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手无缚鸡之力在古代什么意思,有什么深层含义

手无缚鸡之力在古代什么意思,有什么深层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4/2/6 0:26:08

当我们在形容某人力气小,身体弱时,一般就会说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含义不止表面上这一层,其实还内藏深意。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大家好好讲讲“手无缚鸡之力”还表达了哪些东西,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认识和理解。其实有不少俗语都隐藏了不一样的智慧,只是现在大家很少会去思考,如果用兴趣可以多了解看看,还是非有意思的。

手无缚鸡之力

“手无缚鸡之力”这话,多见于对旧式(含古代)知识分子(读书人)“无能”的形容。绝大多数看到、知道的,会想当然理解成这样的意思:读书人“百无一用”,连“缚鸡”的力气都没有。

为什么是“缚鸡”而不拿别的什么来比方?谓“缚鸡”?

照笔者理解,所谓“缚鸡”,大概可以指三种动作:

其一,将鸡的双腿绑缚在一起以使其无法正常活动。

其二,将鸡的双翅束于掌握之中并将其提起悬空;稍有常识就会知道,这通常是宰杀前的预备动作。

其三,即“二”的“固定”,就是有人将鸡手缚双翅悬空提起,让另外的人保持这种状态地“接手”——我把这鸡“缚”住了,你来擎好,勿令其逃脱。

上述三种动作,不管哪种,放在今天,如果不是行家里手,恐怕都并非轻而易举;能不能办成,跟力气大小,似乎没有直接关系。当然,力气如果太小,比如孩童,或许可除外;可纵然力气大,若不掌握必要的技巧,想要完成,也并不容易。城市长大的人,从小到大没见过活着的鸡,就是举重运动员,想要“成功”地“缚鸡”,怕也会很难。

其中含义

这道理,咱们懂,古人其实也懂。比“缚鸡”更能形容所需气力弱小的动作、事务、说法,可谓比比皆是——手不能提篮、肩不胜斗米、上难举锄下难怀幼(抡不起锄把子,抱不起幼小的子女)……总而言之是“够弱”啦。

似乎只有“够弱”,才算真正的读书人。

这种病态的“行为艺术”,不知祸害了多少读书人。他们和他们的“先生”似乎都忘了“子驭二石弓,然不以力闻”(孔夫子能拉得开“二石”的硬弓,但人们熟知他却并不是因为他力气很大)的旧话,好像只要“够弱”,就说明读书是有多么勤奋而顾不上别的,就说明是多么的清苦而又……而又什么?对了!是——清高!清、高!

这就大概是“手无缚鸡之力”之语更盛行于其他形容力气弱小之词的缘故——清高!手不能提篮、肩不胜斗米、上难举锄下难怀幼,等等等等,都只能表现“够弱”,但似乎表达不出清高。而“手无缚鸡之力”则不同了。

首先,是“鸡”——鸡,是最“基础”的家禽,很显然,涉及“农事”。

再就是“缚”、“缚鸡”,缚鸡,如前述,意味着宰杀,一般来讲,宰杀之后,紧接着就是“庖厨”。

两下结合起来看,不“缚鸡”,不会“缚鸡”,就是“不涉农事”加“仁慈”和“远庖厨”!这么一理解,是否就有了“我读书人不谙农事,仁心君子一枚”的“凡尔赛”味道了呢?

作者:宏宇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的作者是北宋词人张先。该词虽然是在写景,但所透露出来的感情是波澜起伏,从悲观到乐观,最后作者还是表达对未来抱有美好期待的观点,实在是令人深刻。那这首词其实非常经典,喜欢的朋友建议不要错过。更多赏析内容就在下方,赶快来看看吧。《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

  • 《天净沙·夏》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天净沙·夏》这首散曲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作者是元朝著名杂剧作家白朴。该曲采用的是写生手法,作者通过简单的词语,就描述出了一幅夏日景象,能给读者带来很强的画面感,还能产生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天净沙·夏》非常适合在夏天阅读,那下面就一起来欣赏看看吧。《天净沙·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

  • 四个维度来分析为何计票用“正”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正”字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正”字也挺有意思的,一直都是这个计票的专用字,那么为什么会用“正”字计票呢?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啊,下面我们就从四个维度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古语说得好:

  • 正宗巧克力是什么做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1519年11月份,这是阿兹特人认为的首个芦苇年。在这一年4月份的第九个风日,西班牙人乘坐着这些原始民从未见过的大帆船在尤卡坦半岛的东部登录了。此时的阿兹特克的首都奇提特兰城里,在国内动乱内忧外患中的国王蒙特祖马二世,决定将亲自接见这群皮肤白皙,满脸卷须,手握奇怪武器的外来之客。国王深信,他们就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李白杜甫,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都是诗坛的魁首级人物,在诗歌的魁首上可以说是难分高下,不过在生活的质量上确实高下立判。所说礼拜的一生仕途不太顺利,也遭遇过不少的挫折,但若是跟杜甫相比的话,李白就显然幸福太多了,起码李白很少挨饿受冻过。而杜甫却是颠沛流离了半生之久,穷困潦倒到小

  • 杜牧《河湟》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安史之乱后,盛唐已不复存在,当时吐蕃趁势占领了河湟地区。杜牧为国家的内忧外患感到担忧,他一直力主平定藩镇割据,收复失地,因此也是写下了几首诗作。那今天和大家一起赏析的《河湟》便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想要表达的内容非常直白,直击人心,大家可以来感受下当时杜牧到底是何种心情。《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

  •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是范仲淹所创的一首七律。该诗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整体风格偏委婉,非常适合细细品读。那范仲淹的作品,相信各位都有读过,基本都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那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这首《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相信也能获取不少收获。《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老来难得旧交游,莫欢樽

  • 有些地方的棺材为何是红色的?红两者间又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一些农村的出殡的时候有这个红色的棺材和黑山的棺材之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个红色的棺材和黑色的棺材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1、棺材一般分三种颜色棺材正常有三种颜色,黑色红色和原色,黑色棺材最普遍,

  • 李商隐《蝉》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两度在秘书省任职,只不过最终都无法得志,而且自身处境是越来越不好。后来李商隐写下这首《蝉》,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哪怕仕途不顺,也不忘初心。该诗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能给很多朋友带来启发,大家要是有兴趣,就一定不要错过了!《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

  • 《商山富水驿》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读诗的朋友,一定度过很多杜牧的作品。杜牧豪放的性格征服了不少人,他为人务实,在表达生活美感方面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后人对他所写的诗句基本都是赞不绝口。那这次,要和各位介绍的,是杜牧所写的《商山富水驿》。这首诗的内容非常直白,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希望各位都能来看看。《商山富水驿》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