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样的诗叫打油诗?经典打油诗合集

什么样的诗叫打油诗?经典打油诗合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92 更新时间:2024/2/24 19:44:44

其实打油诗算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诗体,格式上更加的自由。其实现代人想要写诗的话,可以从打油诗入门,也比较简答,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当然古代也有很多打油诗非常有意思,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像李白、苏轼这些大诗人也都写过打油诗。其实打油诗有很多内容就是记录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件小事,但完全不会让你感到无聊,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首经典的打油诗,看完以后试着自己写写吧。

打油诗,相传由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

清翟灏在其《通俗编·文学·打油诗》中,曾引张打油《咏雪》云: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张打油固然算不得诗词大家,但写有这类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诗打油的,其实不泛名流。

李白《戏杜甫诗》:

饭顺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司马光《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

苏东坡《喜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注:这首诗表面上是为孩儿而写,而且其期待明显地有悖于常情,却抒发满腔激愤,讽刺了当时“愚且鲁”的公卿,鞭挞了不公正的社会现实。

苏东坡《竹笋焖肉》: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不过,善作打油诗的苏东坡,也曾被人戏弄过。广东有一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地道的乡巴佬,一次为苏东坡逃逗,她反唇相讥,出口成诗。诗云:

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

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

这首打油诗前两句出自苏东坡之口,后两句为老妇人所言。

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谪贬广东后,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显然,老妇人这两句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苏东坡的老底、疮疤,戳到了他的痛处。

欧阳修《猜谜》: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注:据说这首打油诗写于一次饭后。

欧阳修到一家新开张的酒家吃完饭后,店主询问菜的味道如何。

欧阳修于是用猜谜和谐音的手法题写了这首打油诗,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谜底为“无檐”,即无盐;第二句“无算”即无蒜;第三句“无缰”即无姜;第四句“无将”即无酱。

杨万里《早餐》: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

注:宋代诗人杨万里,每日坚持晨读,十分刻苦,不许人去打扰,每每忘记了早餐。还写就一首打油诗作为自嘲。

唐伯虎《除夕》: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注: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一度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一首打油诗生动地吟出一种别样的“除夕”味道……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铁锁横江什么意思?铁锁横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西晋灭吴算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当时东吴还在长江专门布置了一到防线,想着晋军应该也不善于水战。但是被王浚一举突破,吴军瞬间变成了溃败之势。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铁锁横江就和东吴被灭有关。铁锁横江这个成语可能比较冷门,所以大家还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铁锁横江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当年

  • 掩骼埋胔什么意思?掩骼埋胔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司马昭没想到钟会竟然会背叛自己,所以得知钟会叛变的消息也是非常恼怒,后来听到竟然还有人替他收尸更是火上浇油。不过这人却说出了一番颇有道理、仁义的话,彻底说服了司马昭,看来司马昭还是能听取谏言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掩骼埋胔”,便出自此处,钟会和邓艾都是司马懿的得意门生,但

  • 魑魅魍魉是什么?魑魅魍魉都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魑魅魍魉”这个词,这几个词都不是常用字,或许拆开来,任何一个字拿出来,都有人不认识,但是合在一起,很多人都知道应该怎么读。这几个字都带有“鬼”,也能够比较容易地猜出意思,大致指的就是一些神话传说当中的鬼怪。不过,这些鬼怪你知道都长得

  • 言语饮食什么意思?言语饮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扶持汉献帝刘协上位,之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朝中的实际掌权者。当时有很多人都计划除掉董卓,挽救汉室,曹操都曾暗杀董卓,只是失败了。当时有两位名士也计划暗杀董卓,但还没出手计划便提前泄露,导致被抓入狱。后来其中一人在狱中自杀,还有一人言语饮食反而活了下来。这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

  • 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全文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这句话的翻译,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因为问的人很多了,但是有的人能翻译对,但是有的人却不能翻译对,所以其实还是比较混乱的,其实混乱的地方就是出现在时间轴上面了,因为有的人把三国历史搞到晋朝上面去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怎么翻译我们

  •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含注音拼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龟虽寿》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一首诗词了,其实如果不说他的作者是谁很多人还是会觉得这首诗词也就那样,但是如果告诉你这首诗词的作者是曹操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首诗词真的是超级厉害了,所以就成了经典了,最近不少的网友都说了,要《龟虽寿》的原文和翻译,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吧!龟虽寿原文龟虽寿作者/曹操神

  • 偃旗息鼓什么意思?偃旗息鼓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赵云虽然被称为常胜将军,而且还是五虎将之一,但他的真实军事能力一直备受质疑。主要是赵云从来没有像关羽那样,独自领兵打过胜仗,而且击杀的敌人多半是小卒,出名点的也没有。其实赵云算是一直被埋没的人才,他的忠心和刚正不阿的性格无人能够比拟,但刘备一只都是把赵云当做自己的贴身保镖用,所以他也没机会展示自

  • 中秋节吃什么?古人的中秋节美食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很多人想必已经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了,毕竟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团圆”气息的节日里,人多才热闹。而说到团圆,中秋美食月饼自然就被赋予了这样的含义,但是中秋节却绝对不仅仅只有月饼这一种吃食,中秋节从唐朝开始发展至今,也有一千多年了,爱吃的古人绝对不会只分一个

  • 不省人事什么意思?不省人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黄忠老当益壮,60岁加入刘备,还能屡获战功,实在令人敬佩。不过黄忠在演义和正史当中的结局并不一致,演义里,黄忠同刘备一起伐吴,最后战死在沙场之中。而正史里,黄忠是在夷陵之战之前就已经病逝了。“不省人事”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出自于黄忠。黄忠大器晚成,好在让后人知道了他的威名,

  •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总说“半斤八两”,用来表示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然而按照惯性思维,半斤是五两,与八两相差自然很多,怎么会差不多呢?实际上,在古代,一斤并非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因此半斤八两就是一样的意思了。但是,为什么要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智慧?还有我们使用的筷子,为什么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