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有很多酒肆?宋朝人有多爱喝酒?

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有很多酒肆?宋朝人有多爱喝酒?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59 更新时间:2024/2/4 13:41:12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年间,都城汴京繁荣的一面,也是当时最真实的历史写照。五米长的画卷中,描绘了大量的人物、房屋、桥梁建筑等。不过有人发现,《清明上河图》有很多酒肆,酒肆就是指酒馆,在画中几乎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个酒肆,难道宋朝人这么爱喝酒么?其实无论是文人还是武人,大家都爱酒,而且酿酒的技术也是在宋朝年间获得了巨大突破,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透过《清明上河图》会在不经意间看到许多酒肆,仿佛到处飘散着美酒和菜肴衬托着繁华与惬意。北宋人爱吃酒,无论草莽英雄的水浒一百单八将,还是吟风弄月的那些欧阳修、苏东坡和王安石们,当美酒遇到北宋,整个时代都醉了,醉的那么有情调,醉的那么富有诗情画意,打开清明上河图仿佛会被一阵阵酒香所陶醉。

这是一个政府鼓励、全民畅饮的时代,无论是东京的七十二家正店,还是村野乡居的浊酒一壶,宋人都在杯盏之间体味着太平盛世的美好。随着《清明上河图》画卷的打开,汴京城宛如复生。著名的虹桥横卧在川流不息的汴河上,舟船往复,古柳参差。虹桥南面有一家名为“十千脚店”的酒馆,则是人烟繁盛的酒楼“孙羊正店”。同是酒楼,“正店”和“脚店”有什么区别?让我们走出《清明上河图》,走进宋朝看个究竟。

酒从宫廷飘出,气度雍容又带几分英武的宋太祖赵匡胤下了紫宸殿,完成了一天的朝政,赵匡胤兴致颇浓和几位亲信大臣喝了起来。《涑水记闻》中记载,赵国胤曾说:“朕每日宴会,承欢致醉,经宿未尝不自悔也。”

写到这儿还能想到“杯酒释兵权”,一杯美酒换来了天下兵马的权力,这酒怕是醉的太值得了,甚至此前在研究平定天下时,他也要冒着风雪去赵普家吃酒烤肉。宋朝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喝点酒。酒酣微醺间,眯眼看朦胧的月色,谈兴便浓。宋朝全民饮酒这事,说起来还与宋朝的酒政制度有关。

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尽管与唐朝天宝年间的八百五十万顷田地相比,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的五百二十四万顷耕地数字少了些,但由于占城稻的引进与大力推广,宋代粮食生产呈现新的局面。《宋史.食货志》记载,”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与本土粳稻相比,籼型品种的占城稻不仅“不问肥瘠皆可种”,而且产谷量高、成熟期早,能避免秋早的威胁,十分有利于推广。据李映发在《宋代酒文化考察》中的考据,当时江南稻谷亩产能达三石。

北宋有一个十分被人诟病的国策:“外轻内重、强干弱枝”,即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这使得北宋政府自创立起就背负着沉重的财政压力。北宋初年,政府还延续五代时的“禁酒”政策,如宋太祖建隆年(961年)下诏:“应百姓私曲十五斤者死,酿酒入城者三斗死”,但后来为维持庞大的财政支出,朝廷就逐渐松驰“禁酒”,并且将酒业收归中央,从而可抽取税收。这种对酒类进行专卖的制度,称作“榷酒”。

在榷酒下,“正店”和“脚店”应运而生。“正店”是指有酿酒权的铺,“脚店”则无酿酒权,所售酒都从“正店”批发。《东京梦华录》即载,“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余皆谓之脚店。”在太平日久,人物繁阜的大宋朝,人们有理由也有条件沉浸在汴京的花气酒气中。宋朝酒水专卖的成功秘诀在于“ 抓大放小”。

一是抓住酒曲,放开酒水。通过计算正店购买的酒曲数目,就能判断出营业额,每年该缴多少利税。当时,政府设专门造曲的机构,都曲院就是汴京城最大的造曲机构。政和二年(1112年),为了提高“国企员工”的积极性,一位叫董正尉的江浙发运副使请奏推广“比较务”。何谓“比较务”?好比一个企业分出若干个小单位,各自包干利润课额,相互竞争,比较盈亏,然后从盈利中提取奖金,以此激励他们改善经营管理。

