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心胸开阔,平易近人,不拘小节,懂得收买人心。他的奋斗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
第一,草蜢般的英雄气质
刘邦早年是个游手好闲的闲人。他的职业是维护公共秩序,这么一个基层的小官当然没什么收获,更别说职位了。刘邦无所谓。他除了整天和一群酒肉朋友喝酒吹牛之外,基本上什么也不干。在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成了一个神童。
这种流氓习气固然让刘邦懒惰,但也养成了他不拘小节、忠厚老实的性格。在吸纳人才,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正是这种性格让他最终占了上风。刘邦的妻子是的女儿鲁。吕公没有住在沛县。后来与家乡人结下恩怨,举家迁往沛县,因为当时的县令是他的好朋友。
刚到沛县时,很多人听说了他和县长的关系,于是人们纷纷前来拜访,结交朋友,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在沛县担任县令簿记员的萧何主持接待。他宣布了一项规定,任何收到低于1000元的礼物的人都将坐在大厅下面。
刘邦根本不在乎这个。他虽然没带钱,但习惯了和县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开玩笑,就随便在礼物单上写了一个别人的名字,大声喊道:“我给你一万的祝贺钱!”听了这话,吕公亲自赶出来迎接他。这个吕公平时很会相面。他看到刘邦的样子,就认定他是贵人,请人坐在桌子上(后来才知道刘邦在钱数上撒谎,没有追究,还是很恭敬)。
这一次,刘邦不仅白吃了一顿饭,还吃了一顿饱饭。之后,吕公亲切地离开了他,对他说:“我看人的长相一向很准。你是一个难得的人,所以请抓住机会。现在我有一个女儿,我希望嫁给你做我的妻子。”刘邦在贵族不贵族的时候并不把它当回事,但他却可以白白从大户人家讨到老婆。
但是,打着灯笼很难找到好东西。刘邦欣然同意了。征得父母同意后,他正式与陆结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公元前209年夏,刘邦奉命押解罪犯在骊山服役,但途中已有多人逃跑。按照秦律,负责押运的刘邦肯定是要丢命的。
当他到凤仪县(今陕西杨珊)的一个地方休息时,刘邦喝了一些酒,然后用酒解开俘虏,让他们逃命。但是十几个人都不想丢下他一个人,都表示愿意跟着他。刘邦带领大家逃亡。负责探路的人回来告诉他,有一条大蛇挡住了路,过不去。刘邦已经有点醉了,训斥道:“我们勇者在走,怕什么!”
他分开人群,独自走到前面。当他看到一条蛇躺在路中间时,他借着酒劲拔出剑,把它砍了下来。又走了一段路,刘邦觉得头晕,就躺在路边休息。过了一会儿,后面的人追上来,告诉他看到路边有个老太太在哭,问她为什么。她说有人杀了他的儿子。
当问及他为什么被杀时,她说他的儿子是白蒂的儿子,他刚刚变成了一条蛇,但被赤帝的儿子杀死在路边,所以他很伤心。当时大家都以为老太太在撒谎,但是老太太突然不见了。刘邦听了这话,暗喜。当时迷信盛行,这种谣言很流行。随着刘邦的威望逐渐提高,跟随他的人也多了起来,被当地人称为沛公中的英雄。
第二,洞察人心,克制。
作为一个人,刘邦有很多不好的小毛病。比如懒惰,爱挖苦人。但关键时刻,刘邦总是克制自己,甚至不惜挽回面子。
刘邦攻陷咸阳后,在士兵的陪同下,来到豪华的阿房宫。他看到宫殿是如此的富丽,窗帘和装饰品是如此的华丽,让人睁不开眼,还有许多漂亮的宫女。他看起来有些发呆,想在温柔的乡村里一醉方休,又不愿意迷迷糊糊的离开。
这时,部将樊哙冲进来说:“沛公是要天下,还是要成为富翁?这些奢靡之风让秦朝灭亡了。为什么要这些东西?还是赶紧回营房吧!”刘邦不听他的,说:“让我休息一下。”正在这时,张亮进来了,他听了樊哙的话,对刘邦说:“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利于病。樊哙的话很对。我希望你听从他的建议。”
在以往的战役中,刘邦一直信任张亮。听了他的话,醒悟过来,命令士兵把仓库封起来,带着士兵回到自己的军营(长安以东)。
接着,刘邦召见咸阳附近各郡的长老,对他们说:“你们遭受了秦朝残酷而繁多的法律的折磨。今天我只同意你们长辈的三条法律:第一,杀人偿命;第二,伤害人的赔偿;第三,重罚盗窃罪。除了这三条以外,秦国其他的法律和禁令都要废除。父与民可以安居乐业,不必惊慌。”
