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寡不敌众什么意思?寡不敌众典故介绍

寡不敌众什么意思?寡不敌众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59 更新时间:2024/2/4 13:38:13

曹操南下进攻荆州,孙权为了阻止曹操大军,派甘宁和周瑜在乌林抵抗曹军,最后大获全胜,从而拿下首功。曹操十分不满,于是质问蔡瑁张允,蔡瑁说军队不熟悉水性,所以此战大意了。不过曹操占据兵力的绝对优势,最后还是在赤壁之战败下阵来,或许令很多人都没想到。这次介绍的成语“寡不敌众”,就和赤壁之战有关,下面就来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甘宁、蔡瑁和张允。原文如下: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壎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壎射来,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周瑜展开了赤壁之战的第一战。东吴大将甘宁在此战中大获全胜,令曹军损失惨重。战斗结束后,曹操指责蔡瑁和张允。蔡瑁提出,荆州水军久疏战阵,曹操带来的军队又不熟悉水战,故此才会首战失利。此后,曹操便下令由蔡瑁和张允亲自训练水军。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寡不敌众”,意为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形容在战争中敌对双方的(人员)实力悬殊太大(孤军奋战不可以力敌)。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寡固不可以敌众”。

与小说中的这段精彩纷呈的战斗经过相比,历史上曹操与周瑜在赤壁之战期间的首次交战就要简单得多。据《三国志•周瑜传》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从这段记载来看,由于疾病肆虐,曹操首次与周瑜交锋便败下阵来,也因此才有了将战船连接在一起的做法,目的是不让战船过于颠簸,减少士卒因患病而导致战斗力的下降。

从史料的相关记载来看,赤壁之战中曹军参战的主力是曹操入侵荆州时所率领的中原步兵,而投降的荆州水军毫无作为。但据《三国志•刘表传》载:“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在这支多达十余万的兵力当中,水军自然是刘表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水军曾在江夏一带与孙策、孙权进行过长达八年的战争,可见其战斗力之强悍。那么,这支荆州水军为何在赤壁之战中毫无作为呢?

事情还要从黄祖镇守江夏说起。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黄祖统率的这支水军不仅在荆州水军中人数最多,其战力也是荆州水军中卫尉强悍的一支。《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载,早在孙策时期,这支水军的大小战船就超过六千余艘。但在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的沙羡之战中,黄祖遭遇惨败,其水军也遭受重创。至此,荆州水军势力大损,始终无法恢复。

从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开始,黄祖与孙权又先后爆发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尤以最后一次(即献帝建安十三年)的战况尤为惨烈。在此战中,不仅黄祖兵败被杀,这支水军也几乎全军覆没。而剩下的荆州水军不仅人数较少,且战斗力严重不足。

除了在与孙权的战争中出现重大伤亡之外,刘琦担任江夏太守也对荆州水军造成了重大影响。在与刘琮争嗣失败后,刘琦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来到江夏担任太守。时值黄祖刚刚战死,江夏处于东吴的巨大威胁当中。为了增强实力,刘表也一定会将剩余的荆州水军调拨给刘琦。这支水军的人数大概有多少呢?《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在与孙权交谈是给出了一个数字:“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这就意味着几乎荆州绝大部分的水军都在江夏,属于刘琦的统率之下。

而在荆州之战临近尾声时,刘琦选择了与刘备联合,共同对抗曹操,这也就是说这支荆州水军成了曹操的对手。除掉之前被东吴消灭的荆州水军之外,刘表用了多年时间才重新组建的荆州水军几乎全部落在了刘备之手,随刘琮投降的荆州水军所剩无几。这也就是为什么荆州水军在赤壁之战中无所作为的根本原因。在小说当中,蔡瑁对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荆州水军,久不操练。”这句话用在小说当中非常突兀,但却恰巧说中了荆州水军无法发挥作用的原因。这支荆州水军只是一支乌合之众,不堪一战。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陶渊明《责子》诗词翻译,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责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责子》是由著名诗人陶渊明写给自己孩子的一首诗,从题目就能看出这首诗涵盖了陶渊明对孩子们的期待。陶渊明是在四十四岁左右写下这首诗,当时陶渊明有五个儿子。而这首诗算是用幽默的口吻,斥责了儿子不求上进的性格,和自己内心的期望相差甚远,但又流露出了对孩子的挂念之情。有人觉得这首诗,陶渊明主要是批评孩子,但

