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胡说八道原意指的是什么,最早并非是一个贬义词

胡说八道原意指的是什么,最早并非是一个贬义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887 更新时间:2024/1/18 19:40:23

“胡说八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比较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没有根据,胡乱说话。不过据说“胡说八道”最早并非是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可能大部分朋友都不清楚“胡说”和“八道”的本意是什么,其实这背后还跟佛教有些关联。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广大网友讲讲“胡说八道”背后的故事,以及在佛教中“八道”究竟有何含义。要是对此感兴趣的话,就千万不要错过啦。

1、“胡说八道”起源

在我国古代,习惯称少数民族为胡、戎、狄(又作“翟”)、蛮、夷,带有一定的蔑视意味。其中“蛮”、“夷”更多指东南、西南少数民族,胡、戎、狄(翟),则更多指代北方、西北方少数民族。

这些因为带了蔑视意味而在今天已不用的指代词,除了有“方位”之分,还有“远近”或说“亲疏”的区别——形容东南、西南少数民族,“夷”比“蛮”要显得“亲近”些;形容北方、西北方少数民族,戎、狄(翟),通常合称“戎狄”,比“胡”要稍显亲近,至少,地理上,“胡”,在这称谓形成的上古时期,指代得更宽泛、更遥远。

胡说八道,原本的意思是“胡人”在说“八道”。胡人,指西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及其地理和血缘上与我们相距更远的“域外”人士;“八道”概指佛教。

佛教诞生于我国西南方的古印度,大体有“南传”、“北传”两个传播途径。我国处于“北传”方向上,有一早一晚、一主一辅两条线路,其中稍晚的“辅线”,是由今尼泊尔传入西藏(吐蕃)再至中原(洛阳为中心);较早的也是较主要线路,是由“西印度”(今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北上至中亚,进入今新疆地区,向东至我国上古、中古核心地带(陕西关中地区)。在这条线路上,最开始就是“胡人”的“导入”,后来,玄奘法师(唐僧)取经,其实也大抵是沿着这条线路,只不过是打了个来回。

胡人将他们理解的佛教传入我国的时候,国家的开放程度还比不上玄奘法师的时代(唐初),国人(汉人)本来就不大瞧得起胡人,再加上胡人习学我们的语言,带有浓重口音,或许还会有不少语法错误,叽里呱啦说了半天,咱们先民也没听大懂,就笑他们讲不清楚还要讲,便有了“胡说八道”的贬义形容。

2、佛教的“八正道”

不感兴趣佛教的话,看了前述,或许还没全明白——胡说八道就是胡人宣讲佛教?“胡说”是“胡人说”,“八道”就是“佛教”?

八道,指的是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指代“修行”的不同方面和阶段。

佛教的“思想基础”也可以说是“最根本教义”,是被称“四圣谛”的四条“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以构成认知和修行的逻辑。苦谛,是在讲人生之苦——关乎肉体生命的“生”、“老”、“病”、“死”,关乎精神的“怨憎”、“爱别离”、“求不得”,以及所有这些的综合,追求生命永恒而不能得的“五阴盛”,共是“八苦”,人生即这八苦而成的“苦海”;集谛,揭示“八苦”的根源——渴爱;灭谛,指引脱离苦海的“总钥匙”,即湮灭自身的“渴爱”,以“除一切苦”;道谛,则是遂行“灭谛”的具体化的“方法论”,即上述“八正道”。

胡说八道——胡人在说八正道,也就是来自西部的少数民族或“域外”人士,在向我们的先民传播、宣讲八正道。

也许,他们对佛教的理解,只是作为具体化的方法论的“八正道”,或者,讲来讲去,咱的先民就只大概齐听明白了“八道”,而很可能并未领略佛教最根本认识、修行的逻辑。果真如此的话,也可以说,胡人说的“八道”,还真……说“不对”,有点儿过了,但怎么也是“不够全面”吧。

3、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如前述,佛教最早传入我国,是大概也是“半吊子”的“胡人”以“八道”即“八正道”为核心主旨的粗率传播,时在汉朝(西汉中后期至东汉)。那时,我国基本保持大一统政治格局,生产发达、国势强盛,经历漫长沉淀的化体系,成熟、丰满,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对外来精神理念,接受不算积极,再加上“半吊子”和语言障碍,佛教的最初传播,并说不上成功。

后汉(东汉末年),国家陷入武力纷争、军阀割据状态,最终分裂(三国),七八十年几乎无间断的战争,致使生产委顿、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文化荒芜。勉强重新拼凑回大一统格局的西晋朝,出身士族、成于武力,治政不力,文化建设乏善可陈,倍受北方新兴游牧民族政权压迫,很快退缩至东南一隅,北方游牧民族轮番入主中原(五胡乱华),没落孱弱的东晋政权也被瓦解,历史走入分裂飘摇的“南北朝”阶段。

