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陶渊明《责子》诗词翻译,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责子》?

陶渊明《责子》诗词翻译,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责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95 更新时间:2024/2/1 23:44:14

《责子》是由著名诗人陶渊明写给自己孩子的一首诗,从题目就能看出这首诗涵盖了陶渊明对孩子们的期待。陶渊明是在四十四岁左右写下这首诗,当时陶渊明有五个儿子。而这首诗算是用幽默的口吻,斥责了儿子不求上进的性格,自己内心的期望相差甚远,但又流露出了对孩子的挂念之情。有人觉得这首诗,陶渊明主要是批评孩子,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陶渊明舐犊情深,并非是刻板的教训。

陶渊明,是我国晋代最著名的诗人,学家,辞赋家。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透露出他的豁达;他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则呈现出一种幽默。

豁达幽默的陶渊明,生性洒脱,他宁愿过着清贫的日子,也不愿意做官被束缚了自由。他的《归去来兮辞》,就是他这一观点的最直接表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辞官回家的陶渊明,难以遏制自己的喜悦,“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虽然他的家中,“审容膝之易安”——只有容膝之地,却很安稳,很安心。

如此豁达的陶渊明,对于他五个不成器的儿子时,也忍不住写下了一首《责子》,虽然在诗中,他把五个儿子从头骂到尾,却依然透漏出他的豁达和幽默: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我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的,身上的肌肤已经松弛。虽然我有五个儿子,但没有一个喜欢读书的(这让文人陶渊明,情以堪?)。老大阿舒已经十六了,懒得没人能和他比;老二阿宣也已经到了该学习的年龄了,也是不爱舞文弄墨;老三和老四(双胞胎?)已经十三岁了,还不认识六和七;老五阿通已经九岁了,却只知道吃,吃,吃!唉,大概这也就是我的命运吧,我还是好好喝酒吧。

陶渊明在自己的这首诗中,虽然把五个儿子挨个骂了一遍,却未免有夸的成分。中国历来有”严父慈母“的说法,大概,陶渊明也是因为对儿子的要求太严格,才对儿子的表现很不满意。陶渊明是一代文豪,从遗传学上来说,绝对不可能儿子个个都如此的不争气。

所以,诗中可能也只是陶渊明谦虚的说法。整首诗的文笔,流露出陶渊明掩饰不住的幽默感,而他最后的“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则是他依然豁达,依然超脱的表现。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五牛图的寓意是什么?牛在古代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五牛图》是由唐朝画家韩滉创造的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内。《五牛图》主要描述了五头姿态互异的牛,每头牛都可独立成章,那《五牛图》究竟有着怎样的寓意呢?实际上牛在古代的地位很高,因为牛有着勤劳、温顺的品行,还是人们主要的劳作工具,所以有些朝代还因此禁止杀耕牛。唐朝初期,以牛、马为主题的画作突然多了

  • 背义负恩什么意思?背义负恩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建安五年,汝南黄巾军的首领叛归袁绍,袁绍便让刘备出兵进攻许都,曹操得知消息以后分兵前来对抗刘备。当时刘备还没有和曹操作战的资本,最后无奈战败又回到了袁绍领地。其实刘备早想离开袁绍,所以打算投奔刘表,而曹操则是亲征讨伐刘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背义负恩”,就和刘备、曹操有关

  • 擅离职守什么意思?擅离职守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刘表是荆州牧,在他生命垂危之际曾想把荆州让给刘备,但刘备并没有接受。此后刘表想让长子刘琦继位,但蔡夫人和蔡瑁等人从中阻挠,最后是由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南下,刘琮没有丝毫反抗之举便将荆州拱手让给曹操,导致刘备差点命丧荆州。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擅离职守”,就和刘表托孤一事有关

  • 三寸不烂之舌什么意思?三寸不烂之舌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虞翻是三国时期东吴大臣,虞翻早期是王朗的部下,后来选择投奔孙策,从此在东吴扎根。虞翻学识渊博,而且还精通医术,被人们称为文武全才。虞翻的口才的确有一番功力,曾帮助孙权不费一兵一卒就拿回了荆州的控制权,只能说虞翻的能力被很多人小看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三寸不烂之舌”,就和

  • 小满是什么意思?2019小满的具体时间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2019年的小满,正是5月21日,很多人前一天还在过“520”,但其实这一天不是什么节日,纯粹是商家为了挣钱才铺天盖地的打广告,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而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小满的到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在小满这一天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去迎接即将到来

  • 尽忠报国什么意思?尽忠报国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姜维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虽然他的北伐策略颇受争议,但他和诸葛亮的初心一致,都是为了蜀国的未来。司马师死后,由他弟弟司马昭主持朝政,其实曹髦也想除掉司马昭,姜维便觉得此时便是北伐的最好机会,于是向刘禅请命,只是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成效。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尽忠报国”

  • 谦让为什么要说“客气”?“客气”一词的来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客气”是一个礼仪词,中国人在表达谦让时就喜欢说:“客气,客气。”不过客气这个词语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恐怕大部分的朋友都是不清楚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所以在礼仪方面的规矩非常多。其实“客气”一词最早来自春秋时期爆发的一

  • 爱人以德什么意思?爱人以德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虽然救驾汉献帝有功,但入住朝廷后干的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董昭提出要封曹操为魏公,此后荀彧提出了反对意见,荀彧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他一直把自己当做汉臣,他可不想看到曹操有一天替代汉室自立为帝。所以等曹操封魏公以后,他也开始怀疑自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爱人以德”,就

  • 中国古代为什么放弃刀叉,改用筷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传承,不仅是物品,还有精神,而很多人对于西方人所使用的刀叉也很感兴趣,吃西餐的时候使用刀叉,这则是西方的文化。但其实,我们的祖先之所以使用筷子,是因为在筷子之前就已经开始用刀叉了,但是当筷子出现之后选择了放弃刀叉。那为什么要放弃刀叉,刀叉和筷子又有什么不一样

  • 势穷力尽什么意思?势穷力尽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南下夺取荆州,刘琮选择投降,刘备得知后只能立即逃路。不过全城百姓担心曹操屠城,所以想让刘备但他们一起走,刘备仁慈便答应了百姓们的请求。不过此举大大拖累了刘备的行军速度,最后还是被曹操部队赶上,混战以后刘备与妻儿走散,赵云也不见了踪影,而张飞还怀疑赵云是归降了曹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