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幕遮·怀旧全文及赏析

苏幕遮·怀旧全文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1/19 19:10:11

范仲淹在西北边塞任陕西四路宣抚使时,因思念家乡,写下了这首《苏幕遮·怀旧》。作者借碧云、黄叶、芳草、斜阳等描绘出了一幅辽阔苍茫的秋景图,将自己怀念家乡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该词非常的优美,很适合拿来阅读。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的朋友,建议可以好好欣赏一番。

1、《苏幕遮·怀旧》全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作品赏析

碧云天,黄叶地。

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金黄色的树叶铺满大地。词的起首两句,一句写“天”,一句写“地”,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清澈剔透、色彩绚丽而又广阔无际的秋色图。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又略带寒意的秋烟。在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秋天画面。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斜阳映照着群山,远望去,无边无际的江水仿佛与天空相连。在这千里秋色之外,却是延伸遥远、广阔无垠的芳草地。这里的“芳草”暗指作者的家乡,斜阳犹可见,而故乡却不能见,所以“芳草无情”,倍感伤怀。

黯乡魂,追旅思。

作者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这两句直接托出了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只有在美好的梦里,才能暂时忘却乡愁,但是天涯孤梦,能有多少好梦呢?所以乡愁也就无法忘却。

明月楼高休独倚。

作者为了排解忧愁,独自登楼远眺,哪知皎洁的明月反而使其倍感孤独和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的感慨。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是别忘了——“借酒消愁愁更愁”。苦酒灌入愁肠,都化作相思的眼泪,流淌不止。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是抓住了秋天的特色,反复渲染,色彩绚丽,而又意境开阔。抒情,是抒发了思念故乡之情,层侧展开,深沉缠绵,酣畅淋漓,体现了范仲淹极高的文学水平,不愧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1、《礼部贡院阅进士试》原文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2、作品赏析公元1057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委派欧阳修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他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

  • 去鸡鸣寺的禁忌?这些上香规矩要知道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说了这个去鸡鸣寺上香的话有没有什么规范和这个禁忌,其实吧去寺庙里面上香说好的规矩其实也就那几样了,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如果对这些规矩比较感兴趣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看看了,欢迎一起来学习学习。去鸡鸣寺和去一般的寺庙没什么大的差别的,禁忌和规矩差不多的,如果不知道的小编还是简单的说下吧。1、

  • 鸡鸣寺求姻缘规矩,这些步骤不要搞错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鸡鸣寺的比较感兴趣的,因为自己单身啊,所以很多人都去这个地方求姻缘,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鸡鸣寺求姻缘的规矩是什么呢?到鸡鸣寺如果想要求姻缘,那么这个步骤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去鸡鸣寺求姻缘没得什么规矩不规矩,唯一的规矩就

  • 端午节时饮什么酒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是端午节嘛,很多人都知道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那么除了这些习俗端午节还要喝一种酒,那么是什么酒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了!1、端午节时饮什么酒端午节当然是饮这个“雄黄酒”了,并不是这个菊花酒了,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端

  • 《招魂》有哪些美食,屈原为何要将食物写进诗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战国时期,楚怀王被骗入秦,后被软禁,最终忧愤而终。虽然楚国人对于楚怀王评价有高有低,不过他在被软禁期间,始终不肯割地求和,也是彰显了骨气。屈原曾得楚怀王赏识,如今他与新王渐渐疏远,朝中对于亲秦还是抗秦的讨论不断,这让他倍感悲痛,于是写下了《招魂》。那这首楚辞是为楚怀王而作,文中很多内容都值得我们好好

  • 杜甫《宿府》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宿府》这首七律是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喜欢杜甫的朋友可能读过这首诗。宿府意思是指留宿幕府,当时杜甫因工作繁忙,常常一人独宿,十分孤单,而这首诗全篇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各位可以来好好欣赏一番,了解下当时的背景,以及更加深层次的内容。1、《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 《生查子·药名闺情》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陈亚是宋朝一位非常有特色的诗人,他在创作时,很喜欢将药名加入到诗词中,当然是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加入。而他一生所著的药名诗超过了百首,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的《生查子·药名闺情》便是其中一首。大家一边读,可以一边找找,这首诗里一共出现了几个药名?看看和我们所列举的是不是一样。1、《生查子·药名闺情》相思

  • 为什么粤语是影响最大的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所谓的粤语,其实指的就是广东话。不过广东地区很大,各个地区的方言也是有着一些区别的,同样会出现广东人听不懂广东人说话的情况。粤语是广东地区广府民系以及广西地区白话人的母语,早在2000多年前的广东,还不是如今的这番面貌,当时是大湖鱼蛮荒之地。被贬至岭南,其实也就是流放,此地瘴气遍布,可不是什么享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这八大风俗你知道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对于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相信大家也都了解端午节的背景,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那在端午节这天,我们都会吃粽子,不知道各位是否知晓粽子是如何成为端午节特定食物的呢?据说是因为古人在纪念屈原的时候,会把包好的角黍扔到江中,角黍其实就是粽子的前身,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风俗。那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

  • 《琴诗》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琴诗》是一首哲理诗,描述的内容看似简答,其实具有深意,能引发读者的思考。1081年,苏轼在黄州时,因听到优美的琴声,便有感而发,在诗中提出了两个问题。苏轼通过人弹琴,传达了在人世间万物都是处于相互依存状态的理念。当然,每个人读后的想法肯定不会完全一样,那不知道大家在看过《琴诗》后,有何感想呢?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