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口诀

古代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口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93 更新时间:2024/1/25 15:44:19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击,战争不断。三族分晋后,赵、魏、韩国成为强国,田取代了齐国。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即秦、楚、齐、燕、赵、魏、韩。

七郭琦锅

春秋时期,齐桓公统治着中原。

春秋末年,齐桓公衰落,清医合并。公元前548年,崔杀了庄公,建立了龚景。公元前546年,崔氏家族被冯晴所灭。庆祝并封官。次年,青社与栾、高(后)、陈(田)、鲍等四人攻庆丰,庆丰归吴。当当政时,陈造福人民,人民又回报陈,于是陈就强大了。公元前532年,陈和联合鲍攻打栾、高、栾、高。

公元前489年,龚景去世,石国和高适(齐文公之后)建立了晏子。次年,联鲍适攻、高适,投鲁,杀了,立为之子。哀公四年,被杀,不再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杀了阚,献身于朝廷。公元前386年,陈的曾孙太公和李分封齐桓公为太子,将齐康公移海。公元前379年,康公驾崩,鲁绝对牺牲。

田姓是郭嘉,出陈万,之子。陈与田相似,故古书常作田用。公元前672年,陈完进入齐国,掌管齐桓公。陈万传诉陈,陈势力大增。后来,陈又陆续吞并了齐国的栾、高(后齐国)、郭、高(后齐文公)、鲍、阚等民族,专管齐国政权。田七的都城还在临淄,疆域也和姜鲁士一样。

田忌建国时,已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齐侯第一代。下午,太公之孙、桓公在国都临淄的稷下设学宫,“立大夫之名”,集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认田和为齐王。到了王巍和王旋时期,夏姬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任命邹忌为丞相,改革政治,齐国变得强大了。公元前353年,齐国打败了魏的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国在马岭再次击败魏军。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会徐州为王”,正式称王。晚年,丞相邹忌与大将军田忌相争。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央求邹忌,逃往楚国。在齐宣王,燕国发生了一场“小儿之乱”。公元前314年,在蒙克的劝说下,王玄命令张狂率领“五都之兵”和“北地之民”攻打燕国,一度占领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后期,齐国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国联合汉魏攻打楚国,大败。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96年,齐国联合汉、魏连年攻打秦国,进入函谷关,逼秦讲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方皇帝,宣都放弃了自己的爵位。次年,苏秦、李兑联合赵、齐、楚、魏、韩攻打秦国,并在停留。次年,宋朝灭亡。公元前284年,燕以为上将军,联合燕、秦、汉、赵、魏,攻打临淄,连攻七十余城。

唯一不能留在城里的是巨和即墨。齐贵王逃到君安,被直哉杀死。王和莒人杀了挠牙,立为齐襄王。颜领兵东至即墨,田单在城内被选为将军。双方僵持了5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以“火牛阵”击败燕军,收复失地。齐国虽然恢复了国家,但是元气大伤,无力与秦国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汉、魏、楚、燕、赵后,大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打齐国,活捉了齐国的,齐国灭亡了。

摄氏热单位

先秦时姓糜(糜本原写)是周朝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也叫荆。糜姓是所谓的“祝融八姓”之一,其始祖是纪廉。纪廉的后代熊吉是周文王的老师。据古书记载,以下的楚王都以熊为氏。但据战国晚期出土的金文记载,楚王都以夷为氏。熊吉的曾孙熊逸,隐居京山(在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山涉水侍奉周成王,被封为子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自此成国。

进入春秋时期后,楚国变得强大,与晋国长期争霸。春秋末期,楚国陷入长期内乱,风头逐渐被邻国吴国抢走。

公元前506年,吴在白驹(今湖北麻城)打败楚国,在五战和郢中进入楚国都城。跟随出逃,使得沈请救秦。次年,秦楚大败吴虞姬(今河南桐柏),吴领兵。灭唐(今湖北随州),归郢,迁都谭(今湖北翼城东南)。在恢复国家后,他消灭了敦(在今天的河南商水)和胡(在今天的安徽阜阳)等小国。王召卒,惠子王李。公元前481年,太子平的儿子简打胜仗,成了白公,攻打并杀死了殷子熙和司马子,抢劫了。出兵平定白公叛乱,再次灭陈。

