然是以前的将军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