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事无巨细什么意思?事无巨细典故出处介绍

事无巨细什么意思?事无巨细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734 更新时间:2024/2/24 19:46:20

刘备去世后,相当于是把整个蜀汉都交给了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治国的能力和刘备相比还是差了不少。而且诸葛亮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操心,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事无巨细,背后的故事就是说诸葛亮治国的缺陷。如果诸葛亮能更加合理的处理朝中问题,说不定还能让自己的身体和心态都更加健康。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事无巨细的意思还有典故,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间是在蜀汉帝国的后主刘禅时期,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宫病危,将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后事托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能够安定国家并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如果我的儿子尚可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器,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哭着说:“微臣作为股肱之臣,一定竭尽全力,效忠朝廷,忠贞不二,至死不渝。”刘备又下诏给刘禅说:“你和丞相相处,要像侍奉父亲一样。”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后,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政事不分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这段记载中出现的“事无巨细”,意为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刘备病逝前,蜀汉帝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仅因为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蜀汉帝国实力大减,还因为此时蜀汉南中地区的叛乱越演越烈。而此时的刘备已是病入膏肓。为了稳定政局,刘备在永安托孤,将蜀汉帝国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刘备去世后,蜀汉帝国便进入了诸葛亮时代。

诸葛亮治国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用“事无巨细”这句成语来形容恐怕是最合适不过。这么做的好处很明确,可以保证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得到完全的发挥,也因此出现了蜀汉帝国“道不拾遗”的景象。不过,这种作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一来难以发挥部下的作用,容易形成一言堂。二来对诸葛亮本人的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正如司马懿得知诸葛亮连二十杖以上的处罚都要亲自处理时,不禁脱口而出:“(诸葛)亮将死矣。”

从现在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事无巨细”并非一种高明的做法,而是一种无能的表现。难怪诸葛亮仅仅五十四岁便病逝了,一句话,自己活活把自己给累死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元节为什么是鬼节?中元节为什么不能出门有哪些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中元节,也是大家俗称的“鬼节”,其实中元节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祭祖大节。因为在古代会在这天祭祀亡魂,所以也被称为鬼节。很多人都说中元节不适合出门,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元节大家还是能正常活动的,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恐怖。这次就为还不了解中元节的朋友,介绍下这个非常具有神秘色彩

  • 死不瞑目什么意思?死不瞑目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死不瞑目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认识,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了。但是你知道死不瞑目的典故出处么?这次就为大家专门讲讲死不瞑目背后的故事。这个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集合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但是这些诸侯当中只有孙坚一人肯全力出战。而孙坚在此次战役中发生了一件事,诞生了死不瞑目这个成语

  • 中元节是什么节?中元节鬼节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元节。这样说可能还觉得没什么,但是中元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鬼节。这个名字就自带了效果加成了,一听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事实上,鬼节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一切都只是后来人心中对于“鬼”的描述,让人感到害怕

  • 无所不可什么意思?无所不可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集结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当时袁绍担任盟主,他和跟曹操的兵力并不是很多,所以一直都挺被动,而且也不敢轻易消耗兵力。当时虽然大家表面上是盟友,但背地里想的都是各自为政,丝毫没有团结的心思。但曹操是个城府非常深厚的人,在出击之前便同袁绍商量好了对策。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

  •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是什么意思?是哪位神话人物造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书籍都借鉴了《山海经》里的故事,毕竟山海经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句话就出自于《山海经》,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无非就是说天地之倾向。但在这个故事当中,存在着怎样的秘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这次就跟大家讲讲这其中的故

  • 外宽内忌什么意思?外宽内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姜维被称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亮去世后接过了北伐大旗,势必要完成诸葛亮遗愿。但到了后期,姜维同朝中多为大臣意见出现分歧,导致姜维不敢回到成都,只能自己开田屯兵。当姜维再次期间却罢免了一位诸葛亮赏识的人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外宽内忌,便是跟姜维有关。其实当时能威胁到姜维的人并不多

  • 明日黄花是什么意思?有没有昨日黄花?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在一些很常识性的问题上,很多人的思维都是一样的,比如,过去发生的事情当然就被放在“昨日”之前,将来的自然就在“明日”之后,因此有这样一个词,用来表示过时的消息,没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时候,很多人根据惯性思维,都会认为应当是“昨日黄花&rdquo

  • 长驱径入什么意思?长驱径入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当年进攻襄樊,水淹七军还擒于禁斩庞德,一路势不可挡。这时候徐晃站了出来,挡住了关羽势如破竹的攻势,还将关羽击败,不然关羽可能就要一举拿下樊城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胜利,关羽才始终不甘心想要扳回一城,时间上一拖,孙权背地里联合曹操一起除掉了关羽。长驱径入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和关羽还有徐晃之间的战役

  • 位极人臣什么意思?位极人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防备李严,故意将他调离蜀汉中心,以削弱他的地位和权利。虽然李严和诸葛亮都是托孤大臣,但实际上诸葛亮还是比李严官高一阶,所以有权利指挥李严。刘备原本是想要李严辅佐诸葛亮,但诸葛亮跟李严一直不和,这是刘备没有意料的事情。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位极人臣就跟李严、诸葛亮有关。李严曾建议诸

  • 不如意事常八九什么意思?不如意事常八九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算是一句经典古话了,其实这句话原句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出自晋书。当时司马炎称帝建立晋国,三国彻底沦为历史,谁也没想到曹魏竟然在东吴前面被灭掉了。所以等司马炎掌管大权以后,只用安心对付东吴即刻,完成统一大业也只是时间问题。但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