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白露之后是不是就没有蚊子了?白露之后是不是会变冷?

白露之后是不是就没有蚊子了?白露之后是不是会变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1/19 19:57:47

很多人应该已经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气温也稍微有一些变,不过虽然有一点下降,却依然还是比较高的,只不过总体还是在往下走的。秋天也已经到来了,不过秋季也并非是一下下来了,而在白露节气之后,是不是就会变冷起来呢?很多人季备受蚊子的困扰,那么白露之后,蚊子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少呢?

“白露勿露身”中的“露身”指的是赤膊露体、膀子。白露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尤其是夜清晨,凉意更甚。但中午前后,气温仍然不低,这就导致一天中的温差大。如果还想三伏天那样,一天到晚光着膀子,早晚很容易着凉,温差大也容易生病。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这句话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白露和秋分前后的夜晚,天气凉,气温低,并且越往后凉气越大。这是因为秋天在一天一天加深,离冬季越来越近,就会越来越凉快。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生活在农村,有时候可能会感觉到,秋季里的蚊子,似乎比夏天还要多,咬人还要狠。笔者经回老家,秋季时的蚊子,咬一下比夏季时感觉更痒,甚至有点疼,起的疙瘩也更大。这是因为,其实最适合蚊子生存的温度是25—30℃之间,再加秋季雨水多,所以蚊子也会多。并且,秋季尤其是初秋,是蚊子繁殖后代的一个集中时期,因此雌蚊子攻击性更强,咬人更猛,毒性也比夏季强得多。

而“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的意思不是说过了白露节气之后,蚊子就不再咬人了。其真实意思是过了白露,气温降低,不适合蚊子繁殖后代,所以蚊子不会再繁殖,数量逐渐减少,咬人也少了。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显然这一句俗语说的不是北方,而是种水稻的南方地区。“白露白迷迷”指的是白露前后有雾和露水,远远看去,水稻上的白色露珠和远处的雾,显得白迷迷的。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白露前后有露水、雾,那么今年的晚稻将有个收成。

盛夏酷暑,让人们分外想念凉爽舒适的秋天,但炎热的天气即使在立秋过后都不肯上离去,有时甚至到了处暑时节,依然上演着缠缠绵绵不忍去的大戏,那么到了白露以后,是不是终于凉快起来了呢,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白露以后的气温,白露以后是不是就冷了。

白露是秋天的三个节气,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白露时节的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进入白露时节,夏季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由此也可见,“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

白露的到来,代表真正的凉爽季节已经开始,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合理进补,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锻身体。白露时节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

在白露节气中要预防秋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二十四节气白露古诗词赏析,白露习俗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每年到了这时就证明气候已经慢慢转入秋天,准备迎接仲秋节的来临。古时候,人们用四时配五行,秋天属金,金色白,所以就把秋露称之为白露。相信大家在这几天已经稍稍感到凉意了,早晚的温差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清楚白露有哪些习俗,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

  • 八月十五为什么又叫做“仲秋”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中秋节了很多网友都陆陆续续回家过节了,八月十五团圆嘛,但是最近有很多人也发现了,那就是其实好像以前八月十五也叫“仲秋”,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古人排序时用孟、伯、仲、叔、季,就相当于现在的第一、第二、第三。这其中,孟与伯,

  • 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字是哪个字?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当中,有一个字始终是无法绕开的,这个字便是“和”字。人世间的“和”有着缜密配套的制度作为保证。我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思想模式以及行为规范。宗法制度就是权力的结构,有着非常明确的绝对服从权利等级关系。宗法是由宗族来执行

  • 《建军大业》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电影《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三部,是献给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该片主要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发起了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在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

  • 《那些女人》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如果你处于乱世之中,你是选择生死在前?还是国家在前?或是说你是小我在前?还是大我在前?在电影《那些女人》当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觉,残忍的揭开了那些不堪回首的腥风血雨的年代。描写的是在小桥流水边上的一个江南小城中,不同性格和不同阶层的女人们竭尽所能用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在弹雨中和新四军一同摧毁日军所筑的

  • 《最后的莫希干人》乐曲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近几年,一位印第安艺术家在街头表演了一段音乐,一段空灵而苍凉的音乐视频——《最后的莫希干人》已经是在各大网上疯传。身穿着印第安服饰,脸上涂着油彩,头顶鹰冠的原住民演奏家亚历桑德罗·奎瑞瓦鲁双膝跪地,用着一种古老膜拜的方式,表达他肉身和灵魂对原土地的皈依。在他的正前方还摆放着另一个印第安着装盘膝而坐的

  • 最后的莫希干人呐喊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在微博上有一段视频突然间就这么火爆了,这些视频被很多人不约而同的转发,转发量相当惊人,而且评论区也是清一色的好评。视屏中是一位印第安人跪在地上演奏,该表演者的视频在Youtube上达到了单条视频630万的浏览量。这个人就是亚历桑德罗·奎瑞瓦路(Alexandro Querev

  • 红杏出墙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原本,红杏出墙说的只是一种自然现象,院子里面的红杏越长越大,慢慢地就伸向院子外面了,在外面的人一看,觉得这倒是一种美景,就将它写进了诗里,也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后来,这个词就被赋予了一些不一样的含义,用红杏代指一户人家家中的夫人,而出墙的意思则是在外面找了人。这个意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说到&ldquo

  • 成语“灌夫骂座”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灌夫骂座这个成语可能小伙伴们可能还不是很熟悉,这个成语中提到的这个“灌夫”是一名汉朝人,仅仅是因为一个不敬的罪名,灌夫就被丞相给杀害了。之手灌夫的家族也被灭门了。那么这个灌夫到底是一个怎样十恶不赦的人呢?为何会落得个这个结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灌夫本姓张,跟随父亲

  • 阳关道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句俗话相信大家都有听说了,意思就是从此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咱们再没关系。这里面说的独木桥咱们好理解,那么这个所谓的阳关道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阳关道,在古代丝绸之路中阳关是通向西域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敦煌西南地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