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为什么要建万里长城永不倒,当时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秦始皇为什么要建万里长城永不倒,当时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4/2/18 7:52:49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的内蒙古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勇猛的塔尔坎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如日中天,一举拿下河套地区。匈奴残部闻风而逃,远遁大漠。

然而,胜利的秦军奉命不要再接再厉夺取漠北,而是转攻为守。在战国时期北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30万大军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直延伸到辽东,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是什么原因导致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尽全国财力人力修建长城?因为秦始皇不仅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经济学家,他一定算过一笔经济账。

让我们从秦始皇的角度来思考对付匈奴的问题。首先,秦始皇统治的人民基本都是农民,如果要深入大漠打匈奴,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基本不骑马的农民训练成强大的骑兵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时,由于这些农民成为士兵,他们不能再从事耕作,在生产中遭受劳动力损失。

而且,就算有强大的骑兵,把他们送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也是一笔可怕的开销。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没有大卡车。仅靠人力和畜力运输谷物是非困难的。《史记》中有记载,从中原运送1石粮食到北方前线,运输队在路上消耗的粮食竟然达到了192石!

不过塔尔坎的战斗成本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牧民又是军人。他们的角色很容易转换,甚至可以边放牧边战斗,后勤保障也比种地的人强很多。

农耕民族打仗的成本比游牧民族高,但是打仗的收益很差。即使占据了广阔的草原,也无法开垦。中原朝的税收是从农民那里获得的。没有农民,这么大的草原有什么用?即使我们赢得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我们也会被高昂的战争成本所淹没。

汉武帝才华横溢,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却浪费了人和金钱,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导致了汉朝的衰落。明朝开国皇帝朱迪的军队,五次出漠北,苦战多年,把蒙古各部都逼得四处逃窜,但最后最先受不了的还是明朝。

另一方面,骑马的游牧民族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轻而易举,收入惊人。成本低收益高,游牧民族怎么能不爱劫掠呢?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改变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战略,想到了修建长城。有了长城这样的工事,移动战场就变成了固定战线。游牧民族不能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他们必须首先与长城前线的守军作战。

因此,成本和收益发生了变化。防御性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获取食物,而攻击性的游牧民族则远离放牧的草原。而且长城一线山多,重要道路都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坚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没用了,往往还没抢到东西就被打了。

依托长城打防御战,农耕民族不需要训练骑兵部队,所以训练成本可以降低。因为军人本来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军人完全可以在业时间安顿下来,后勤的负担也就少了很多。

说实话,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并没有读过《经济学原理》等现代著作,但他大规模修建长城确实符合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修建长城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长期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聪明。

从那以后,历代都试图修建长城来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只要有条件有需要。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经常入侵陕北、甘肃,皇帝就召集大臣商议防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下,如果招募5万劳力,花两个月时间修长城,只需要100万两银子。

而派遣八万大军去征服鞑靼入侵者,每年的粮、草、运费相当于白银,总共消耗白银近千万两。成本一目了然。而且士兵可以在长城内耕种土地,获得一定数量的粮食,省去了从内地前线调运粮食的巨大成本。

因此,明朝的皇帝们选择修建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雄伟长城就是在那个时期建成的。元初来到中国的凯尔波罗,自然看不到明朝的长城。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为何要置钩弋夫人于死地之上,刘彻和钩弋夫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和钩弋夫人的故事,汉武帝之后的皇帝

    汉武帝后第二年秋天(公元前87年),上帝向69岁的刘彻招手。有一天,老皇帝突然找了个借口,严厉训斥了年轻貌美、一向受宠的勾践夫人,让她赶紧摘下首饰,跪在地上道歉。然而,汉武帝的愤怒并没有减少,所以他下令将她送到叶挺监狱。爱情公主回头看着暴怒的刘彻,希望这个可能成为他祖父的老人能够良心发现,原谅自己。

  • 汉武帝最爱的女子究竟是谁呀,汉武帝最宠爱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有多少妃子,汉武帝的爱情

    刘彻最喜欢哪个妃子?汉武帝在位54年,期间大规模扩充了哈莱姆的数量。太初四年(前101年),明光宫建成后,汉武帝立即从赵岩挑选了2000名美女填充后宫,都是15-20岁的年轻女子。但汉武帝的后宫中,却有不少史书记载,比如第一皇后、第二皇后卫子夫,还有王夫人、、尹婕妤夫人、邢夫人、勾践夫人等。那么,武

