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孝又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孝又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20 更新时间:2024/1/18 19:42:16

人们经会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这句话理解为,人如果做了三件事情,就是大不孝,其中一件就是没有生育后人,不能将家族继续传承下去。虽然这句话已经是断章取义,没有理解全篇的意思,但也有人很疑惑,既然说有三,那么除了这一条之外,还有两条又是什么呢?在古人看来,究竟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才叫不孝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另外两条吧。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句话是出自孟子的《孟子·离娄上》篇,原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在这里,孟子并没有说其他两大不孝是什么,仅仅只是在通过舜的例子来阐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么一个道理。

由于舜的父亲从小就不喜欢舜,特别是在娶了后母之后,对舜更是百般刁难,巴不得这个儿子去死,有一回当舜在堆草垛的时候,舜的父亲竟然将梯子给搬走了,逼着舜从高高的草垛上跳下来。

舜在娶亲的时候并没有告诉自己的父亲,这不符合作为后辈的本分,因为他知道告诉父亲之后肯定又要有幺蛾子出来了。因此对于舜这种不告自娶的行为,君子们都认为他虽然没有禀告,却禀告了一样。

因此在这里孟子的原意说的是不孝的表现有三种,其中不尽到一个后辈的本分是最大的不孝。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那么为什么后面会发展成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呢?

这是因为汉代的经学家赵岐在他的《十三经注疏》,对孟子的这段话进行了扩。"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在这里赵歧就很明确的指出了三不孝分别是哪三不孝。

2、三不孝是哪些

一、一味地盲从,见到父母有过错却不去加以指正,陷父母于不义之中,是为一不孝。

二、家里贫苦难以赡养父母,却不去想着读书当官,赚取俸禄来赡养父母,是为二不孝。

三、没有娶妻生子,致使祖宗无人祭祀,是为三不孝。

关于赵歧在《十三经注疏》中的注解,并不是随意扩写的,这些话都是有着强大的理论依据的,它们都很符合孔老夫子的意思。

3、对于三不孝的解释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段话就与《十三经注疏》中的“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相互吻合,都是告诫我们作为子女的不能一味地盲从,对于父母的过错要勇于指正出来,这样才是孝。

而在《孝经》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则是与第二大不孝“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相互吻合,由于古代商业是不发达的,因此大部分人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通过读书来考取功名。

当然,对于第三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歧就没有依据原意了,改成了当时的主流思想没有后代就是最大的不孝,而这一观点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来。

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文也只是说了一种不孝,对于其他两种不孝并没有进行解释说明,都是后世的经学家们在通过儒家思想文化的理解之后进行的扩充。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处暑如何养生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处暑是一年当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进入秋季之后的第二个节气,而处暑的意思就是“出暑”,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就意味着炎热的夏季,高温天气将会过去,未来会逐渐变冷,气温降低。那么处暑节气又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吗,到了处暑的时候,要怎么样注意一些养生相关的事情,怎样来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呢

  • “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表明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是出自《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只要让百姓和帝王保持同样的意志,这样大家便能同生共死,而不惧怕危险。此言也是突出了展开教育的必要性,对君王和百姓来说都非常重要。当然这句话放到现代同样适用,而且在我们日常交际中也是可以用到的,如果

  • 胡说最开始是什么意思?出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在说一个人说话是乱说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胡说”“胡说八道”,而做事情不认真就是“胡乱”,说话不着边际就是“胡扯”,这些词都和“胡”有很大的关系。而胡在古代,指的又是一些其他国家

  •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什么意思,背后的出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一句湘西民间的俗语,也是一种禁忌。当地人觉得,每月带七的日子不能出门,带八的日子不能回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里的“七”是指齐,“八”是指爬,所以有种暗示的寓意。当然,这在古代算是很迷信的说法,没有

  •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什么,究竟是窗还是胡床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李白的《静夜思》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虽然朴素,但让人感同身受。不过这首诗有很多细节,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例如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其实这里的“床“并不是指我们睡的床,而是&

  • 黄鹤楼古诗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黄鹤楼想必大家也是清楚的,还是比较著名的一个地方了,在历史上黄鹤楼也是经常性的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面,诗词里面也有,散文里面也有,小说里面也有,反正就是很多了,今天小编也给大家做一个盘点,看看这个黄鹤楼相关的古诗都有那些吧,感兴趣的一起来学习看看!《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唐代:

  • 乡村四月古诗的意思什么?(含拼音、下一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有一首叫这个《乡村四月》的古诗了,其实这一首古诗非常知名的,但是又少有人知道了,小编就不知道,第一次听说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乡村四月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意思是什么,还有这个拼音了,还有下一句了,感兴趣的别错过了!乡村四月古诗意思:山陵、原野间草木

  •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注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马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马诗的诗意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起看看这个马诗的注释是什么吧,一起来学习学习经典的古诗词——马诗,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马诗的意思:在燕山大漠,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

  • 九族五服什么意思,五服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九族五服”是一个传统文化用语,在古代父系社会中,是以父宗为重。从高祖到玄孙,中间的九世被称为九族。而“五服”的含义更加复杂一些,一般是从两个角度来做解读。“五服论”是以天子为核心,根据亲疏和距离的不同,分别画出五个同心圆,简单

  • 管宁是一个怎样的人,管宁割席的典故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管宁是东汉末年隐士,在天下大乱之际,他选择到辽东隐居,此后专心研究学问,不在过问世事。当时有不少人和管宁抱着同样的想法,管宁便逐渐负责起教导的工作,因此深受人们的尊敬。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叫“管宁割席”,主要讲述了管宁和华歆绝交的原因。不过“管宁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