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废除阿娇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废除阿娇皇后的职位,既可以阻止陈氏家族和馆陶公主等外戚继续从政,实际上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保护阿娇、馆陶公主和陈氏家族。西汉初年,外戚干预的结果很惨。毕竟,刘彻清楚地知道,没有阿娇和馆陶长公主,他不可能坐上皇帝的宝座。姑姑和表姐永远是自己的亲人。为了不让他们走上自我膨胀、自我毁灭的道路,不如“先下手为强”,争取他们的权利,斩断他们的政治野心,让他们过上安稳太平的生活。
其次,阿娇一直没有生育,宫中无儿无女的皇后处境极其危险。每个人都看过龚都歌剧,许多人对女王垂涎三尺。看过《宫中的中国公主》中后妃的故事,有人推测阿娇不能生育是因为刘彻不希望她生育,因为她害怕自己的王位被夺走。这个说法可以作为参考。毕竟,刘彻,汉朝的皇帝,是一个无情而又足智多谋的人。
第三,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陈阿娇是刘彻所有女人中结局最好的。卫子夫和刘彻做了49年的夫妻,做了38年的女王。一开始,刘彻不顾卫子夫生母的放荡与卑微出身,打破了“良莠不分”的规矩,立她为皇后。最后不仅卫子夫本人被迫自杀,就连他的儿子(当时的王子)和孙子也被杀了。
刘彻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为了把自己美丽动人的容颜留在武帝心中,将弟弟托付给刘彻照顾,死时不肯让武帝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事后,刘彻想起旧情,对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无微不至。想当初,如果刘彻看到李夫人不修边幅、憔悴衰老的样子,加上他喜新厌旧的性格,他一定会很快拒绝李夫人,更别说什么招魂事件了。李白的“以色服人能好多久”可以算是对李夫人最好的讽刺了。
晚年,刘彻宠爱汉高祖刘弗陵的生母勾践夫人。因为害怕外戚独享权利,她开了“始子杀母”的先例,在云阳宫杀了勾践夫人,葬在那里。为他生孩子的刘彻后宫嫔妃基本上都是被他逼死或赐死的。他似乎从不善待女人,只玩弄和贪恋美色。
最后,陈阿娇被废除后住在长门宫,但她仍然被视为女王。据《资治通鉴》记载,“虽废而尊为法,长门无异于进宫。”
长门宫原为馆陶公主为取悦刘彻而建的私家花园。这是皇帝去祭祖时休息的地方。因此,长门宫肯定不同于那些隐蔽的皇后和嫔妃。既然是皇帝专用的花园,面积也不算小,设施也很齐全。阿娇虽然住在这里,但依然活得像个公主,只是没有人身自由。
阿娇什么时候死的,史书上没有记载。死后与母亲馆陶刘朴公主合葬于窦太后陵旁,汉文帝巴陵中。陈阿娇最终与真正爱她的母亲、祖母和祖父葬在一起,而不是被羞辱,随便埋在公主花园或与其他嫔妃就地埋葬。这是对刘彻的一种补偿吗?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爱一个人,就应该和她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终于明白,有些爱更适合放在心里,远远的看着对方。
谁说互相关心才是真爱?
总有一些人,有一个人藏在内心最深处的角落,无法靠近,却又不想远离;不能谈恋爱,但又不想放弃;不能陪,但不能忘。最深的夜,最烈的酒,最快乐最孤独的时候,你的内心不由自主地被她填满。你不能说,你不能表白,你不能隐藏,也许你不需要说,你不需要表白,你不需要隐藏,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最爱的人永远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