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五国伐齐之前的齐国,五国伐齐为何没有楚国灭亡

五国伐齐之前的齐国,五国伐齐为何没有楚国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57 更新时间:2024/1/5 3:22:45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大将军,统率燕、秦、韩、赵、魏四国的军队。齐王得意忘形,忘了白。一开始他没想到燕国会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发现燕国军队已经入侵齐国,便急忙任命图什子为将军,率领国军主力渡江,西进击退敌军。结果吴国联军进攻,齐军一触即溃,一败涂地。燕国的军队在的指挥下,一路追兵,直到齐国的首都临淄。齐贵王见临淄孤城难守,便逃往聚义,坚守住。

乐毅攻下齐国都城临淄后,又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也就是五国割据齐国,从而基本占领了齐国的领土。值得注意的是,五国伐齐时,楚国并未参与,即只有燕、韩、魏、赵、秦共同攻打齐国。那么,问题来了,楚国为什么不参加“五国伐齐”呢?楚打的什么算盘?

首先,五国伐齐时,楚国不但没有加入联军,反而出兵救援齐国。当五国被齐割据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怀王的儿子楚庆王项。自楚怀王以来,楚国已经衰落。当然,这主要是拜秦国所赐。就五国而言,虽然燕国是直接受益者,但秦国也能够削弱强大的敌人齐国。于是,在乐毅,楚襄王派了一位名叫直哉的军事将领去援救齐国。

直哉(?-283年前)一部《卓齿》《戚齿》《丧齿》作品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将军。楚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燕在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击败齐国都城,齐王逃亡。受楚襄王之命率军救齐,被齐卓王任命为齐襄王。从齐王的角度来看,借助楚国的军队恢复齐国,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最后的结果是,直哉杀了齐王。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可能是因为齐贵王骄横跋扈,对楚将军直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导致后者一怒之下将其杀死。

当然,也可能是直哉意识到齐国已经失去了大部分领土,难以收复,所以除掉了毫无价值的齐王。齐王孙嘉杀死齐王后,举起手臂大喊,带领众人杀死了直哉。对此,在我看来,通过直哉的行为,可以发现楚国对齐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即楚国起初并不希望齐国灭亡。因为齐国的灭亡,秦国和齐国对峙的格局将被打破,从而使一家独大。

韩非子内藏》中记载:“只是当侯强,而当侯欲立秦为帝,齐国不能。因为他请齐国做东帝,就能成功。”

公元前288年,秦国宰相魏冉率先提议,让秦国的赵浩棋当皇帝。为了抬高自己,同时也为了打击周边国家,秦国的赵浩棋接受了这个建议,于同年十月派魏冉到齐国,劝说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在五国伐齐之前,秦和齐作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一度被称为东西方帝王。而五国伐齐后,齐国衰落,秦国没有对手制衡,自然是楚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更多文章

  • 东周为什么不能中兴,东周为何不能翻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周为什么不能中兴,东周有没有中兴的可能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他们的存在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剧变,比如王莽篡汉、晋朝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宋朝靖康之乱、清朝太平天国运动。动乱之后,一些朝代的中央政府能够重新掌握实权,实现中兴,如唐代的袁、中兴,清代的同光中兴,有些甚至未能收复以前的失地。但是,周朝就不同了。动乱和迁都

  • 五国伐齐的兵力,五国伐齐谁是主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国伐齐谁得到利益最多,夏商周历史

    公元前286年,齐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达到鼎盛。齐王想吞并两周,成为天子。然而,令齐没想到的是,随后的五国割据让他跌入谷底。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大将军,联合燕、秦、韩、赵、魏,攻下临淄,连下七十三城,只剩下莒安、即墨。齐贵王逃到君安,被直哉杀死。王和莒人杀了挠牙,立太子齐卓为

  • 五国攻秦齐为什么不去,5国攻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国伐齐为什么灭不了齐国,五国伐齐失败的原因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和长平之战一样,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一方面,就长平之战而言,直接打击了赵国,使其失去了与秦国争夺天下的能力。另一方面,被五国重创的齐国,也曾是与秦国平起平坐的强国。就五国伐齐而言,也叫乐毅伐齐。公元前284年,他指挥赵、楚、汉、魏、燕的军队攻打齐国。祁萱王闻讯,亲自率领齐军主

  • 东周为什么存在这么久,东周为什么会失去权力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周为什么会失去权力,夏商周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周朝有两个时期:西周和东周,在它之前是西周,它是在周武王征服商人之后建立的。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这一时期,周王室无力约束诸侯国,于是诸侯国竞相争霸,相互征服,开启了春秋战国时代。与西周相比,东周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一是屈辱东移,威望受挫。为了控

  • 周王朝为什么东迁,东周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周为什么迁都洛阳,平王东迁

    平东东迁是东周初年皇室将都城从濠井迁至洛邑的历史事件。据《春秋》《左传》等史书记载,公元前771年,沈侯之父沈与狗戎勾结,攻打濠京。周幽王点起篝火求救,但所有的王子都不理会,因为他们以前被篝火耍过。周幽王最终在骊山被杀,西周灭亡。后来,王子们立一九王子为周平王国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

  • 东周,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阳,东周建立。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5年为春秋时期,是周影响力逐渐下降的时代。总的来说,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是属于奴隶社会,齐、金、秦、楚、吴、越南先后称霸,但战争主要是大国在局部对小国进行打击,使小国屈服,并没有消灭小国。周仍然是名义上的世界共有人。那么这个时期为什么

  • 战国为什么不出手,战国末期六国为何不联合抵御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后期各国为什么不联合,夏商周历史

    战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百家争鸣。各国人才纷纷前往各国,企图游说国王任命他们的想法,以此扬名立万。苏秦如此,张仪也是如此。在重用人才方面,秦做得最好。所以秦国最终统一天下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蚂蚁尚且苟且偷生,何况各国诸侯?如果说战国中前期,秦国统一天下的意图并不明显,各国无法同心协力也是可以理解

  • 战国后期各国人口是多少亿,战国后期七国人口数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后期有多少人口,战国后期各国人口兵力

    《帝王世纪》:“算上秦、山东六国,尚有五百余万士兵,人口应在一千万以上。”据推测,战国末期各国军队总人数为500多万,而户籍人口为1000万,这是按一家有两人,一人出征计算的。这个算法当然不够准确。史书中关于齐国都城临淄的人口有“临淄七万户,每户不少于三个男人”的说法,也就是说,临淄每户至少有三个男

  • 为什么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的原因,春秋战国为什么要打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的原因

    春秋战国持续了六七百年,期间战乱不断,战场上经常有几万几十万的军队阵亡。如果说秦国后来因为武功而争霸,那么这个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尚武国家,都有争霸的机会。在这个武侠的时代,我们很少看到什么民间起义,或者说有的只是散贼聚山,并不是起义,也不是和当时的诸侯国直接对抗。这些小偷只是被逼生活的好公民,最

  • 世袭制从什么时候开始,本质是什么制度,世袭制是什么时候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世袭制是什么意思,世袭制介绍

    “世袭制”是古代国王去世或退位后,皇帝的九五计划转移给后代的继承制度。世袭制是指姓名、爵位、财产按照血缘关系代代相传,主要包括“家族”的继承、诸侯国的继承和天下的继承。统治君主也承接,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是直系,有的是兄弟传兄弟,有的是叔侄传。有的是国王的命令。杀王夺位,劫班夺权,谋权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