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掌握了生杀大权。然而,他并不自满。他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六国刚刚被自己的战士征服,一时之间不可能有人敢反抗。但是北方的匈奴让他很担心。
面对匈奴的不断骚扰,秦始皇怒不可遏。当时他作为皇帝,发布了对匈奴的宣战。圣旨的内容很简单,除了必不可少的几个字“田丰天命,皇帝圣旨”,只有一个大字“杀”。
蒙恬接到信,自然不敢怠慢。他一声令下,数十万大军行进在辽阔神奇的草原上。名将就是名将,蒙恬率领的军队一路所向披靡,只用了几个月就把匈奴赶到了极北。
匈奴人确实跑了,但是秦始皇的脸上没有笑容。因为他在考虑一个问题,匈奴只是为了躲避我军的锋芒而逃,我军撤退后他们还会再来。可见那些看起来粗鲁野蛮的匈奴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这么早就发明了游击战术。怎样才能更有效的防止匈奴的骚扰?
苦苦思索了n天的秦始皇突然眼睛一亮,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从陇西临洮到辽东,把前秦、赵、燕北方的长城连接起来,做一道人工屏障,把匈奴彻底关在国界之外!
多好的主意啊!单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始皇为什么得天下。他是如此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敢于奋斗和创新的人,才会取得最大的成功。秦始皇的想法真好。他甚至为自己的后代制定了保家卫国的计划,真是高瞻远瞩。有万里这样的长城存在,那些匈奴人就只能对“城”望而却步了。
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当时的秦始皇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条件,就是在当时科技超级落后的时代,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建设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大项目,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万里长城修建死了多少人,现在我们无法统计,但有历史学家说万里长城是用骨头做的,不是空 hole。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想念长城的长度,我为我的灵魂哭泣。
流传至今的孟姜女长城哭的故事,凄凉得几乎闻所未闻。但是,当时像孟姜女的丈夫一样累死饿死修长城的人不计其数。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一幕被定格为永恒,历史被加上了浓重的墨色,血腥而震撼。
秦始皇无形中创造了一个神话(万里长城现在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只是如果秦始皇知道自己在创造这个神话的时候,破坏了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神”的形象,他一定会后悔的。毕竟哪个比神话和江山更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王朝,对于一个人心还不是很稳定的王朝,秦始皇浪费了那么多的金钱和人。万里长城虽然成为北方的屏障,但在修建的过程中伤害了大秦王朝的根基。一旦根基动摇,再高的建筑也有倒塌的一天,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