二是抓住正店,放开脚店。朝廷让脚店成为正店的分店、加盟店或经销商,这等于以店制店,省了朝廷很多事。官库,就是官办的酒厂和贮酒的仓库。拍户,就是从官库里采购酒水的酒家。朝廷给官库规定指标,每年必须卖掉多少酒,上缴多少利润,官库再把这些指标分解给拍户,根据拍户往年销酒的能力,规定每年须从官库采购多少酒。榷酒制大约持续了一百多年,以至于汴京城脚店不下三千户,更涌现出一些著名酒楼,那情景是:“花阵酒地,香山药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酒成了北宋繁华岁月的象征。

被酒浸润的宋人

除了当时所饮的粮食酒(米酒),当时还有果酒、黄酒、配制酒。果酒,主要有葡萄酒、梨酒等。配制酒主要包括植>植×制物鲜花入酒、草药入酒。宋人庞元英在(《文昌杂录》里提到的榠楂花酒和酴醾酒,就是采用浸泡工艺而成的配制酒:“京师贵家多以酴醾渍酒独有芳香而已,近年方以榠楂花悬酒中,不惟馥郁可爱。”宋朝名酒“

瑞露”,也是用桂林千万株桂花酿制而成,范成大在《桂海衡志.酒志》中记载道: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声震湖广。”鲜花入酒,盏间花气袭人,郁郁菲菲,宋人的风雅,在酿酒中也体现到极致了。药酒则是以中草药入曲,《北山酒经》中收录的十几种曲酒制法,几乎每一种中都有中草药,数量最多的,可达到十六味。

宋酒琳琅满目,酒名亦美妙绝俗。汇总张能臣《酒名记》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粱录》等文献,可知宋代名酒有二百八十余种。不过,并不是每个爱酒的人都有好酒量,可以酣畅淋漓喝个痛快。若酒量一般,家中又藏酒颇丰,喝不完过了保质期,岂不暴殄天物?宋神宗元丰年间,被人遗忘的偏远之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翻开了新的历史。失了颜色的山河人家,开始有了生动明媚的色泽。

宋真宗年间,汴京城新开业的王氏酒楼开门迎客,欢彩楼门高挂,栀子灯悬起,案上摆满了精美酒器。客人络绎不绝,店家忙得不亦乐乎。在众多宾客里,有两位男子特别醒目。他们一言不发,从早上喝到了午后。店家见他们衣着光鲜,不像是来吃霸王餐的,便只顾着上酒,不敢打扰他们喝酒的兴致。随着时间过去,被喝空的酒碗越叠越高,旁边往来的客人,也被这两位男子震惊到了。又过了几个时辰,天色渐晚。店家打发小二把门口的栀子灯点上,回过头来发现白天来的那两位男子还在喝酒。

从天亮喝到天黑,他们面不改色,没有醉意。两位男子的好酒量,立刻传遍京城,人称酒仙。二位男子是何人?大臣石延年和刘潜。这段事迹被《宋史》记载了下来:“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宋真宗年间,如果你走到大街上,看到有人在树上喝酒,也别惊讶,搞不好也是这位石延年大人。石延年字曼卿,生性豪放飘逸,性情狷介耿直。因为酒量好,人称“石五斗”。五斗相当于现在的一百斤,虽然绰号有夸张的成分,也足以说明石曼卿的酒量非常人能及。

除了能喝,他还变着花样喝酒,行为不羁。有魏晋风骨。《梦溪笔谈》载:"石曼卿喜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着械而坐,谓之“囚饮。饮于木杪,谓之巢饮。以稿束之,引首出饮,复就束,谓之鳖饮。夜置酒空中,谓之徒饮。匿于四旁,一时入出饮,饮已复匿,谓之“鬼饮”。其狂纵大率如此。廨后为一庵,常卧其间,名之日扪虱庵。未尝一日不醉。仁宗爱其才,尝对辅臣言,欲其戒酒。延年闻之,因不饮,遂成疾而卒。”石延年饮酒花样之多,令人瞠目:有时爬到树上喝酒,有时戴着脚镣饮酒,有时在屋里吊着一个绳套,喝酒的时候把脑袋伸进绳套里去,喝完再把脑袋缩回去。宗仁宗即位后,爱惜他的才华,对近臣说,希望他少喝一些。石延年知道后,听了劝,但不喝了却得了毛病,不饮而死,看来北宋人喜欢喝酒是历史上一个较为“勇猛”的时代,合上画轴,依旧让人想到昔日的繁华与调离,让人为之叹息。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歃血为盟什么意思?歃血为盟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高干是东汉末年并州刺史,袁绍的外甥。官渡之战以后,袁绍逃回冀州不久便发病身亡。袁谭和袁绍又不和,导致被曹操逐一击破,曹操已经扫除了一统北方的最大障碍,但在并州之战受到高干的顽强阻挠。曹操在荀攸的建议下使出诈降一计,成功率军击败高干。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歃血为盟”,就和此次