战国初期,楚惠王又灭蔡,占领淮河流域。公元前431年,建王北上灭莒(在今山东莒县)。国王的爪牙简是声音之王。她才六岁就“偷”杀了声音之王。楚悼王力。三晋强盛时,楚国与金军多次交战,但已今非昔比。三晋多次击败楚军,楚国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被三晋占领,楚军很难取胜。悼王后,任命魏将军吴起变法,南收岳洋,占领洞庭、苍梧,楚国稍有起色。

战国中期,楚威王打败了越南。在楚怀王,楚与齐宗钦有亲戚关系。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等国联合进攻秦国,以为纵长,无力回天。秦使张仪入楚,离间齐楚,许下与商(今陕西商县)、豫(今河南西夏地区)六百里的诺言,但他食言了,于是楚伐秦。公元前312年,秦在丹阳(今河南西夏地区)击败楚国,取楚汉中。楚反攻,秦在蓝田(今陕西蓝田)大败楚。楚服秦,但还是联合了齐汉。

战国末期,楚、北联合秦国。公元前301年,齐国联合汉魏攻打楚国,在吹沙大败楚军。次年,秦又攻楚,取襄城。次年,楚怀王在秦国被捕,三年后死于秦国。楚从此一蹶不振。王、秦继续攻楚。公元前278年,秦将军破楚巴营,楚迁都陈(今河南淮阳)。王死后,考,以黄燮(封为淳)为相。公元前257年,黄歇、魏新灵救赵,打败秦国。

次年,楚灭鲁。公元前253年,楚国迁都鞠扬(今安徽太和东南)。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又名郢,在安徽省寿县西南)。考烈王的爪牙,李渊杀了黄歇,立你为王。王友典当,与他的母亲和兄弟裘德,使一个哀悼的国王。哀王才两个多月,就攻击杀了他的兄弟,立他为王。公元前223年,秦国的将军王建和吴萌打败了楚国,鲁王失去了楚国,楚国灭亡了。

燕是中国历史上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所灭。

据《史记》记载,灭商后,在今京冀中北部建立了宗室(周灭,北燕建)。燕国的都城是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畔)。周贵族与当地旧商贵族和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后,这一带原来的东胡人逐渐并入了华夏族。

建国后,燕与中原各地接触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春秋初期,它几乎灭亡了。在齐国的军事帮助下,它被保存了下来,并在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开创了韩、魏、赵、燕、中山“五国之王”。前314年,燕王让位于项梆子,太子不服,作乱,失败被杀。齐国和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兵败几乎全军覆没,燕王和子被杀。从齐国撤军后,燕人替燕昭王守住了韩为之子的位置。赵浩棋登基后,建黄金台,各国学者“争相吞食”。出自赵国来的,出自齐国来的邹衍,出自赵国来的辛。(本节根据杨宽《战国策》修改。)

赵浩棋“吊死孤儿,与民同甘共苦”,乐毅为雅清主持朝政。经过28年的努力,原本弱小的燕国变成了暂时的强大。前284年,赵浩棋拜乐毅为大将军,带领全国将士联合赵、楚、汉、魏伐齐,连夺齐国70余城,杀了王。齐只剩下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和即墨。前278年,赵浩棋去世,太子颜回继位。齐即墨守将田单用的是双面埋伏,严中计用的是骑劫而不是。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击败燕军,齐国乘势复辟。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当过人质。太子丹逃回燕国后,并没有致力于振兴燕国,而是找了一个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前227年,太子丹派荆轲和13岁的助手秦武阳到沂水(今河北易县)畔。

荆轲唱道:“风萧萧水冷,壮士一去不复返。”之后,荆轲试图暗杀秦王赵征。这件事给了秦攻打燕国的借口。前226年,大将军王建率领秦军占领了大半个燕国。太子退守辽东,杀太子丹求和。前222年,燕亡于秦。

韩国

南朝鲜的祖先是金人。叔侄屈卧桓生一万子,封于汉源,建立汉家。晋国称霸后,韩衰落。到了韩傕,是晋国公的贡品,晋国公重新掌权。韩爵的权力很大。韩在晋执政27年后,是一位权贵。前403年,周威烈王使千韩与赵、魏结为诸侯,建立朝鲜。

千韩是个诸侯,不如魏强大。当时的“三晋”联盟,韩国随后瓜分中原,获利颇丰,国家局势达到顶峰。但由于韩国四面受敌,国人不尚武,屡遭列强攻击。在战国残酷的烽烟中,韩国不得不先后依靠魏、齐、楚、赵、秦等大国。

