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字是哪个字?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字是哪个字?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33 更新时间:2024/2/25 15:59:40

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当中,有一个字始终是无法绕开的,这个字便是“和”字。人世间的“和”有着缜密配套的制度作为保证。我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思想模式以及行为规范。宗法制度就是权力的结构,有着非常明确的绝对服从权利等级关系。宗法是由宗族来执行的,宗族统治家族,家族干预家庭,家庭管束个人,个人服从礼教。“礼之用,和为贵”。

礼教的实质是“和”,实现“和”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复礼”反过来保证宗法制度的维持。宗法制度和“克己复礼”相互为用,确保“和”的长期延续。

“和”有强大的透射力。从《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肯定“和”的目的作用以来,“和”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但“和”的词义没有变迁,直到今天,还是“和睦”和“协和”拓展的本义。

“和”有强大的穿透力,构成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纵向之和”,形成了一代敬一代、一代传一代、代代相因的代间之和。

“和”有极强的浸染性。“和”浸润于同代人,古训要求人们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由“爱己”走向“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无私成共私”。

今时要求我们了解人,理解人,谅解人,笑口常开,大肚能容。这就滋润了同代人之“和”,横向之“和”。

“和”濡染于社会。《礼记》、孟子、康有为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种人人相亲相爱,和合相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老子所理想的社会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天下大治的人间天堂。

“和”普泽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于政治的,“政通人和”;用于经贸的,“和气生财”;用于军事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于状物写景的,“春明景和”;用于音乐的,“声律和而八音生”;用于绘画的,“色调和谐”;用于健康状况的,“气血平和”;用于对人态度的,“和颜悦色”;用于齐心协力的,“和衷共济”;用于建筑景观的,“广和门”、“太和殿”、“颐和园”等等。

“和”字从时间到空间,无处不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和”有巨大的凝聚力。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多民族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和平相处数千年之久。虽然这中间经历过若干周期性震荡,但总的趋势是长治久安的。中华民族奇迹般地把不同地域、语言、信仰、习惯的民族联结在一起,究其根本原因是“和”的内在凝聚力的作用。

回顾中国历史,不管是汉唐盛世,还是先秦、宋、明,无时无刻不在外敌的压迫之下,但从来没有哪一种外来力量能够完全征服中国,这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冲击不溃的凝聚力。

从古到今,中华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为了“和”进行气势磅礴的决死斗争。

孔子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毛泽东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等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斗争正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和”。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建军大业》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电影《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三部,是献给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该片主要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发起了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在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

  • 《那些女人》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如果你处于乱世之中,你是选择生死在前?还是国家在前?或是说你是小我在前?还是大我在前?在电影《那些女人》当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觉,残忍的揭开了那些不堪回首的腥风血雨的年代。描写的是在小桥流水边上的一个江南小城中,不同性格和不同阶层的女人们竭尽所能用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在弹雨中和新四军一同摧毁日军所筑的

  • 《最后的莫希干人》乐曲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近几年,一位印第安艺术家在街头表演了一段音乐,一段空灵而苍凉的音乐视频——《最后的莫希干人》已经是在各大网上疯传。身穿着印第安服饰,脸上涂着油彩,头顶鹰冠的原住民演奏家亚历桑德罗·奎瑞瓦鲁双膝跪地,用着一种古老膜拜的方式,表达他肉身和灵魂对原土地的皈依。在他的正前方还摆放着另一个印第安着装盘膝而坐的

  • 最后的莫希干人呐喊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在微博上有一段视频突然间就这么火爆了,这些视频被很多人不约而同的转发,转发量相当惊人,而且评论区也是清一色的好评。视屏中是一位印第安人跪在地上演奏,该表演者的视频在Youtube上达到了单条视频630万的浏览量。这个人就是亚历桑德罗·奎瑞瓦路(Alexandro Querev

  • 红杏出墙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原本,红杏出墙说的只是一种自然现象,院子里面的红杏越长越大,慢慢地就伸向院子外面了,在外面的人一看,觉得这倒是一种美景,就将它写进了诗里,也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后来,这个词就被赋予了一些不一样的含义,用红杏代指一户人家家中的夫人,而出墙的意思则是在外面找了人。这个意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说到&ldquo

  • 成语“灌夫骂座”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灌夫骂座这个成语可能小伙伴们可能还不是很熟悉,这个成语中提到的这个“灌夫”是一名汉朝人,仅仅是因为一个不敬的罪名,灌夫就被丞相给杀害了。之手灌夫的家族也被灭门了。那么这个灌夫到底是一个怎样十恶不赦的人呢?为何会落得个这个结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灌夫本姓张,跟随父亲

  • 阳关道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句俗话相信大家都有听说了,意思就是从此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咱们再没关系。这里面说的独木桥咱们好理解,那么这个所谓的阳关道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阳关道,在古代丝绸之路中阳关是通向西域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敦煌西南地区。所以

  • 为什么说项羽是穿着衣服的猴子?沐猴而冠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在很多人眼中,项羽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豪杰,是一位英雄人物,但同时,项羽也还是有很多毛病的,正是他的这些缺点,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然而历史上却有人说,项羽只是一只穿着人类衣服的猴子,这是什么意思?项羽本身是个人,为什么说他是只猴子?这与一个成语沐猴而冠有联系,这个成语又是什么意思?项羽率领大军入秦

  • 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关于中秋的传说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就要迎来今年的中秋节了,现代人跟古人过中秋的方式已经变的十分不同。古人过中秋还是以各种习俗为主,但现代人可能只是把中秋当成一个小假期。其实中秋在古代算是一个比较盛大的节日,会展开各种有趣的活动。当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经完全不同,所以也没太多可比性,那这次是要为大家讲讲和中秋有关的神话故事,嫦娥奔

  • 小鸟依人的意思是什么?最开始指的是男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小鸟依人的意思,看字面意思其实就很好理解了,这个词将女性比作是小鸟,像小鸟一样依人,是一种柔弱可爱的状态,用小鸟来形容女性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了。但是,这个词最开始是如何诞生的?这个词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而在这个故事里,谁又是那只小鸟,谁又是那个人?其实最开始这个词指的是一个男人。有很多形容女子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