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韩、赵、魏、楚、燕灭亡后,秦王以齐国拒访齐国为由,打击了曾经阻止他统一的大国。以名将王贲为首的秦国主力避开齐国主力西进,从燕国南部突然向齐国北部进攻,直取齐国首都临淄。面对秦军从北方的突然袭击,齐军措手不及,四分五裂。建安弃城投降,齐国灭亡。曾经辉煌的东方霸主齐国灭亡了,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在此之前,齐国也曾遭受过灭国之灾。大将军田单复辟国家后,为什么五六十年齐国都不作为?
提起齐,不禁让人想起姜子牙在渭水畔钓鱼的故事和的“愿者上钩”。武王灭商后,姜子牙被封为齐侯。齐在西周诸侯中地位很高。三监造反后,周成王让康公下令姜太公说:“东至大海,西至河流,南至穆棱,北至武帝,五王九叔,确有征之必要。”由此,齐国获得了征服权,成为一个大国,定都于营丘。从此,齐国也是一个强者,而且非常繁荣。最著名的是齐桓公,他打着“尊王拒洋”的旗号,北攻山戎,南伐楚。桓公成了中原霸主,得到了周天子的赏赐,把齐国的霸权推向了顶峰。齐国虽然极其坚韧,但终究会衰落。今天就和笔者探讨一下齐国复辟后为何无所作为。
第一,王祥不是中兴之主
百足虫死而不僵。齐国虽然被五国割据,但田单仅仅依靠两座孤城就抵御住了灭国之灾,这不仅是因为田单的过人谋略,更是因为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但齐国复辟后,即位的齐襄王能力有限,导致齐国不作为。田单收复七十余城后,迎邹奇之子张法回临淄,正式即位,为齐襄王,田单被封为安平君。好景不长。德才兼备的田单受到齐襄王的怀疑,君臣之间产生隔阂。最后,赵用三座城池代替了田单。对于这两个人来说,这个结果是好的,但是伤了齐国人民的心,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不能重用。谁愿意帮这样的君主称霸?
第二,齐国没有称霸的欲望。
本来齐国是大国,兵强马壮。虽然历史上有过一些败仗,但也比不上其他六国。久而久之,齐国的君主不仅不再懂得居安思危,只会唱歌跳舞,齐国的人民也变得骄傲起来,不屑与其他诸侯国为伍。正是这一次五国伐齐,吓坏了齐国。之前的争霸战争得罪了其他诸侯国,让齐和高官贵族认为不争霸才是“上策”。民众心中早已有了偏安的想法,齐国也没有称霸的欲望,自然也就无法再培养称霸的力量。
第三,齐国的超然外交,四十多年不战而降。
五国断绝后,齐国对五国咬牙切齿,对“友邻”失望。齐国看到秦国追这些国家,高兴都来不及了,怎么会有帮助呢?其他几个国家都知道“瘦骆驼比马大”,齐国还是有能力抵抗秦国的,所以想抱齐国的“大腿”,希望联合齐国进攻秦国,但是齐襄王根本不买账。毕竟静坐的戏码不是一直都有的。秦国也害怕这只还有一战之力的“狮子”,在攻打他国时也不忘尽力稳住齐国。
齐国的超然外交也与皇后有关,皇后是齐襄王的皇后,也是齐王王建的生母。君王贤良,对待秦国慎之又慎,对诸侯坦诚,既不与秦国“连横”,也不与他国“外戚”。秦国无意攻齐,五国各有各的事。所以,齐在位40余年,齐“不受制兵”40余年。
齐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秦国已经收拾了其他诸侯国,齐国怎么可能独善其身?最后齐国几乎都成了亲秦分子。当齐国的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客人和大臣们已经反叛了,秦国的战士已经在首都的门口被杀了,齐国的最后一个君主终于被流放和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