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正宗巧克力是什么做的

正宗巧克力是什么做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04 更新时间:2023/12/14 5:58:56

公元1519年11月份,这是兹特人认为的首个芦苇年。在这一年4月份的第九个风日,西班牙人乘坐着这些原始民从未见过的大帆船在尤卡坦半岛的东部登录了。此时的阿兹特克的首都奇提特兰城里,在国内动乱内忧外患中的国蒙特祖马二世,决定将亲自接见这群皮肤白皙,满脸卷须,手握奇怪武器的外来之客。

国王深信,他们就是羽蛇神奎扎尔卡特(Quetzalcoat)派来的使者。阿兹特克人的预言传说中,羽蛇神被对手流放后,驶了大洋,并承诺会在芦苇年第九个风日里,身穿闪亮盔甲回归,向敌人复仇,夺回失去的国土。仇视国王的各个部族在古老预言的感召下开始欢心鼓舞,一个又一个流言飞快地在帝国各地传播。

黄金圣杯中热气腾腾,蒙特祖马二世再次啜饮了一大口苦味的Chocolātl,在泡沫的芬芳中感觉到了勇气智慧的降临。

1、巧克力前传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率领西班牙军队入侵阿兹特克帝国。

尽管弄不清楚羽蛇神使者的真实意图,“精明”的蒙特祖马二世相信,开门待客应当一脸真诚,除了向西班牙人送上了精美的礼物,蒙特祖马二世还款待科尔特斯饮用一种自己深爱的苦味热饮。这种被阿兹特克人称为Chocolātl的饮料,来自于一种叫“可可”的种子,能让人感到兴奋,在阿兹特克人的语言中,它的意思是“苦水”或“苦饮料”。阿兹特克人相信,可可树是生命之树,可可豆是羽蛇神带给人类的礼物。

与科尔特斯把臂言欢共进晚餐,蒙特祖马二世深信,可可与水、辣椒和玉米粉混合出的Chocolātl是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源泉,一个被帝国臣民顶礼膜拜的活着的神,用这种神的食物用来款待羽蛇神的使者正合时宜。

多年以后,科尔特斯在笔记中写道:“这种饮料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东西,也是你能喝到的任东西中最重要的食物,因为喝了一杯这种液体的人,无论走多远,都可以一整天不吃任何其他东西。”后来,Chocolātl有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chocolate,巧克力。

2、可可树

巧克力来自于可可(Theobroma cacao)的果实。在阿兹特克帝国,能做苦味热饮的可可豆极具价值,阿兹特克人甚至用可可豆作为货币。

可可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学名由现代植物分类之父林奈命名,可可属的学名Theobroma来自古希腊语,由上帝(Theo)和食物(broma)组成,意思就是“神的食物”,种名cacao来自于美洲印地安人对这种植物的称呼。

可可是一种树冠繁茂的绿乔木。可可树可以终年开花结果,每朵花只开一天,每朵小花有5枚宿存的长披针形萼片包围着5枚淡黄色的反卷的花瓣,5枚线状的退化雄蕊牙舞爪的样子让可可的小花造型略显夸张。可可树的花量极大,无数的小花排成聚伞花序,在树干和较低的主枝上成群开放,吸引着它们的知己,针尖大小的可可蠓。

通过蠓的传粉,可可的果实在树干和树枝上发育,在数千朵花中,只有大约40个左右的椭圆形果实最终会发育成熟,大约经过半年时间,从淡绿色变成深黄色或橙色。每个果实里大约有30-50颗卵圆形咖啡色,如豆子般的种子,周围覆盖着白色的粘质的果肉。

可可的果肉酸甜可食,早在4000多年前就被生活在南美热带地区的古代奥尔梅克人和玛雅语玛雅人等种族食用,不过,可可豆却是分外的苦涩,根本无法直接食用。可可豆的奥妙被奥尔梅克人、玛雅人和阿特泽克人认识和掌握以前,古代的印地安人并不了解巧克力的滋味。

3、巧克力的滋味

只有经过自然发酵、烘烤、磨成糊状、加入各种香料后,可可豆才能变成让人愉悦的巧克力饮品。在埃尔南•科尔特斯之前,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Columbus)等先行探险者已经在新大陆沿岸的当地人那里品尝过了这种饮料,但他们对神的饮品并没有什么敬意,加入了辣椒粉的巧克力热饮对欧洲人而言,接受起来太辛苦。

深入到阿兹特克帝国心脏的科尔特斯十分狡猾,热情又愚蠢的国王助长了西班牙人的贪婪和野心,科尔特斯时时记着他的神圣使命:把天主教带到新大陆的“未开化”地域。科尔特斯要的是巨大的财富、黄金和珠宝、还有阿兹特克帝国的土地和奴隶=