前230年,秦王第一个灭了韩国。

赵国的始祖赵辅深受周穆王的喜爱。平定郭旭之乱后,赵辅战功卓著,却被封在赵城,做了赵氏。在赵的大宗宗主之后,他被列为卿的进士。戴叔在时,因腐败,离开濠江去了晋国。接下来的七代人相继灭亡了赵,这帮助取得了成功,赵因此而闻名于世。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正式建国。

三晋分家之初,三族继承了晋阳战争的统一。韩、赵、魏、三晋经常结成三晋联盟,共同行动,共进退。三晋在魏文侯的领导下,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先后被齐、秦、楚和中原打败。

因为魏汉的主战场都在南方,所以赵国获利不均。欲南侵,又被魏排挤,矛盾升级。前375年,赵成侯继位,儿子作乱。公开支持并帮助公子攻邯,魏与赵彻底决裂,宣告三晋蜜月期结束。在魏国如日中天的时候,齐秦楚悄然崛起。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并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向齐国和楚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出兵。田忌与孙膑谋,围魏救赵。

大国与魏国经过长时间的交往,魏国的霸权逐渐衰落,赵国逐渐崛起。魏国毗邻秦国,屡遭秦国攻击。魏不得不采取措施联合抗秦,与中原诸侯国重建联盟。前325年,魏惠王开创了魏、赵、汉、燕、中山五国。年轻的赵武灵王也开始饶有兴趣地被称为赵浩棋。赵弱小的时候,经常被人欺负。武陵王曰:“无实,怎敢起名?”去找国王,永远不再当国王。

吴钊王灵经过努力,巧妙地摆脱了中原诸侯的混战,带领中国人民,身着胡夫,学会了骑射,史称“胡夫骑射”。因此,赵的实力大大增强了。史载“赵志强,玉伽三晋”。前299年,赵君退位,立太子为国君,为赵浩棋惠文,并自称国父。前296年,赵主的父亲灭了中山国,把中山国据为己有。在胡地稍北的里奥土千。

赵主的父亲死后,赵惠文王跟随父亲的激烈斗争,逐渐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262年前,秦国的王弼和的婆媳对抗于昌平,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锯战。前260年,赵浩棋程潇用赵括换廉颇,秦昭王用田雷换王贝。不久后,赵军被白起围了40多天,赵军全军覆没。赵国力大衰。

前228年,秦王出兵灭赵,赵王被俘迁。

魏始祖毕,后毕国亡,公称毕,散于全国。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是的左膀右臂,被授予军功,建立了魏家。晋国公丧时,被提升为进士,魏的大块头也开始加入晋国六大臣的行列。魏家发大财较晚,略弱于其他五卿。前453年,魏、魏巨与赵、韩等勾结,共同消灭智伯,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初为都城,至魏惠王时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打魏国,决定在河沟里灌溉大梁城,活捉了魏国的王嘉,灭了魏国。

在魏文侯时期,魏垄断了中原。军事上,以吴起、为大将,灭中山国(魏文侯死后国家复辟),联韩、联赵,败秦,败楚,攻,魏家称霸中原。魏文侯死后,建立了魏武侯来延续魏国的繁荣。当时魏东西侵,北战。但魏与赵关系逐渐紧张,三晋后院起火。魏武侯和他的儿子魏惠王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但他们盲目军国主义。

秦国

秦国的始祖赵辅很受周穆王的欢迎。平定郭旭之乱后,赵辅战功卓著,却被封在赵城,做了赵氏。后来,妃子被封在狗丘,建立了秦国。经过几代人的惨淡经营,他成为了一个诸侯,并被称为秦襄公,因为他的功勋。贫瘠的秦国被中原诸侯弄得卑微不堪。至秦穆公,图强,国略盛,独霸西戎。然后,秦国陷入了长期的消沉,屡被金打败。

晋三分后,三晋联合攻秦,秦更是雪上加霜。

战国时期,魏以吴起为大将军,屡战屡败,入侵关中腹地。秦孝公即位后,下诏求贤,魏阳入秦,为孝所用,孝委员会同国民政府实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从此,秦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前325年,秦惠文为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大国。246年前秦王嬴政登基,238年前掌权,开始了他征服六国的征程。从230年前秦灭韩,到221年前秦灭齐统一中国。

更多文章

  • 秦国崛起的主要原因,秦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夏商周历史

    秦国(公元前770-207年)是周朝时期华夏民族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始祖秦非子就是商纣王名将费廉的儿子阿来。秦人始祖名为元的部落,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干将,受到商朝的高度重视。周王晓六年(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诸侯。都城由秦桧(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东北)统