  • 闷闷不乐什么意思?闷闷不乐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陈登是东汉末年将领,传闻陈登从小便怀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学识渊博,智谋过人。陈登25岁举孝廉,在东阳担任县长,后来陈登向曹操献上计谋击败吕布。不过这中间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陈登原本是吕布的手下,被吕布派来说服曹操,让他支持自。结果却遭到陈登的叛变,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闷闷不乐&rdq

  • 周急继乏什么意思?周急继乏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任峻是东汉末年屯田制的推广者,虽然他在三国的历史中不算出名,但做出的贡献却不小。当时董卓霸占朝廷,任峻集结数百人选择投靠曹操,此后曹操每次出征都认命任峻负责运送粮草。但每次发生饥荒,粮草便会中断,所以任峻便想了一个办法招募百姓屯田,此后曹军的粮库迅速丰足。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周急继乏

  •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退避三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晋文公有关,其实发生在晋文公身上的成语典故还挺多的,例如贪天之功、竭泽而渔、师直为壮、兵不厌诈、志在四方等。晋文公作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和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整个春秋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而且晋文公的一生也十分具有传奇

  • 为什么中国人更热衷于茶话会?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茶话会,相信喜欢喝茶品茶的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茶话会与茶宴平行于世,但茶话会不像茶宴那样的奢华,但是又不像日本茶道那样循规蹈矩。茶话会更加的质朴无华,吉祥随和,因而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泛用于各种社交活动。例如,上至欢迎各国贵宾,商议国家大事,庆祝重大节日;下至开展学术交流,举行联欢座谈活动

  • 一两黄金一两茶,这所谓的是什么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品茶的是人肯定对一句话不会陌生:“一两黄金一两茶”。在我们很多外人来看,看到这句话肯定就会产生一些疑问了,就比如这到底是个什么茶?难不成能够与黄金比价吗?这茶与黄金又有着什么关系呢?凭什么担得起“黄金茶”的美誉呢?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揭秘这

  • 投鼠忌器什么意思?投鼠忌器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曾和曹操一起入京见汉献帝,汉献帝得知刘备也是汉室宗亲后显得十分高兴。可能这也是董承在接过衣带诏,会邀请刘备加入的原因,铲除曹操的计划找自家人总不会错吧。不过刘备起初还不敢加入,但在曹操的试探下,刘备发现曹操眼里肯定容不下他,所以答应了董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投鼠忌器&rdquo

  • 忠言逆耳什么意思?忠言逆耳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刘璋是东汉宗室,担任益州牧。不过刘璋为人怯懦,而且不会用人,听信法正等人的劝说就要迎接刘备入益州。此举等于是引狼入室,当时王累曾力劝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并且以死相逼。结果刘璋不听,导致王累自尽于城门之下。实际上王累只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本质是要体现出刘璋的人格。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u

  • 黄花闺女的意思由来介绍,古人说的六亲分别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黄花闺女在古代是指还没有出嫁、也没有性经验的女子。那为什么未婚女子就要被称为黄花闺女呢?实际上黄花是古代女子梳妆时比较喜欢的一种打扮,有的是用黄色颜料,有的是用黄色剪纸,还有用黄色花瓣的。这种装饰慢慢变成了一种单身女子特有的标志。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黄花闺女意思的由来,还有古人说的六亲分别指的都是谁

  • 何足挂齿什么意思?何足挂齿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建安五年,曹操出兵攻打刘备,最后刘备败逃,关羽被生擒。不过曹操十分欣赏关羽,不仅没有为难关羽,更是待以厚礼,想劝说关羽转投自己麾下。不过关羽始终念及刘备,没有答应曹操,不过关羽也知道曹操对自己不错,所以在和袁绍交战时关羽主动请缨,在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得到了曹操的封赏。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