15世纪末,教皇亚历山大六世(Alexander VI),西班牙人罗德里格•波吉亚(RodrigoBorgia)颁布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把位于子午线西的一切土地的所有权和发现权给予西班牙。如果新世界的土著人能够皈依天主教,西班牙王国可以把新世界的任何土地据为己有。

品尝过了Chocolātl,抛弃羽蛇神使者的身份正是时候。科尔特斯实施了斩首行动,300多名西班牙士兵、16匹新大陆从未见过的马和4门小炮,绑架了蒙特祖马二世。尽管阿兹特克人不断反抗,但西班牙人利用了阿兹特克人的内部矛盾,最终攻占了特诺奇提特兰城,彻底摧毁了阿兹特克明。

科尔特斯并没有忘记巧克力热饮的奇妙滋味,他将阿兹特克人巧克力热饮的方式带回了欧洲。用蔗糖和

蜂蜜重新调味,很快,巧克力热饮风靡了欧洲。

无比热爱巧克力的蒙特祖马二世,此生再无机会品尝改良后的巧克力滋味了,第二年,蒙特祖马二世被自己曾经的臣民杀死。国王并不清楚,在阿兹特克祭司们认定的第一个芦苇年的第九个风日,西班牙人即将登陆墨西哥海岸,船上飘扬着这样的横幅:

“兄弟们,伙伴们,让我们带着真正的信仰,追随十字架的标志,我们将征服它。”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李白杜甫,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都是诗坛的魁首级人物,在诗歌的魁首上可以说是难分高下,不过在生活的质量上确实高下立判。所说礼拜的一生仕途不太顺利,也遭遇过不少的挫折,但若是跟杜甫相比的话,李白就显然幸福太多了,起码李白很少挨饿受冻过。而杜甫却是颠沛流离了半生之久,穷困潦倒到小

  • 杜牧《河湟》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安史之乱后,盛唐已不复存在,当时吐蕃趁势占领了河湟地区。杜牧为国家的内忧外患感到担忧,他一直力主平定藩镇割据,收复失地,因此也是写下了几首诗作。那今天和大家一起赏析的《河湟》便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想要表达的内容非常直白,直击人心,大家可以来感受下当时杜牧到底是何种心情。《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

  •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是范仲淹所创的一首七律。该诗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整体风格偏委婉,非常适合细细品读。那范仲淹的作品,相信各位都有读过,基本都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那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这首《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相信也能获取不少收获。《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老来难得旧交游,莫欢樽

  • 有些地方的棺材为何是红色的?红两者间又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一些农村的出殡的时候有这个红色的棺材和黑山的棺材之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个红色的棺材和黑色的棺材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1、棺材一般分三种颜色棺材正常有三种颜色,黑色红色和原色,黑色棺材最普遍,

  • 李商隐《蝉》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两度在秘书省任职,只不过最终都无法得志,而且自身处境是越来越不好。后来李商隐写下这首《蝉》,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哪怕仕途不顺,也不忘初心。该诗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能给很多朋友带来启发,大家要是有兴趣,就一定不要错过了!《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

  • 《商山富水驿》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读诗的朋友,一定度过很多杜牧的作品。杜牧豪放的性格征服了不少人,他为人务实,在表达生活美感方面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后人对他所写的诗句基本都是赞不绝口。那这次,要和各位介绍的,是杜牧所写的《商山富水驿》。这首诗的内容非常直白,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希望各位都能来看看。《商山富水驿》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

  • 佛教中的“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佛教中的一些故事,话说这个“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些问题相比大家也都清楚吧,也还是有很多人也都想知道的吧,所以这个“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如来”——第一:是

  • 衔环结草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衔环结草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一个成语结草衔环。结草的意思就是把草打个结,衔环意思就是鸟叼着环。这两个看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词组在了一起,却组成了一个成语,它的意思就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而现在呢这个成语也就演变成了报恩的意思。衔环结草为什么会有这个意思呢?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这个成语的典

  • 白居易的夜雪为何评价那么高?到底好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白居易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多著名的诗词的,最近小编又读到了白居易的《夜雪》,话说这个《夜雪》评价非常的高,被誉为是神作,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夜雪》到底神在什么地方呢?到底好在哪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白居易的这篇《夜雪》,篇幅并不大,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将这夜里一场不期而遇的

  • 恨不相逢未嫁时其实是诗人为了拒绝什么事情所写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这个“恨不相逢未嫁时”这首诗的事情,估计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首诗还是非常的有寓意的,也非常的有内涵,所以很多人有问题,最近问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恨不相逢未嫁时其实是诗人为了拒绝什么事情所写的”,所以答案具体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