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贺知章《咏柳》赏析

贺知章《咏柳》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03 更新时间:2024/1/22 16:51:16

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非著名的唐诗,相信各位小伙伴都有读过。那这首七言绝句是将“春柳”作为主角,通过简单的言语,就描述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可见作者功力之深。那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仔细品读过《咏柳》,其实这首诗可以慢慢体会,相信能给你带来更多新发现,经典值得反复回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品赏析

贺知章的这首诗,将咏柳题材的诗歌推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匠心独运,开篇以一个出彩的比喻写出柳树的整体形象,又从整体到局部,描摹了柳树的枝条柳叶,全诗读来朗朗上口。诗人别出心裁,借柳树赞咏春风,全诗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和诗人对春天的欣喜。

在四句诗中,贺知章连用了三个比喻,个个贴切而新颖。

起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把早春柳树青翠的颜色比作碧绿的玉石,一株株碧玉打扮成的高高的柳树,如同化妆过的美人亭亭玉立。

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则是对柳条的细节描写。即柳树上垂垂下坠的柳条,就好像是那位楚楚动人的美女身上,轻轻飘动的绿色丝织裙带一样。可见从“碧玉”到“绿丝绦”,贺知章都旨在把眼前的这棵柳树,与质朴美丽的少女联系在一起。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诗人对柳叶的赞咏。在这句,诗人贺知章并没有直接赞咏柳叶之美,而是紧接着对柳枝赞咏的思路来写的。这女子的“妆”是这么精致,垂下的“绿丝绦”是这样曼妙,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诗人用惊叹的一问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这一句看似疑问的话语中包含着诗人由衷的惊叹与欣喜。

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可能在贺知章之前,从来没有人使用过这样的比喻,就是在他之后,也很少有人使用这样的比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比喻既很家常,又很巧妙,让我们感受到这春风一丝一缕的吹来,把那柳叶一丝一缕的裁开,的确独有匠心、别开生面。

贺知章的这首诗起承转合,婉曲回环,章法严谨、富于变化,层次分明、清新美好。在这首诗里,诗人对柳树的描写层层递进:乍看满眼翠绿,色彩悦人;再看身姿婷婷,柳枝披垂,温柔可人;细看片片柳叶,精致小巧,形态喜人。前两句直接描写,第三句巧妙设问,最后一句妙语压卷。不愧为七绝中的佳作。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手无缚鸡之力在古代什么意思,有什么深层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当我们在形容某人力气小,身体弱时,一般就会说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含义不止表面上这一层,其实还内藏深意。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好好讲讲“手无缚鸡之力”还表达了哪些东西,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认识和理解。其实有不少俗语都隐藏了不一样的智慧,

  •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的作者是北宋词人张先。该词虽然是在写景,但所透露出来的感情是波澜起伏,从悲观到乐观,最后作者还是表达对未来抱有美好期待的观点,实在是令人深刻。那这首词其实非常经典,喜欢的朋友建议不要错过。更多赏析内容就在下方,赶快来看看吧。《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

  • 《天净沙·夏》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天净沙·夏》这首散曲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作者是元朝著名杂剧作家白朴。该曲采用的是写生手法,作者通过简单的词语,就描述出了一幅夏日景象,能给读者带来很强的画面感,还能产生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天净沙·夏》非常适合在夏天阅读,那下面就一起来欣赏看看吧。《天净沙·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

  • 四个维度来分析为何计票用“正”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正”字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正”字也挺有意思的,一直都是这个计票的专用字,那么为什么会用“正”字计票呢?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啊,下面我们就从四个维度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古语说得好:

  • 正宗巧克力是什么做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1519年11月份,这是阿兹特人认为的首个芦苇年。在这一年4月份的第九个风日,西班牙人乘坐着这些原始民从未见过的大帆船在尤卡坦半岛的东部登录了。此时的阿兹特克的首都奇提特兰城里,在国内动乱内忧外患中的国王蒙特祖马二世,决定将亲自接见这群皮肤白皙,满脸卷须,手握奇怪武器的外来之客。国王深信,他们就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李白杜甫,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都是诗坛的魁首级人物,在诗歌的魁首上可以说是难分高下,不过在生活的质量上确实高下立判。所说礼拜的一生仕途不太顺利,也遭遇过不少的挫折,但若是跟杜甫相比的话,李白就显然幸福太多了,起码李白很少挨饿受冻过。而杜甫却是颠沛流离了半生之久,穷困潦倒到小

  • 杜牧《河湟》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安史之乱后,盛唐已不复存在,当时吐蕃趁势占领了河湟地区。杜牧为国家的内忧外患感到担忧,他一直力主平定藩镇割据,收复失地,因此也是写下了几首诗作。那今天和大家一起赏析的《河湟》便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想要表达的内容非常直白,直击人心,大家可以来感受下当时杜牧到底是何种心情。《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

  •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是范仲淹所创的一首七律。该诗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整体风格偏委婉,非常适合细细品读。那范仲淹的作品,相信各位都有读过,基本都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那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这首《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相信也能获取不少收获。《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老来难得旧交游,莫欢樽

  • 有些地方的棺材为何是红色的?红两者间又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一些农村的出殡的时候有这个红色的棺材和黑山的棺材之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个红色的棺材和黑色的棺材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1、棺材一般分三种颜色棺材正常有三种颜色,黑色红色和原色,黑色棺材最普遍,

  • 李商隐《蝉》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两度在秘书省任职,只不过最终都无法得志,而且自身处境是越来越不好。后来李商隐写下这首《蝉》,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哪怕仕途不顺,也不忘初心。该诗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能给很多朋友带来启发,大家要是有兴趣,就一定不要错过了!《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