以鲜卑族创立的“北魏”王朝为代表的北方“胡人”政权,本来就颇受佛教影响,入主中原后,即大兴佛教(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均可为证)。相对应地,南朝汉族政权,也在重建文化的过程中,吸纳了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使得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机遇。

在这个对佛教而言可遇不可求的重大机遇中,佛教的传播,进入本源、实质化状态,其中达摩鸠摩罗什两位高僧的表现与贡献尤为凸显——达摩的教义和传教精神得到北魏皇室关注、认同,在开明睿智的孝文帝支持下,开宗立派,是为“禅宗”鼻祖,得以在嵩山建“祖庭”(少林寺)。

相比达摩,鸠摩罗什的传教,起初是被动的。这位有一半婆罗门血统的高僧,修行、成佛在西部邻国龟兹(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心地带在库车市一带),是作为战俘来到中原的,在中原传教多年后获释,被恭送回龟兹国。

两位高僧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和教义,在中华大地丰富、强化了佛教,使得佛教在我国思想体系中获得重要地位。至唐初,为寻求正统和更加的丰富,玄奘法师冒险出境,只身西行,千难万险绕行至佛教发祥地,求取真经,十数年后归国,引领了佛教最大规模的“汉化”工程。我们今天读到的汉文佛经,大多出自玄奘法师及其后继僧侣的心血。

那之后,佛教成为与“儒”、“道”并立的思想体系,融入中华文明宝库。“胡说八道”的典故,也就成了追溯遥远过去时的笑谈,渐渐俗化成了今天的意思。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孝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人们经常会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这句话理解为,人如果做了三件事情,就是大不孝,其中一件就是没有生育后人,不能将家族继续传承下去。虽然这句话已经是断章取义,没有理解全篇的意思,但也有人很疑惑,既然说有三,那么除了这一条之外,还有两条又是什么呢?在古人看来,究竟做了什么样的事

  • 处暑如何养生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处暑是一年当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进入秋季之后的第二个节气,而处暑的意思就是“出暑”,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就意味着炎热的夏季,高温天气将会过去,未来会逐渐变冷,气温降低。那么处暑节气又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吗,到了处暑的时候,要怎么样注意一些养生相关的事情,怎样来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呢

  • “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表明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是出自《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只要让百姓和帝王保持同样的意志,这样大家便能同生共死,而不惧怕危险。此言也是突出了展开教育的必要性,对君王和百姓来说都非常重要。当然这句话放到现代同样适用,而且在我们日常交际中也是可以用到的,如果

  • 胡说最开始是什么意思?出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在说一个人说话是乱说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胡说”“胡说八道”,而做事情不认真就是“胡乱”,说话不着边际就是“胡扯”,这些词都和“胡”有很大的关系。而胡在古代,指的又是一些其他国家

  •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什么意思,背后的出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一句湘西民间的俗语,也是一种禁忌。当地人觉得,每月带七的日子不能出门,带八的日子不能回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里的“七”是指齐,“八”是指爬,所以有种暗示的寓意。当然,这在古代算是很迷信的说法,没有

  •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什么,究竟是窗还是胡床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李白的《静夜思》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虽然朴素,但让人感同身受。不过这首诗有很多细节,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例如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其实这里的“床“并不是指我们睡的床,而是&

  • 黄鹤楼古诗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黄鹤楼想必大家也是清楚的,还是比较著名的一个地方了,在历史上黄鹤楼也是经常性的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面,诗词里面也有,散文里面也有,小说里面也有,反正就是很多了,今天小编也给大家做一个盘点,看看这个黄鹤楼相关的古诗都有那些吧,感兴趣的一起来学习看看!《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唐代:

  • 乡村四月古诗的意思什么?(含拼音、下一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有一首叫这个《乡村四月》的古诗了,其实这一首古诗非常知名的,但是又少有人知道了,小编就不知道,第一次听说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乡村四月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意思是什么,还有这个拼音了,还有下一句了,感兴趣的别错过了!乡村四月古诗意思:山陵、原野间草木

  •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注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马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马诗的诗意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起看看这个马诗的注释是什么吧,一起来学习学习经典的古诗词——马诗,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马诗的意思:在燕山大漠,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

  • 九族五服什么意思,五服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九族五服”是一个传统文化用语,在古代父系社会中,是以父宗为重。从高祖到玄孙,中间的九世被称为九族。而“五服”的含义更加复杂一些,一般是从两个角度来做解读。“五服论”是以天子为核心,根据亲疏和距离的不同,分别画出五个同心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