这是一个皇帝应该具备的素质。他知道,只笼络一小撮人,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只有说服全世界的人,才有可能爬到至高无上的位置。所以,本质上好色懒惰的刘邦进并没有自得其乐,而是约法三章。这样,关中百姓回到了心里,为他离开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在与项羽的战斗中平定三秦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羽的大将英布和项羽发生了矛盾,于是有人请他投靠刘邦,说刘邦是个贤良下士。没想到英布去拜访刘邦的时候,刘邦正好喝多了,正在洗脚。还一手搂着美女,态度傲慢。英布气得后悔投靠,甚至想自杀。
然而,当他在其他部门发了一通牢骚,喝了一会儿酒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发现帐下的装修、饮食、随从都和汉王的住处一样,英布又大大高兴了。原来这是刘邦控制部下的独特方式。第一,我给你一个轻微的,让你不要觉得自己很伟大。等温度差不多了,我会特别注意你。
后来刘邦亲自给英布斟酒,更加体谅他,让英布跳进去跟着他打天下。当然,作为一个有流氓习气的统帅,刘邦对人心的洞察和克制,有时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项羽和刘邦在杨蓉东北的光雾山相持不下。项羽拉着两军之前被俘的刘邦父亲对刘邦说:“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父亲煮了!”刘邦知道项羽是在威胁他,索性耍起了无赖:“你我在楚怀王面前曾经是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现在你必须煮你的父亲,去吧。但是别忘了给我留一碗肉汤。”
项羽是有名的英雄,谁知道刘邦的这些流氓伎俩?另外,如果真的把人煮了,也无济于事,只好放弃了。后来停战谈判后,他把老人递了回来。不是每个人在巨大的屈辱面前都能当孙子或者装孙子的。
刘邦兴,项不敢。君子能屈能伸,刘邦能做到,项做不到。刘邦兵战败后,总是积蓄力量,以求东山再起;项羽的战败被认为是“天意弄人”,乌江却自杀而死。因此,虽然楚汉战争中刘胜战败的原因很多,但个人因素也起了关键作用。
第三,善于容人用人
出身底层的刘邦深知赢得人心的重要性。他知道,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赢得别人的真心支持。只有赢得人心,他才能赢得世界。这种底层的知识和阅历,让刘邦显得豁达、平易近人、不拘小节,从而具有良好的凝聚力。
刘邦可以包容那些有个性的人才。在楚汉决战的关键时刻,大将韩信攻克齐国(今山东地区)后,并没有按照刘邦的命令立即出兵南下,而是自立为假齐王,报请刘邦批准。刘邦接到报告,知道韩信浑水摸鱼,向他要包。他想发脾气。
然而,坐在旁边的张亮和陈平却在桌下踢了他一脚,明白了他的意思,马上转过身来:“君子要想做,就应该是真王,而不是假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以至于韩信对他死心塌地,加速了项羽的灭亡。刘邦用人不分地位和名声。
韩信羞辱了他的腿,陈平因为勾搭他的嫂子而名声不好。樊哙是杀狗的屠夫,周波是操办丧事的号手,关颖是卖丝的,彭越是小偷。但他们都在刘邦这里大显身手。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帮助刘邦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至于李生、陆贾、李左车、蒯彻等文人,他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善于用人之长,能包容他人之短,必要时能屈尊取贤。至于接受劝告,他很开明。这些特质让个人天赋不高的刘邦终于坐上了皇帝的龙椅。
刘邦登基后,在一次大宴群臣的庆功会上公开说:论用兵,我不如韩信;在策略上,我不如张亮;对待政治,我不如萧何。然而,我可以使用它们,这是我伟大的地方。话虽然是借着酒劲说出来的,但并不是吹牛,事实正是如此。
刘邦在中国帝王史上的地位不亚于秦始皇。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真的揭开了中国帝国历史的一个篇章。秦始皇表现的是皇帝的权威和气魄,而刘邦把高皇帝降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展现了一个皇帝作为一个人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