  • 萧何为什么杀了韩信,萧何为什么要害死韩信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韩信死后萧何遭遇了什么,萧何是如何死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冷酷无情的开国皇帝之一,刘邦最大的罪行应该是杀害韩信。但是,有一个人,在杀韩信这件事上,被历史忽略了。他是韩信的哥们,同事小何!历史上很多“好好先生”不一定是好人。他们信奉的中庸哲学,强调的是“公正与平衡”。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可以站在任何一边。所以所谓的“好好先生”,中庸之道的信

  • 秦王子婴死后谁继位,秦王子婴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王子婴杀了谁,秦王子婴报仇后又如何

    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公元207年,赵高杀了秦朝第二个皇帝胡亥,立前子傅肃的长子子婴为王。子婴登基后不久,刘邦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劝说子婴投降。无奈之下只好用绳索将自己捆绑起来的子婴,随后拿着象征皇帝权威的玉玺和军徽,在刘邦的军队中向刘邦投降。至此,秦朝的统治正式结束。从子婴继位到子婴投降,子婴执

  • 汉武帝晚年诛杀太子之谜是真的吗,汉武帝杀太子后悔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为何杀太子,太子死后汉武帝又做了什么

    汉武帝晚年诛杀太子之谜:晚年汉武帝昏庸,相信巫蛊之术。于是就有人利用这个陷害卫家,(就是在卫家放一个小人,那种上面有生辰八字的),之后卫青俩儿子被皇帝杀掉,卫子夫看大势已去,迟早会牵连到她和她儿子,就一起自杀了。1 案发背景 汉武帝的晚年要多荒唐有多荒唐,不光是他本人,整个京城长安都很荒唐。怎么呢?

  • 蔡文姬简介历史故事,蔡文姬的简介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蔡文姬的遭遇,蔡文姬简介,蔡文姬被谁接回了中原

    蔡文姬,生于173-175年,原名赵霁,生于,东汉末陈留国(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作家。她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精通音乐。一生中的三次婚姻:初婚:16岁嫁河东魏家。她的丈夫魏忠道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魏忠道病逝。他们没有孩子,而被魏家

  • 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是真的吗,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找到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找到长生不老药了吗,长生不老药究竟是什么,徐福的下落

    在中国和日本流传着一个相同的故事,那就是徐福为了秦始皇的仙药而东渡的传说。徐福,在中国的古籍中,是一个聪明、大胆、谨慎的骗子,因为他是一个“方士”,很可能是一个早期的化学家。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全国、修筑长城的大业后,开始憧憬长生不老的神奇。于是徐福在公元前219年来到秦王的宫廷,声称《山海经》中记载的

  • 汉文帝治国方针:克己欲抑己恶旧兼新尽臣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文帝如何当上皇帝,汉文帝与窦漪房,汉文帝主要成就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尤其是文帝时期。司马迁曾这样描述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民无国内外之忧,可以歇其田,天下之富,粟值十余元,鸡鸣犬吠,烟花万里。可以说他们是幸福的!”社会安宁,政治淳朴,人民幸福,生活美满,犹如一幅盛世桃源的画卷。司马迁认为,它源于文帝自身的“德至上”、“仁不宽厚”,

  • 历史最美的女人是谁,人类历史中最美的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班婕妤和汉成帝,班婕妤的品质,班婕妤和赵飞燕

    第一代才女班婕妤:班婕妤,西汉末年著名才女,曾是汉成帝的宠妃,也是西汉著名的女诗人。她以善诗善德著称,因此被后人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晋代顾恺之在《女史一图》中描绘了班婕妤随汉成帝骑马的情景,把班婕妤的娴静端庄作为劝诫嫔妃谨小慎微、善良的典范,成为美女德的体现。梁朝钟嵘评《诗》诗,说班婕妤百年

  • 彭越是谁的手下大将,大将军彭越落得凄惨下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彭越肉酱,彭越为什么被杀

    韩信被处死,三族被处死。所有的部长都在窃窃私语:下一个会是谁?没人想到下一次真的会轮到王曦梁·彭越。群臣们怎么也想不通,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彭越都不可能是韩信的接班人,但是偏偏悬在他们头上的那把带着寒光的宝剑落在了彭越的头上。不怪你想不通,彭越确实是跟刘邦最亲近的老将之一。我忍不住要说几句彭越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