  • 周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周室衰微从什么时候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周室衰微的原因是什么,夏商周历史

    西周后期战争后,皇族实力大减,平东迁靠诸侯实力实现。东移后,王室管辖范围大大缩小,而且在不断缩小。随着领土和税收的减少,各国诸侯不再定期朝贡,王室失去朝贡,经济十分困难。与皇室管辖范围的缩小和经济窘迫相反,各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崛起,开始挑战周的专属地位。周只有虚名,没有实力,无法行使相应的权力,日渐没

  • 西周时周公是谁,西周于公元前几年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周公国出现在什么时候,夏商周历史

    "夏商又分为西周和东周两段."从小背诵王朝的歌,似乎告诉我们,西周东周和西汉东汉一样,都是被王朝中止,然后迁都恢复。奇怪的是,到了东周,又出现了一个西周王国,两国还是挺难对付的。发生了什么事?第一,东周出现了西周众所周知,周元最初是商朝的一个部落,在商朝军队对外征服期间,周武王联合其他部落消灭了先祖

  • 礼崩乐坏开始于什么时代的人,礼崩乐坏是哪个时期发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礼崩乐坏开始于什么时代,夏商周历史

    宗法分封制的完善,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和井田制的实行,使周朝建立了一整套社会礼仪制度。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周朝建立的封建社会开始出现礼乐崩溃的迹象,最终走向终结。在中国古代,从周朝以封建礼制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到秦朝统一郡县制的社会模式的转变,称为周秦之变。那么周朝礼乐崩溃的原因是什么,中国

  • 犬戎现在是什么族,犬戎是哪个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犬戎是什么民族,夏商周历史

    狗戎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名称,也称为顽固。它生活在古代陕西和甘肃,其首都位于甘肃省静宁县荣威镇。到了西周末年,由于周幽王官职的废除,沈侯联合国家和西方蛮夷攻打周幽王。结果,被狗咬死,贵妃被掳,都城冯、高被狗占。曾经强大的西周灭亡了。中原王朝把西北的游牧民族都称为“狗和兵”、“兵和兵”。唐代宗时期,太常大

  • 东周跟春秋战国什么关系,东周与春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周和春秋战国的关系是什么,夏商周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周朝可以分为东西两朝,后面的东周可以分为春秋战国。其实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其实东周与春秋战国并不完全重合。而且战国和春秋的联系并不完善。根据不同的约会方式,会有不同的情况。先说东周的问题。这个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就是从屏东搬迁到纣王最后一代去世。后一个时间点很确定,就是前256年。但是,

  • 东周迁都洛邑是现在的哪里,洛邑古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周都城在哪里,洛阳的古称

    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国号仍为周。由于前周在洛邑以西,故称周平王之前的西周,周平王之后的东周。洛邑,周朝都城洛阳的古称,叫洛邑,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尚书》称为“土中”、“洛书”、“洛书”、“新义罗”、“东郭罗”。何尊的题字叫“成周”、“中华”、“王成”。洛邑河畔有两个都城

  • 西周时期的鼎,西周有一个比较严格的列鼎制度天子是什么诸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列鼎制度是什么,列鼎制度的意义

    “丁力制”,周代的礼仪制度规定皇帝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东周帝王将相用九鼎,清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鼎和其他随带的青铜器,如筘,都是“礼器”。在“不亚于”的周代丧葬制度中,它们是贵族的专属品,普通平民则与日用陶器合葬。本文主要介绍了周墓考古发掘中已证实的以随葬

  • 孟津之会是什么召集天下诸侯,孟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津之誓的主要内容,夏商周历史

    “金梦之誓”是指武王九年,会盟诸侯国在金梦(今河南金梦,古代重要渡口)。据说前来参加大会的州长和部落首领多达800人。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故事宣誓仪式。这是一个“诸侯奉周命”的重要联盟。此后,许多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完全掌握了破坏商业的手段。事件发生后,周文王于1056年登基9年后去世,他的王位由

  • 西周的封建是一种什么制度,西周封建制度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西周封建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西周封建制度的含义

    “封建”,简单来说,就是国王把诸侯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建立在一个封建地区。这是古代战胜部落统治战败土地和人口的一种方式。可见,所谓的封建主义,从部落战争开始就已经成型了。然而,封建主义是什么时候正式起源的呢?现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始于西周。西周第一次封建化有三个原因:一是安抚殷民,同时又对殷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