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朝的官服胸前挂着的白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宋朝的官服胸前挂着的白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4/1/19 13:52:04

在反应古代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服饰,老百姓一般穿的都是比较朴素的,衣物都很简单,而那些达官贵人的衣物就比较的光鲜亮丽了。在朝堂之上,皇帝的蟒袍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的,而底下大臣的服装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有些朝代大臣的手中还会拿着一块牌子。

看过1998年央视出版的《水浒传》后,我想人们应该还记得一个细节,那就是北宋朝臣的官服会在脖子那里套上一个白圈,这个像铜钱又像钥匙扣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了,作为装饰品的话好像也并不漂亮,那么它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我们知道北宋有冗官和冗军的毛病,官僚体系之中养了非常众多的官员,皇帝不可能个个都能记住,所以皇上为了能够区分七品以上的官员,就让这些官员穿上了这样的一个标志,在《隋书·礼仪志七》中记载这种圆领:“七品以上有内单者则服之,从省服及八品以下皆无”。

可见这种标志的来源并不是宋朝,早在隋朝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规定了。有了这样的一个显眼的标志以后,皇上虽然不认识某个官员,但是一看到这个圆领也马上知道他的官阶大小,说实话还蛮实用的。

对于现代人而言,服装已经成了装饰自己外表的一个重要的日常用品,在大街上走着的俊男美女们靠着自己的衣装收获了不少的关注,但是在我国古代,服装可是不能够随便穿的,这里面都有法律条文规定。

由我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服饰的演化过程,沈从文根据史料和出土的一些文物做对比和参考,对我国古代的服饰演变史做出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其中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俗、哲学等方方面面。

《周易》中记载:“黄帝、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就代表了衣冠已经不单单是御寒的东西了,它还赋予了政治、道德还有法权上的意义,使得人们开始在服装上区分人的身份,阶级开始出现。

夏商时期的官服比较的简陋,这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缘故,到了周朝,官服的演化变得复杂了起来。《礼记》之中记载的深衣成为了汉民族的主要服饰,其特点是上衣和下裳是连在一起的,整体显得雍容华贵,大气非常。

秦朝时期由于五行是水的,所以秦朝的官服以黑色为主。而汉朝认为自己对应土德,所以其颜色尚黄,在西周的时候,我们知道礼教其实是很繁琐的,这其实也体现在了服饰之上,秦始皇对于这些繁琐礼节进行了彻底地破坏,帝王和平民一律穿黑色,这样一来继承秦朝制度的汉朝就没有了典章制度可以追寻了。于是汉朝人自己发明了绶带用来区分官员的品阶大小。

这种情况到了隋唐时期才有了彻底的改观。隋炀帝制定了百官官服,同时还规定百姓不能够穿黄色衣物,黄色成了皇家的专有颜色。唐朝时期对于官服有了专门的制定,不同品阶穿的官服各不同,其中官服样式和颜色达到了20多种。宋朝时期,衣服的款式也发生了变化,上文提到的圆领白圈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而且宋朝变化最大的就是头上所带的帽子。

唐朝时期,人们戴到头上的是软幞头,到了宋朝帽子的样式发生了改变,有了固定的格式。官员最常戴的是直脚幞头,也就是我们常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那种帽子后面还有两根长长的脚。有的夸张点的甚至有一丈长。

其实秦始皇在毁掉了周朝的礼节以后所建立起来的新式礼仪比较的简练,西汉时期政治家贾谊就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服饰应该是统治阶级用来表明身份的象征,当时的富商大贾们不仅生活奢华,而且随意穿一些豪华的服饰,这并不利于统治,所以他向汉文帝建议将服饰立法,这种思想也成为了后世官服的基础。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孟郊《结爱》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结爱》这首古诗出自唐朝诗人孟郊之手。孟郊的《游子吟》相信各位都有读过,诗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那在《结爱》中,作者准备重点讲讲古代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也是非常具有特色,而且引人深思。该诗比较好懂,在下方还有相关解析,如果各位读后有一些想法的话,欢迎积极留言。1、《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

  • 《戏赠张先》原文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戏赠张先》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比较经典的作品之一。全文字数虽不多,但信息量巨大,而且隐藏了很多讽刺的意思,阅读起来非常有趣。那今天的准备和大家对《戏赠张先》这首诗做一个简单的解析,了解下这背后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各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就不要错过啦。1、《戏赠张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 裕固族是什么人的后裔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世界上的民族很很多,分的也非常的细,在不同民族漫长的行程过程中,血缘有时候并不会起到很决定性的作用,反而有时环境和政治的影响等因素要更为重要一些。就像是裕固族,原本是回鹘的的一个分支,在明朝初年的时候迁徙到了河西走廊,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半农半牧的民族。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聊裕固族。回鹘的前

  • 十二生肖起源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十二生肖,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国的社会当中。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十二生肖的起源确实迷雾重重,有人说是国产文化,也有说是进口文化,到底谁对谁错,至今也没有个定论。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湖北与甘肃分别出土了一批秦朝时期的秦简,在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在

  •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读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朋友应该挺多的,那该词也是出了很多名句,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作者苏轼这次展现出了自己“狂”态的一面,让读者体会到豪放、激愤的情绪,十分痛快。对于喜欢诗词的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诗人杜荀鹤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是为了告诫自己的侄子珍惜光阴,刻苦读书,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有所收获。那该诗对所有人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我们阅读。全诗内容质朴之至,但每一句都是精华,值得学子们谨记于心。那关于《题弟侄书堂》的更多讲解,一起来欣赏看看吧。1、《题弟侄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

  • 郑谷《菊》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郑谷是唐朝末代诗人,《全唐诗》中,郑谷的作品共收录了327首。郑谷从小好学,据说他七岁就能作诗,可见其才华十分出众。只是郑谷没有生在盛唐,他经历了唐朝的灭亡,心中多有悲愤,自己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未能实现。这次,我们准备和大家一起欣赏下郑谷的作品《菊》,通过这首诗,也能对郑谷性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这首词,是由南宋词人陈亮所写。作者借用木樨表达了自己对用世与忤世的想法,给读者带来很多思考。历史上,吕祖谦隐退后,陈亮经常去找吕祖谦聊天,两人理念相近,相谈甚欢。后来陈亮便写下这首《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算是托物言志,发出自己的感叹。1、《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

  • 卍卐有啥区别怎么区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卍”和“卐”这两个字看起来极其的相似,而且这两个字的读音也是完全相同的,全部都读wàn。但是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含义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想要很清楚的区分这两个字,那么就需要了解这两个字的内涵。在史料中记载到,“卍”和&ldq

  • 甄宓的宓怎么读,为什么叫fu不叫mi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甄宓的“宓”该怎么读?到底是读“mi”还是“fu”呢?甄宓在我国历史上有经历过什么呢?很多朋友们在读甄宓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读作“mi”,其实这个字读“mi”也没错,但是这个&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