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阳关道在哪里?

阳关道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79 更新时间:2024/2/25 15:59:19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句俗话相信大家都有听说了,意思就是从此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咱们再没关系。这里面说的独木桥咱们好理解,那么这个所谓的阳关道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阳关道,在古代丝绸之路中阳关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敦煌西南地区。所以古人就用阳关道来形容便利的道路、充满前途的道路。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古代阳关道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里面有个成语叫“阳关大道”,意思是指交通便利的大道和光明之路,比喻好的出路,也被简称为“阳关道”。后来就有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种俗语。相对独木桥的窄小,阳关道显然更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走。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成语出现之前,有没有一条真实的道路叫“阳关道”?

实际上真有这么条道路,阳关道原指古代通往西域的一条道路,因要经过阳关,所以就叫阳关道。阳关二字在国人的印象中再熟悉不过了,有很多古代人墨客、迁客骚人的诗词里面都出现过,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些古代文人的诗词中,阳关却常常少不了给人一种荒凉悲怆的感觉,皆源于西域的茫茫大漠,如“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阳关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关城,在如今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约75公里的地方,不过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后,如今只剩下遗址和残存的烽火台。在敦煌西南南湖乡的古董滩,发现大量汉代古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陶片等,据此考古和历史学家分析,古阳关应该就位于古董滩附近,掩埋于漫漫黄沙之下。北面墩墩山上的烽燧是残存的烽火台。

汉武帝时赶走匈奴,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版图之中,设置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在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和西域交界之处设置玉门关和阳关两关。玉门关设置在先,阳关设置在后,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

玉门关和阳关一北一南直线距离约50公里,而且有长城相连。二关互为犄角,扼守着河西走廊西端,是汉代西陲最重要的两座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关隘。西汉时曾设阳关都尉,阳关为治所。南北朝后魏(北魏)时曾设置阳关县,北周时废。唐朝曾设寿昌县,县治在阳关以东约3~5公里处,即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据《沙州地志》记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这里的“步”并非现今人们走一步的距离,唐朝时“步”为长度单位,一步约为5尺。唐朝时的一尺约合现在30.7厘米。换算下来,阳关城东西宽约31米,南北长约41米。

汉唐时期,国力强盛,东西方交流频繁,丝绸之路作为连通西域、欧亚的商贸要道,非常繁忙。丝绸之路到敦煌后分成南北两条路,北线出玉门关,南线出阳关。南线就是阳关道,阳关相当于后世的海关,出入关是需要通关文牒(也叫度牒或关照)的。相传玄奘取经后从西域返回长安就是走的阳关道,《西游记》中有一个情节大家一定有印象,唐僧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换通关文牒。

如今尚存的阳关大道,宽约36丈(120米),就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是非常宽的路了,可以想象古代人们看到阳关道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难怪称之为“阳关大道”了。

阳关是何时毁坏的呢?据史料记载应可追溯至唐代,《沙州地志》记载当时“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至于阳关为何会毁弃,却无人得知。关于古董滩,当地有种说法:“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意思是古董滩古董很多。相传唐朝和西域于阗睦邻友好,将公主下嫁于阗国王,陪了很多嫁妆,金银、珠宝、玛瑙、玉器、首饰等应有尽有。结果途径阳关休整的时候,晚上一场风暴来临,黄沙肆虐了七天七夜,所有的一切都被埋在黄沙之下。流沙是不停移动的,后来人就捡到各种古董,据说曾有捡到金马驹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为未可知,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就是阳关的废弃应该是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中原势力对这里的影响力减弱。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掌控,河西走廊被吐蕃侵占。到了北宋时,这里又成了西夏的势力范围,丝绸之路也被中断,阳关不再受到重视,就慢慢废弃了。

明朝再次将河西走廊纳入掌控,在嘉峪关以西设置七个卫所(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将势力范围西扩至哈密一线。不过,关西七卫属于羁縻性质,真正的核心防线收缩到嘉峪关一带,阳关不再是关注的重点。清朝时火力全开,将西域彻底掌控,自然没有重建阳关的必要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项羽是穿着衣服的猴子?沐猴而冠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在很多人眼中,项羽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豪杰,是一位英雄人物,但同时,项羽也还是有很多毛病的,正是他的这些缺点,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然而历史上却有人说,项羽只是一只穿着人类衣服的猴子,这是什么意思?项羽本身是个人,为什么说他是只猴子?这与一个成语沐猴而冠有联系,这个成语又是什么意思?项羽率领大军入秦

  • 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关于中秋的传说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就要迎来今年的中秋节了,现代人跟古人过中秋的方式已经变的十分不同。古人过中秋还是以各种习俗为主,但现代人可能只是把中秋当成一个小假期。其实中秋在古代算是一个比较盛大的节日,会展开各种有趣的活动。当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经完全不同,所以也没太多可比性,那这次是要为大家讲讲和中秋有关的神话故事,嫦娥奔

  • 小鸟依人的意思是什么?最开始指的是男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小鸟依人的意思,看字面意思其实就很好理解了,这个词将女性比作是小鸟,像小鸟一样依人,是一种柔弱可爱的状态,用小鸟来形容女性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了。但是,这个词最开始是如何诞生的?这个词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而在这个故事里,谁又是那只小鸟,谁又是那个人?其实最开始这个词指的是一个男人。有很多形容女子的词语

  • 女真族为何要改名叫满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女真族,估计不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对这个词还很陌生,但是只要说到满族,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个满族也可以被称之为“满洲族”,就像维吾尔族也被称之为“维族”一样。事实上所谓的女真族就是现在满族的前身,那么为何女真族要改名叫做满族呢?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

  • 泼寒胡戏是什么?唐朝人冬天还有泼水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古代人的生活,并没有我们现在想象中那么无聊,相反,古人真的是比现代人还要会玩,比如唐朝时期的“泼水节”,竟然是泼寒胡戏,是在大冬天的时候举办的类似于泼水节的游戏。我们知道,泼水当然是天气很热的时候,玩起来会比较舒服,但是为什么唐朝人竟然在冬天举办泼寒胡戏?唐朝前期,有一

  • 古代屏风有什么作用?为何屏风会逐渐没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具,古人家中几乎都会摆放屏风。据说屏风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也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从名字就能得知,屏风早期就是用来挡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屏风又有了美化、协调、分隔等作用。如果挑选适当,往往能和家中其他家具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

  • 短动画《饮湖上初晴后雨》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人这一生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是不可能改变现有事实的,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我们应该去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朋友们熟悉吗?为何要提到这首诗呢?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今天小编要说到的是与这首诗同名的短动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元日》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相信大家都有学过了,几乎人人都能倒背如流。中国唱诗班将《元日》作为背景制作了一部动漫,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评一下中国唱诗班系列的段动画《元日》。首先给大家做个小科普,元“旦”与元&ldqu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游子吟》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相信很多朋友们在读书的时候都有学过了。随着中国动漫水平的提升,中国唱诗班系列的第三话以《游子吟》同名制作了短动画《游子吟》,动漫一出感动了不少人,今天就一起来简评一下短动漫《游子吟》。《游子吟》这一话的故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夜思》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近几年中国的本土动漫一直不断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短片动画,都已经涌现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了。虽说这些作品仍然会存在一些瑕疵,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了国漫在成长,在进步。中国唱诗班是上海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系列原创动画短片,到目前已经更新有《元日》,《相思》,《游子吟》,《饮湖上初晴后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