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暑如何养生有什么禁忌?

大暑如何养生有什么禁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58 更新时间:2024/6/26 16:39:08

大暑马上就要到来了,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虽然说如此,但高温的天气却并不会马上就过去,秋天的凉爽天气也不会很快就到来。那么你知道2020年的大暑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吗?大暑的时候在养生方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大暑节气吃点什么会比较好呢?大暑时节在这方面又有什么禁忌吗?如保养自己的身体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2020年大暑是几月几日

今年的大暑是在阳历7月22日,农历的六月初二,庚子年 【鼠年】,癸未月 丙寅日;

今年大暑宜:装修,开业,结婚,领证,开工,动土,订婚,安葬;

今年大暑忌:搬家,入宅,安床,上梁,解除,安香,纳畜,移徙;

每年的大暑会在公历7月22—24日交节。农历相差比较大,具体还是要计算。大暑也是抢收抢种,抗旱排涝的季节。

大暑是最热的时候吗?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大暑是全年最热的一段时期,而非一天。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其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其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并不固定。

大暑之所以热,是因为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每一年从夏至开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最大。其次,大暑期间昼夜时差较大,白天时间13个小时,夜间11个小时,时差达2小时。

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时为大暑,它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此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受。其实从夏至开始,地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等到大暑的时候,气温刚好升到最高。大暑这一天,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

由于夏季白天长、夜晚时间短,白天获取的热量比夜间外辐射的热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气温积累会越来越大,已至在大暑节气期间气温累积达到最大值。就是因为太阳高度角热量收支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暑节气气温最高。

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极端的气温易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带来种种不利,大家要注意预防中暑,小心防晒。

2、大暑养生的注意事项

一、饮食清淡,喝健脾补胃粥

大暑期间天气炎热,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炎炎夏季尤其是最热的大暑,清爽度夏还是可以的。

此外,要多开窗通风,多饮水,增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还应多食新鲜蔬菜及瓜果,需注意洗净削皮或淡盐水浸泡后食用。

二、坚持午休,劳逸结合,慎防中暑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此时要注意防暑,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汗出后受凉感冒。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避免汗出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避免感冒。

另一方面,大暑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疲倦,此时要注意睡好子午觉,适当午睡半小时,以保持精力充沛。

三、保持心静,精神调养

高温酷热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此时精神调养宜以养“静”为主,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使心情愉快。也可多参加钓鱼、绘画、书法等活动,可以达到安定神志、调养心气的作用。

四、合理运动,运动调养

大暑正处于“三伏天”,天气炎热,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凉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但应避免运动后饮饮,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在闷热天气要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同时,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3、大暑吃什么

1.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吃凉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节气前后还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简单且经济的菜品,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豆角,都有着脆生生的凉快口感,能让人提起食欲。还有将海带、青椒、红椒用酱油、醋、姜末等调味的凉拌三丝,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凉拌三丝里还能见到鱼、冬笋与烧鸭的身影。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4.喝老冬瓜鲜荷叶

在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5.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台湾人民则十分流行在大暑这一天吃仙草与凤梨,传说这个时间的凤梨最为好吃,仙草也是当地着名的小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7.吃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8.喝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9.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10.吃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11.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大暑养生习俗吃什么好

(1)湖南吃童子鸡

湘中、湘西北一向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在这大热天吃童子鸡。(童鸡是指还不会打鸣,有的饲养育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一斤到一斤半)童子鸡体内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和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身体虚弱年轻人也可以试试。

(2)莆田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3)送瘟神

在古时候大暑这一天人们都要在船上举行送瘟神的祭祀活动,将船划到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4)大暑习俗:贴三伏贴

“三伏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在三伏天,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能刺激穴位,使药物更好地循经导入。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避免了打针吃药之苦。

(5)台湾吃“半年圆”

在台湾大暑时节会祀神祭祖后全家聚在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以祈求事事如意圆满。

(6)山东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这也是山东人用来避伏的一种饮食习俗。

(7)河南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有温暖保健的功效。伏姜中含有丰富的姜辣素、挥发油、维生素、糖蜜、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铁等各种元素。

(8)广东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因为仙草有清暑、解渴、除热毒、治中暑、消渴、治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等功效,所以有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9)温州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温州人有吃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可用来清火、消暑、解渴。

(10)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一般情况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有清凉祛暑、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

