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朝为什么要分封这么多诸侯国,周朝为什么这么多国家

周朝为什么要分封这么多诸侯国,周朝为什么这么多国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1/4 17:19:28

室加上诸侯国的领土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但周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土面积不到十分之一。战国时期,周王室只有洛阳及其周边百里之地。周王室分封诸侯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保卫王姬,二是扩张领土;凡是新开辟的诸侯国领土,名义上都属于周朝。

周朝建立后,以“兴亡国,继绝世”的王道治国。除了夏商分封的诸侯国,周朝还分封了70多个新的诸侯国。按照诸侯国的属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姬姓诸侯,都是周朝的后裔,如的长子陆、的弟弟蔡、的弟弟金、的儿子燕、的幼子郑、的幼子曹、的儿子姬振铎、魏国等。

二是有功诸侯,这些诸侯都是不同的姓氏,但对周王室都有很大的贡献,比如齐(姜子牙)、秦(秦救周为诸侯)、楚(派数百人帮助灭周);第三,圣人后裔,这样的诸侯都是圣人之后或者前朝,比如宋国(殷商后裔)、陈国(后裔)、越国(夏朝后裔)。

当初分封的诸侯国,面积都不大。按公、侯、伯、子、公分封的土地,最高公爵诸侯国的封地只有100里,伯爵70里,子爵50里。比如楚国封在丹阳,疆域只有五十里,国号子爵,国号子楚。所以天下有800个诸侯国,每个诸侯国都有50-100里的疆域,也就是说现在的一个郡相当于当时的一个诸侯国。

后来各诸侯国在对抗四夷入侵的战争中互相兼并,扩大疆域,于是有了楚、秦、齐这样的大国。许多小国被大国消灭了。到战国初期,天下八百诸侯只有三十余个,其中战国七雄最大。

所以严格来说,当时周天子直接管辖的领土只有和成州,也就是关中平原和中原,其他地区都被各地的野蛮部落占领了。诸侯去国,不是和风细雨。他们只要出示周天子颁发的书,就能获得当地百姓的服从——这些诸侯也需要再次征服。好在当时只有周建立的中央政府,所谓万人空巷,跑遍天下。因此,诸侯们的重新征服进行得很顺利。比如姜太公在齐国的时候,打败了很多当地的乐毅;江汉地区的诸侯打败了怀一等等。

直到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能够牢牢控制的领土还只是分散的据点,于是形成了大量的飞地。所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大多是君主作为氏族首领对话语权的争夺。战国时期,由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民被分配土地,成为纳税单位,从而形成了连贯的疆域。

所以周朝分封的时候疆域并不大,只有关中和中原。他们之所以选择分封制,正是为了激发民众的探索热情,让他们借助中央的力量,迅速向周边扩张势力。历史证明,这一措施极为有效。在很短的时间内,周朝将统治的触角遍布大江南北,长江上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周朝能统治800年,周朝为什么能统治年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朝为什么能统治800年,夏商周历史

    自从大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公天下就变成了私天下。每个朝代的建立者都希望世世代代都是一家人,但没有一个做到。从历代王朝的统治时间来看,西周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享国791年,32代37王,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长的朝代。虽然公元前771年濠江失陷,西周灭亡,但历史在周平东迁后立即进入东周,似乎中断了

  • 长安什么时候成为都城,长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安什么是有成为成熟的城市,周镐京介绍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长安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蓝田人在100多万年前就在这里建立了定居点。早在西周时期,长安就被公认为濠井,长安城开始成为一座成熟的城市。濠井,又名潭丘,原是沿潭河而建的两座规模较大的城市。风水西称坛井,风水东称濠井,史称“唐傲第二京”,分别由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建。但习惯上将这两个城市

  • 西周为什么定都长安,西周为何定都镐京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安对西周的建都有什么影响,西周定都原因

    长安作为首都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文王就把长安定为都城。只是那时候的长安不叫长安,叫濠井。濠井,又名潭丘,原是沿潭河而建的两座规模较大的城市。风水西称坛井,风水东称濠井,史称“唐傲第二京”,分别由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建。但习惯上将这两个城市视为一个城市,因为它们承担了不同的角色。西周晚期,坛京在祭祀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战国韩国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七雄之韩国简介,夏商周历史

    韩国(公元前403- 230),先秦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与魏、赵并称为三晋。国君是姬姓汉,是晋国大夫(晋武帝之叔)韩武子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汉、赵、魏三国大夫,为晋阳之战,灭了智伯荀药,瓜分了晋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位博士得到周威烈王的认可,正式跻身诸侯之列。高丽建都于杨寨(今

  • 魏国是如何崛起的原因,魏国是怎么衰弱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国是如何崛起的,夏商周历史

    郭玮(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嵇姓魏,出自之子毕。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和韩康被分入晋。公元前403年,魏和赵、韩一起,被活着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第四次世界大战的中心战场,成为战国时代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把黄寨作为改革弊端的舞台;

  • 燕国时期,燕国的历史发展简述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燕国的历史发展,夏商周历史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是周朝周王室的诸侯国之一。它的祖先是召公,周朝的宗室,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季氏为燕召公至颜地。7世纪前,燕国扩张至河北北部和辽西,吞并蓟州后,建都蓟州(今北京)。燕国只有822年。在前323年,宜颜是国王。前316年,爆发了燕国

  • 赵国怎么灭亡的三大原因,赵国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夏商周历史

    赵(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嬴姓赵。赵国始祖赵复是商朝名臣费廉的次子。继嵇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被封于赵城,封为赵。经过二十多代,赵传到了赵简子的赵阳和赵襄子的赵武煦。赵阳在晋国打破了满清六朝的格局,赵武煦抗击智、汉、魏的围攻,建湘确立了赵国的疆

  • 齐国的兴衰史简单概括,齐国的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齐国的兴衰史,夏商周历史

    齐(公元前1044-221)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它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奇和田七两个时期。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的大部分。起初,他被称为泰王巩(姜子牙),周武王的一名佛教徒和战略家。左丘明的《左传·相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十二诸侯年谱》并称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 楚国的历史渊源,楚国历史简述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国的历史沿革,夏商周历史

    楚(?-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糜、熊。在周成王时期(公元前1042 -1021年),楚人的首领熊逸被封为子爵,建立了楚国。根据新出土的《花青简楚居》记载,建国初期,楚人在郯国盗牛祭祀,显示了建国初期的积贫积弱。楚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春秋时期楚国称王时开始崛起。江

  • 古代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口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夏商周历史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击,战争不断。三族分晋后,赵、魏、韩国成为强国,田取代了齐国。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即秦、楚、齐、燕、赵、魏、韩。七郭琦锅春秋时期,齐桓公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