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万全之策什么意思?万全之策典故出处介绍

万全之策什么意思?万全之策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46 更新时间:2024/2/20 14:39:33

东汉末年,各地诸侯纷纷割据一方,其中刘表占据荆州算是一块宝地了。但刘表最终却没能成为三国成员之一,而是成全了刘备,这里面刘表到底做过了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刘表没有居安思危的想法,导致后来荆州被自己的儿子拱手送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万全之策便和刘表有关,先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让刘表称霸中原,但刘表却回绝了,一起来看看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主人公为韩嵩、刘先和刘表。原文如下: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表面上答应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同时也没有去帮助曹操。他想保住自己的荆州这块地盘,坐观局势的变化。荆州从事韩嵩、别驾刘先劝刘表说:“如今豪杰争霸,两大强手相持不下,胜负系于将军一人之手。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可以趁他们筋疲力尽之时起兵;如果您不想这么做,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人作为盟友。将军坐拥十万之众,却安然坐观成败。看到贤能之人却不帮助,劝和又无法实现,这两家的怨恨一定都会集中到将军您的身上,将军也就不可能保持中立了。

以曹公的聪明才智,天下智能之士纷纷依附他,他一定能打败袁绍,然后举兵直指江汉,恐怕将军将难以抗衡。所以替将军着想,不如举州依附曹操,曹操必将感激将军,那么将军可以长久地享受富贵,还可以传给子孙,这才是最为周到和稳妥的策略。”

刘表手下的大将蒯越也劝刘表这么做,刘表依然狐疑不决,便派韩嵩到曹操那里观察虚实。韩嵩回来后,盛赞曹操的威武恩德,并劝说刘表派儿子去做人质。刘表怀疑韩嵩是反过来为曹操来劝说自己的,非常愤怒,要杀韩嵩,并将韩嵩的随行人员拷打至死。后来刘表知道韩嵩并没有别的意思,这才不再追究。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韩嵩和刘先口中的“万全之策”,意为非常周到和稳妥的策略。这句成语最早的出处是《韩非子•饰邪》中的“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本文所介绍的成语故事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爆发激战。袁绍早年就与刘表关系密切,故此向刘表求助,希望刘表能协助自己击败曹操。而就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刘表就曾与曹操发生过几次武装冲突,帮谁不帮谁本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但刘表的做法的出人意料,两头都不帮,坐山观虎斗。

刘表的这种做法,令不少荆州官吏非常担心,这其中尤以韩嵩和刘先的态度最为鲜明。他们二人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等袁绍和曹操杀得筋疲力尽时起兵,向袁绍和曹操宣战,将二人歼灭,占据中原,称霸天下。另一个则是支持其中的一方,以自己谋取利益的最大化。而针对第二个建议,两人都认为曹操取得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建议刘表应该与协助曹操。

当韩嵩奉刘表之命出使许昌回来后,极力称赞曹操,希望刘表与曹操结盟。这原本是韩嵩通过前往中原经过考察后提出的想法,完全是为刘表着想,但刘表却认为韩嵩已经暗中投靠了曹操,是为曹操充当说客,心中大怒,差点将韩嵩杀死。由此也可以看出,郭嘉贾诩诸葛亮等人都认为刘表无能是很有道理和依据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万全之计什么意思?万全之计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找到孙权,想要借荆州的一个郡当做自己的根据地。但有人却建议孙权乘机软禁刘备,好在最后孙权没这样做。毕竟赤壁之战刚打完,虽然吴蜀联军获得了胜利,但这是孙权软禁刘备无疑是跟蜀汉结仇,本来对付一个曹魏就够呛了,又多出一个蜀汉那东吴就玩不了了。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万全之计背景就出自此处,当

  • 青蝇吊客什么意思?青蝇吊客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在三国中我们能看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都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他们能找到赏识他们的主公,而且还立下过功劳,能被后人永记。但还有很大一批人也有才华和能力,却只能被历史遗忘,甚至是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这次成语的主人公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青蝇吊客可能大家都没怎么见过这个成语,这次也为大家来好好讲讲。还有青蝇

  • 包藏祸心什么意思?包藏祸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的手段是明了名的狠,挟持汉献帝也完全不带眨眼的。更可怕的是,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当做政治的筹码,以此做要挟。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包藏祸心就跟曹操有关,包藏祸心并不算一个热门成语,而且意思也比较好理解,看字意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这次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包藏祸心的由来和背后的典故,曹操又用了

  • 《祭侄文稿》为什么能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是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名为《兰亭集序》,很多人也都在学生时代背过这一篇,不过如果作为书法来研究的话,人就要少了很多了。那么,知道了第一行书,你是否知道天下第二行书呢?这一篇文章看起来比《兰亭集序》更像是草稿,但就是这样一篇草稿却能名列第

  • 什么样的诗叫打油诗?经典打油诗合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打油诗算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诗体,格式上更加的自由。其实现代人想要写诗的话,可以从打油诗入门,也比较简答,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当然古代也有很多打油诗非常有意思,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像李白、苏轼这些大诗人也都写过打油诗。其实打油诗有很多内容就是记录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件小事,但完全不会让你感到无聊,下面就

  • 铁锁横江什么意思?铁锁横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西晋灭吴算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当时东吴还在长江专门布置了一到防线,想着晋军应该也不善于水战。但是被王浚一举突破,吴军瞬间变成了溃败之势。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铁锁横江就和东吴被灭有关。铁锁横江这个成语可能比较冷门,所以大家还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铁锁横江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当年

  • 掩骼埋胔什么意思?掩骼埋胔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司马昭没想到钟会竟然会背叛自己,所以得知钟会叛变的消息也是非常恼怒,后来听到竟然还有人替他收尸更是火上浇油。不过这人却说出了一番颇有道理、仁义的话,彻底说服了司马昭,看来司马昭还是能听取谏言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掩骼埋胔”,便出自此处,钟会和邓艾都是司马懿的得意门生,但

  • 魑魅魍魉是什么?魑魅魍魉都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魑魅魍魉”这个词,这几个词都不是常用字,或许拆开来,任何一个字拿出来,都有人不认识,但是合在一起,很多人都知道应该怎么读。这几个字都带有“鬼”,也能够比较容易地猜出意思,大致指的就是一些神话传说当中的鬼怪。不过,这些鬼怪你知道都长得

  • 言语饮食什么意思?言语饮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扶持汉献帝刘协上位,之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朝中的实际掌权者。当时有很多人都计划除掉董卓,挽救汉室,曹操都曾暗杀董卓,只是失败了。当时有两位名士也计划暗杀董卓,但还没出手计划便提前泄露,导致被抓入狱。后来其中一人在狱中自杀,还有一人言语饮食反而活了下来。这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

  • 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全文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这句话的翻译,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因为问的人很多了,但是有的人能翻译对,但是有的人却不能翻译对,所以其实还是比较混乱的,其实混乱的地方就是出现在时间轴上面了,因为有的人把三国历史搞到晋朝上面去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怎么翻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