(11)台湾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因为凤梨味甘、微酸,性微寒,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伤暑、身热烦渴、腹中痞闷、消化不良、小便不利、头昏眼花等症。而且在果汁中,还含有一种跟胃液相类似的酵素,可以分解蛋白,帮助消化。美味的菠萝,这种水果不仅可以减肥,而且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功效。

(12)浙江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为保一方平安,遂决定在大暑节集体供奉五圣,并用渔船将供品沿江送至椒江口外,为五圣享用,以表虔诚之心。

(13)临沂吃面条

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在夏季的时候吃捞面条,面条煮熟后捞出,放在凉水或阴阳水(开水掺凉水)中拔一下,拌以蒜汁、苋菜、荆芥和黄瓜丝,吃时清凉利口,防暑降温

(14)福建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可益气、生津、活血、散结、消肿。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蜀字有什么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我国的古蜀国,这个国家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那么这个“蜀”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给蜀字又赋予了哪些意义呢?可以说“蜀”的起源和发展是扑朔迷离,起身世是令人神往的,但是却无法触摸到。就连身为四川人的李白也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rd

  • 酒过三巡什么意思,酒过三巡起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酒过三巡”是我们非常熟知的成语,意思是酒喝的比较多了,潜在含义为大家准备散场。相信多数朋友都不太清楚,这里的“三巡”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唐代以后,古人喝酒不再是席地而坐,而是围着桌子,从分餐变成了合餐,所以给客人斟酒时需要绕一圈,就像巡

  • 急急如律令什么意思,揭秘咒语中敕令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看僵尸题材电影的朋友,肯定不会对“急急如律令”这句话陌生,那你知道“急急如律令”到底有着怎样的含义吗,为什么道士在施完法后,都要说这句话呢?“急急如律令”出自白居易的《祭龙文》,后来成为道教念咒驱鬼的末语。其实它的含义很简单

  • 三伏天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年都会有三伏天,而三伏天则是这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三伏天的时间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虽然往常一般是有30天,但是2020年的三伏天却有长达40天,因为中伏的时间有20天,比往常要更长一些。而2020年7月16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那么面对这个加长版的三伏天,又有一些

  • 孙子兵法中计篇的“计”是什么意思,并非指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第一篇讲的是《始计篇》。很多人理解这里“计”字的含义出现了偏差,认为书中“计”是计策、计谋的意思,其实不然。《计篇》的核心是告诉世人,在开战之前需要制定好战略策划,估算己方胜与负的概率。“慎战”才是孙子在

  • 甄嬛传娘娘同款花生酪如何制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甄嬛传》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重刷即便的朋友也是不占少数了。在关注精彩剧情额同时,很多朋友们也会关注起这部剧中出现的一些美食,就比如说眉姐姐最爱的藕粉桂花糖糕、华妃爱吃的蟹粉酥,以及经常被提到的花生酪。那么与《甄嬛传》同款的花生酪该怎么制作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花生酪,非常传统

  • 四川话速成指南,速成教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四川,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朋友们来到四川成都这座网红城市打卡。成都的节奏很慢,很休闲,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地方,外地的朋友来到成都,带着他们吃喝玩乐,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带着外地朋友们吃喝玩乐,自然不在话下,但若是想融入到本地的风土人情,那四川方言就是必须要通过的一关了。那么今天

  • 真正杨家将家谱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杨家将的真正的家谱是什么样的呢?其实这个也算有一点的说法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慢慢分析吧,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话说这个族谱什么的还是非常有争议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大家可以速度来看看吧!杨家将家谱简介杨家将是指我国北宋前期以杨继业为首的杨氏一门。他们戍守北疆、精忠报国,一门血洒疆场,

  • 唐宋刺青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纹身,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纹身的前身就是刺青了。在历史上,没有如今的纹身技术,通常都是一针一针的将图案或是文字刺在身上的。犹豫使用的是黑色颜料,不是使用的专用的刺身颜料,存在身上久了之后,颜色会变蓝或发青,所以才被称之为刺青。刺青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的刺青被当做一种刑罚,称为墨

  •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山居秋暝到底是谁写的呢?还有这个山居秋暝的赏析以及翻译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祝福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吧,嘿嘿,期待大家的加入了!感兴趣的也别错过了!《山居秋暝》原文: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