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青蝇吊客什么意思?青蝇吊客典故出处介绍

青蝇吊客什么意思?青蝇吊客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2 更新时间:2024/1/17 6:40:42

其实在三国中我们能看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都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他们能找到赏识他们的主公,而且还立下过功劳,能被后人永记。但还有很大一批人也有才华和能力,却只能被历史遗忘,甚至是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这次成语的主人公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青蝇吊客可能大家都没怎么见过这个成语,这次也为大家来好好讲讲。还有青蝇吊客背后的故事也比较精彩,反映了孙权的用人之道。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翻传》注引《虞翻别传》,时间在孙权掌权时期,主人公名叫虞翻。原文如下:

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以典籍自慰,依易设象,以占吉凶。又以宋氏解玄颇有缪错,更为立法,并着明杨、释宋以理其滞。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虞翻被孙权流放到南方之后曾经说过:“我自恨不在注意礼节,不会献媚奉迎,冒犯了君主,以致获罪,理应长期流落于天涯海角。活着的时候没有知己之人可以倾心交谈,死后也只有青蝇前来吊唁。假如天下能有一个知己者,我这一生就死而无憾了。”从此之后,虞翻以研究古代典籍求得自我安慰,并根据《周易》设象,用来占卜吉凶。后来又觉得荆州大儒宋忠训释坤卦时出现错漏,便重新进行校对和注释,并撰写了《明扬》、《释宋》等文章来纠正宋忠的错误。

本文要介绍的便是根据虞翻所言的“死以青蝇为吊客”而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青蝇吊客”,意为死后只有青蝇前来吊唁,比喻一生潦倒,死后无人吊唁。唐代诗人刘禹锡《遥伤丘中丞》一诗中的“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虞翻这个人,在汉末三国时期称得上是一位奇士,可谓文武双全。他自幼饱读诗书,成年后更是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的经学家。同时,虞翻对《周易》还有着深入的研究。据《三国志?虞翻传》载:“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由此可见虞翻的造诣之深。

除了饱读诗书之外,虞翻的武艺也非常不错。据《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吴书》记载,虞翻擅长使用长矛,曾而孙策两人单独追击山越,并在平定江东三郡的战斗中冲锋陷阵。

为何虞翻这样的文武双全之人为何得不到孙权的重用呢?关键原因正如虞翻自己所言的那样:“骨体不媚,犯上获罪。”一句话,不懂得当时官场规矩,不会拍马屁。故此,虞翻不仅得罪了江东权贵,连孙权也对他非常不满。最终,虞翻被流放岭南,郁郁而终。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包藏祸心什么意思?包藏祸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的手段是明了名的狠,挟持汉献帝也完全不带眨眼的。更可怕的是,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当做政治的筹码,以此做要挟。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包藏祸心就跟曹操有关,包藏祸心并不算一个热门成语,而且意思也比较好理解,看字意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这次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包藏祸心的由来和背后的典故,曹操又用了

  • 《祭侄文稿》为什么能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是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名为《兰亭集序》,很多人也都在学生时代背过这一篇,不过如果作为书法来研究的话,人就要少了很多了。那么,知道了第一行书,你是否知道天下第二行书呢?这一篇文章看起来比《兰亭集序》更像是草稿,但就是这样一篇草稿却能名列第

  • 什么样的诗叫打油诗?经典打油诗合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打油诗算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诗体,格式上更加的自由。其实现代人想要写诗的话,可以从打油诗入门,也比较简答,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当然古代也有很多打油诗非常有意思,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像李白、苏轼这些大诗人也都写过打油诗。其实打油诗有很多内容就是记录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件小事,但完全不会让你感到无聊,下面就

  • 铁锁横江什么意思?铁锁横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西晋灭吴算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当时东吴还在长江专门布置了一到防线,想着晋军应该也不善于水战。但是被王浚一举突破,吴军瞬间变成了溃败之势。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铁锁横江就和东吴被灭有关。铁锁横江这个成语可能比较冷门,所以大家还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铁锁横江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当年

  • 掩骼埋胔什么意思?掩骼埋胔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司马昭没想到钟会竟然会背叛自己,所以得知钟会叛变的消息也是非常恼怒,后来听到竟然还有人替他收尸更是火上浇油。不过这人却说出了一番颇有道理、仁义的话,彻底说服了司马昭,看来司马昭还是能听取谏言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掩骼埋胔”,便出自此处,钟会和邓艾都是司马懿的得意门生,但

  • 魑魅魍魉是什么?魑魅魍魉都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魑魅魍魉”这个词,这几个词都不是常用字,或许拆开来,任何一个字拿出来,都有人不认识,但是合在一起,很多人都知道应该怎么读。这几个字都带有“鬼”,也能够比较容易地猜出意思,大致指的就是一些神话传说当中的鬼怪。不过,这些鬼怪你知道都长得

  • 言语饮食什么意思?言语饮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扶持汉献帝刘协上位,之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朝中的实际掌权者。当时有很多人都计划除掉董卓,挽救汉室,曹操都曾暗杀董卓,只是失败了。当时有两位名士也计划暗杀董卓,但还没出手计划便提前泄露,导致被抓入狱。后来其中一人在狱中自杀,还有一人言语饮食反而活了下来。这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

  • 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全文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这句话的翻译,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因为问的人很多了,但是有的人能翻译对,但是有的人却不能翻译对,所以其实还是比较混乱的,其实混乱的地方就是出现在时间轴上面了,因为有的人把三国历史搞到晋朝上面去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怎么翻译我们

  •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含注音拼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龟虽寿》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一首诗词了,其实如果不说他的作者是谁很多人还是会觉得这首诗词也就那样,但是如果告诉你这首诗词的作者是曹操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首诗词真的是超级厉害了,所以就成了经典了,最近不少的网友都说了,要《龟虽寿》的原文和翻译,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吧!龟虽寿原文龟虽寿作者/曹操神

  • 偃旗息鼓什么意思?偃旗息鼓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赵云虽然被称为常胜将军,而且还是五虎将之一,但他的真实军事能力一直备受质疑。主要是赵云从来没有像关羽那样,独自领兵打过胜仗,而且击杀的敌人多半是小卒,出名点的也没有。其实赵云算是一直被埋没的人才,他的忠心和刚正不阿的性格无人能够比拟,但刘备一只都是把赵云当做自己的贴身保镖用,所以他也没机会展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