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很快得到消息,吕布亲自率军攻打萧培。刘备非常沮丧。他很快就能拉起一支队伍,却没来得及把这支队伍变成一支精兵。一个乌合之众根本经不起吕布这个身经百战的师的打击。
刘备为了保存实力,审时度势,主动放弃了小沛,重新上路,开始了又一轮的流浪。经过一番思考,刘备决定投靠曹操。接到刘备的申请后,轮到曹操选择了。他要选择是杀刘备还是支持刘备进攻吕布。
杀了他。谋士程羽劝说曹操。杀不死。谋士郭嘉劝说曹操。程羽的理由是刘备是英雄,很得人心。这样的人不会长期为你工作,所以早点杀了他会比较容易。程羽明白曹操想要的是全世界,建议他除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郭嘉的理由是程羽是对的。但是,要想得天下,必须广纳天下英才。毫无疑问,刘备是个人才。他一来头就掉了。以后还会有其他人提交吗?郭嘉也明白曹操要的是天下,建议他要想到全局,而不是“除一人之外看天下”(裴松之在《三国志》中引用傅玄的《付梓》)。
大家都知道曹操选择了郭嘉的意见——其实这也是曹操自己的意见。作为一个聪明自信的老板,曹操从不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此时刘备还没有引起曹操足够的重视。他没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会是唯一一个和自己争夺世界的人。
刘备和曹操,两个都想在乱世称雄的人,终于面带微笑地握了握对方的手。
曹操和幕僚商量要不要让刘备的头动一下。刘备当时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曹操不但接受臣服而且还相当热心,以中央的名义任命他为豫州牧。
举世闻名的“刘禹洲”由此诞生空从此。刘豫州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豫州政府临时省会小沛,到老地方集结流寇,积蓄力量牵制吕布。
刘备的实力经不起吕布的打击,曹操也知道。曹操不仅给了刘备豫州牧的封号,还慷慨地给了他大量的军需物资,派了一些军队去增强他的作战能力。
刘备回归小沛很顺利,没有受到吕布的阻挠。因为吕布这时和曹操讲和,没有为难他。这是刘备三晋小配。
当了州牧羊人之后,我有资格推荐蔡瑁。刘备作为豫州牧,今年只把一个宝贵的名额给了袁绍的长子袁谭。不用说,这是一项政治投资。
经过十几年的磕磕绊绊,刘备的政治水平在不断提高。刘备、曹操、吕布三个意图不同的人,度过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回到小沛的刘备也没闲着。在这段宝贵的和平时光里,他花时间锻炼自己的力量。
老板刘备下达了招兵买马的任务指标,他手下的员工要想尽办法完成任务,失败了就要受罚。为了不被打,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努力开展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比如抢劫。
其实乱世,枪是草王,人人都是强盗。抢劫真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一次,刘备的几名士兵犯下了一起非常不寻常的抢劫案,造成了不同寻常的严重后果。
他们抢了吕布买的马。
这是一个大麻烦。刘备还没来得及做出解释,吕布就直接领着人杀了他,因为善变的吕布又和曹操翻脸了,他爱上了袁术,成了“皇帝”。他是想和袁术联手对抗曹操阵营,从卧榻边的刘备下手。他缺少出兵的理由。
战斗开始前,吕布还为刘询发表了一篇文章。当然,不可能是吕布起草檄文,而是他的雇员袁焕。
袁焕是刘备第一次担任豫州刺史时推荐的蔡瑁。后来几经周折,投奔吕布麾下。吕布也明白袁焕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让他起草一个绝妙的檄文来侮辱刘备,以提高自己的威信,打消刘军的野心。
让吕布没想到的是,袁焕不仅是个人才,还是个有骨气的人。他没有写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挂在脖子上,还跟吕布说了实话,说“只有自己的德行才能欺负别人,不能骂人。因为如果对方是君子,你骂他他都不在乎;如果对方是小人,你骂他,他反过来骂你,却给自己带来耻辱。况且我以前是刘备的员工,今天也是你的员工。两者没有区别。如果我以后不在你手下干活,反过来骂你,你说这能怎么办?”几句话让吕布很惭愧。