  • 五牛图的寓意是什么?牛在古代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五牛图》是由唐朝画家韩滉创造的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内。《五牛图》主要描述了五头姿态互异的牛,每头牛都可独立成章,那《五牛图》究竟有着怎样的寓意呢?实际上牛在古代的地位很高,因为牛有着勤劳、温顺的品行,还是人们主要的劳作工具,所以有些朝代还因此禁止杀耕牛。唐朝初期,以牛、马为主题的画作突然多了

  • 背义负恩什么意思?背义负恩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建安五年,汝南黄巾军的首领叛归袁绍,袁绍便让刘备出兵进攻许都,曹操得知消息以后分兵前来对抗刘备。当时刘备还没有和曹操作战的资本,最后无奈战败又回到了袁绍领地。其实刘备早想离开袁绍,所以打算投奔刘表,而曹操则是亲征讨伐刘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背义负恩”,就和刘备、曹操有关

  • 擅离职守什么意思?擅离职守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刘表是荆州牧,在他生命垂危之际曾想把荆州让给刘备,但刘备并没有接受。此后刘表想让长子刘琦继位,但蔡夫人和蔡瑁等人从中阻挠,最后是由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南下,刘琮没有丝毫反抗之举便将荆州拱手让给曹操,导致刘备差点命丧荆州。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擅离职守”,就和刘表托孤一事有关

  • 三寸不烂之舌什么意思?三寸不烂之舌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虞翻是三国时期东吴大臣,虞翻早期是王朗的部下,后来选择投奔孙策,从此在东吴扎根。虞翻学识渊博,而且还精通医术,被人们称为文武全才。虞翻的口才的确有一番功力,曾帮助孙权不费一兵一卒就拿回了荆州的控制权,只能说虞翻的能力被很多人小看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三寸不烂之舌”,就和

  • 小满是什么意思?2019小满的具体时间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2019年的小满,正是5月21日,很多人前一天还在过“520”,但其实这一天不是什么节日,纯粹是商家为了挣钱才铺天盖地的打广告,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而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小满的到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在小满这一天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去迎接即将到来

  • 尽忠报国什么意思?尽忠报国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姜维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虽然他的北伐策略颇受争议,但他和诸葛亮的初心一致,都是为了蜀国的未来。司马师死后,由他弟弟司马昭主持朝政,其实曹髦也想除掉司马昭,姜维便觉得此时便是北伐的最好机会,于是向刘禅请命,只是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成效。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尽忠报国”

  • 谦让为什么要说“客气”?“客气”一词的来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客气”是一个礼仪词,中国人在表达谦让时就喜欢说:“客气,客气。”不过客气这个词语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恐怕大部分的朋友都是不清楚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所以在礼仪方面的规矩非常多。其实“客气”一词最早来自春秋时期爆发的一

  • 爱人以德什么意思?爱人以德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虽然救驾汉献帝有功,但入住朝廷后干的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董昭提出要封曹操为魏公,此后荀彧提出了反对意见,荀彧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他一直把自己当做汉臣,他可不想看到曹操有一天替代汉室自立为帝。所以等曹操封魏公以后,他也开始怀疑自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爱人以德”,就

  • 中国古代为什么放弃刀叉,改用筷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传承,不仅是物品,还有精神,而很多人对于西方人所使用的刀叉也很感兴趣,吃西餐的时候使用刀叉,这则是西方的文化。但其实,我们的祖先之所以使用筷子,是因为在筷子之前就已经开始用刀叉了,但是当筷子出现之后选择了放弃刀叉。那为什么要放弃刀叉,刀叉和筷子又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