虽然吕布征召刘浩文的工作停止了,但是他武力进攻刘备的决心并没有动摇。
建安三年(198)春夏之交,吕布派中郎将高顺和北方太守张辽攻打刘备。
多次失基的刘备,总是被打得东奔西跑。还没来得及在小沛站稳脚跟,就抵挡不住高顺和张辽率领的精锐部队的一次次进攻——高顺被困在陈营和张辽的精锐骑兵中,这都是三国时期极为勇猛的军种。
无奈之下,刘备执意要小沛,向曹操求助。曹操当即派大将夏侯春领兵去救。
事实证明,曹操高估了刘备的战斗力,低估了吕布军队的战斗力。骁勇善战的夏侯惇将军在这场战斗中被高顺军队射中左眼,留下了在火线上负伤的光辉事迹,当然还有独眼巨人不光彩的残疾。遗憾的是,尽管夏侯惇为一只眼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没有赢回营救小沛的胜利。
高顺和张辽围城战援的策略非常成功。夏侯惇的援军先被解决了,刘备的小沛成了一座孤城。这座城市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九月,小沛城被攻破,刘备仓皇突围,西逃。他又一次抛弃了妻子和孩子。
刘备仓皇逃出小沛后,跑到梁国(今河南商丘南),遇到曹操,曹操率领大军入侵吕布。得到夏侯惇战败的消息后,曹操决定亲自领兵东征,彻底消灭吕布,消灭胳肢窝肘的毛病,然后再与袁绍作战。袁绍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搞定公孙瓒了,留给曹操的时间不多了。
刘备遇到曹操后,也和他一起去攻打吕布。当然,曹操看中的不是刘备军队脆弱的战斗力,而是他在徐州的人缘,用来安抚徐州的百姓。
于是,踌躇满志的曹操带着屡战屡败的刘备,向徐州进发。在曹操的军队中,刘备对曹操的才能和用兵的残忍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建安三年(198)十月,彭城(今江苏徐州)被袭屠城。然后,直奔吕布的大本营。在下邳战场上,吕布精锐骑兵大败,吕布猛将程炼被俘。向大门前进,扎营通过。听从荀攸和郭嘉的计谋,千万不要淹没泗水和沂水。
经过一个多月的洪水,吕布的员工侯成、宋宪、许巍等人将宁死不屈的陈宫捆绑起来,向曹操投降。外面曹骏被围困,内部士气不稳。吕布知道大势已去,只好走下白门楼,投降出城。此后,建安三年十二月吕布被俘,徐州平定——从出兵到大获全胜,仅用了三个月。
曹操面临着另一个选择——是否让吕布的头动起来。曹操爱人才,他爱吕布的勇猛。吕布怕死,就求曹操活命。
吕布以他一贯的大大咧咧的语气对曹操说:“最让曹公担心的是我,吕布。今天,我被你说服了,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让你担心了。”以后你带步兵,我带骑兵,平定天下就是小菜一碟。"
曹操看着吕布在犹豫,就像看着一个猎物。在他看来,这个猎物是一只老虎,一只可以伤人的老虎。他有些不确定以后会不会只伤害别人而不伤害自己。
刘备也在看吕布。他认为这是一个死人,一个早就该死的人。三个想法不同的人,两个坐着,一个站着,面面相觑。
吕布摸不透曹操的心思,当然也摸不透刘备的心思。求生的欲望促使他向刘备求助,希望为了辕门射戟之事,为自己美言几句。
最后刘备只说了一句话,既救了自己,又杀了吕布:“曹公,你不记得丁原和董卓是怎么死在吕布手里的吗?”
这句话让曹操清醒了,让吕布辩解了,也给吕布纵欲的一生画上了血腥的休止符。与吕布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陈宫。陈宫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四个字的最佳含义——只求速死。
此役曹操收获颇丰。不仅除掉了心腹吕布,将徐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还接收了张辽(高顺未投降时被杀)、袁焕、陈群(两人都是刘备的人才)等一批大臣。
刘备没有得到失去的徐州——曹操留下来镇守徐州的大将是车胄,他的收获只是救出了被吕布俘虏的妻儿。
刘备甚至失去了小沛,彻底失去了地盘。被曹操带回许都,成了笼中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