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毛之地典故出处介绍,不毛之地释义解读

不毛之地典故出处介绍,不毛之地释义解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4/1/23 15:50:22

其中三国中,可能只有吴国没有什么大的内斗,曹魏和蜀汉也都经历了不少的勾心斗角。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蜀国里的一次故事,其实诸葛亮为人已经算非常不错了,但也还是有人对他怀恨在心。所以这件事诸葛亮也是禀报了刘禅,刘禅当然是最偏袒诸葛亮的,所以把他赶到一个不毛之地。不毛之地这个成语也就是这么来的。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廖立传》注引,时间是在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所牵涉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后主刘禅,另一个是长水校尉廖立。先来看看原文:

亮集有亮表曰:“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闟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于梓宫之侧。陛下即位之后,普增职号,立随比为将军,面语臣曰:‘我何宜在诸将军中!不表我为卿,上当在五校!’臣答:‘将军者,随大比耳。至於卿者,正方亦未为卿也。且宜处五校。’自是之后,怏怏怀恨。”

诏曰:“三苗乱政,有流宥,廖立狂惑,朕不忍刑,亟徙不毛之地。”

这段话的大意是:《诸葛亮集》中有诸葛亮上奏给后主刘禅的表章中称:“廖立侍奉先帝没有忠孝之心,镇守长沙是开门放进敌人,主管巴郡又认为那是愚昧和没有才干之人干的事,跟随大将军这诽谤责难,陪守先帝灵柩竟敢在灵柩旁持刀杀人。陛下继位后,普遍晋升官职称号,他随即考核做了将军。但他却当面告诉微臣说:‘我为什么该在那些将军当中,不上表推荐我为上卿,只让我屈居五校!’我回答:‘担任将军就要进行考核。至于上卿之职,连李严都没有获得,因此你就只能是五校。’从此以后,他便心怀不满。”

后主刘禅随即下诏表示:“三苗扰乱政局,舜帝便流放了他。廖立狂妄惑乱,我不忍心施以极刑,赶快将他迁居到不生草木、庄稼的荒地去吧!”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后主刘禅诏令中的“不毛之地”,意为不生草木、庄稼的荒凉之地。这句成语并非刘禅所创,而是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中的“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若矝此丧人,赐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妥焉,请唯君王之命。”

如果单从以上的记载来看,廖立被贬的理由似乎是对官职不高心怀不满,但实际原因却是挑起了蜀汉帝国内部荆州系与益州系的不和,其主要针对的目标便是诸葛亮在奏章中所提到的李严。

在廖立看来,他自己属于荆州派,又是诸葛亮的副手,理应得到更高的职位。但出于内部团结的需要,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对益州系的代表人物李严非常器重,委以高位,这便引起了廖立的不满。《三国志·廖立传》中曾经提到:“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

故此,廖立经常当众发泄自己的不满,这让荆州系与益州系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为了维护大局,诸葛亮不得不上表罢黜廖立。只可惜数年之后,两大派系的矛盾依然无法调和,最终诸葛亮罢黜了李严。关于这个问题,在田余庆先生所著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中有精辟的论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奋身出命典故介绍,奋身出命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孙权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会左右逢源的皇帝了,刚开始曹操如果要出兵打他就立马俯首称臣,刘备那边也时常给些好处。孙权被封为吴王的时候,可能还没想到今后的东吴会是个什么样子。都说东吴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和”,朝中的内斗非常的少,而且也很团结。这次要讲的成语奋身出命的背景典故就是和孙权封王

  • 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风行草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风行草偃这个成语可能大家会感到比较的陌生,风行草偃的第一个字读“yǎn”,意思是用道德文教是可以感化人的。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风行草偃这个成语,还有他的典故出处。一般我们可能都不喜欢听大道理,但是等我们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就能分辨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道理道德,这都是非常值

  • 汉服中的护领是什么?护领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汉服系列的第二期,来给大家讲一下“护领”。在现代汉服体系中,以明朝时期为原型的汉服,通常会在衣领处有一块不同于整个衣领颜色的布块,我们一般称之为“护领”。这个护领通常只在明制汉服中出现,大部分为白色,当然了,其他颜色也有。那么,护领是怎么诞生的,

  • 肝心若裂是什么意思?肝心若裂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禅的才华和能力并不想演义当中那么不堪,相反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虽然没能让蜀国统一三国,但坚持的时间也算很长了。诸葛亮死后刘禅也是非常的悲痛,毕竟当时诸葛亮对于蜀国来说也是精神象征的一部分,可能很多人以为诸葛亮死后蜀国也成不了多久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肝心若裂就出自

  • 这29首巅峰唐诗,就是唐朝极简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唐朝最著名的是什么?其实每个人想法和定义都不一样的,喜欢美女的就说杨贵妃了,喜欢文化的就说喜欢唐装啊,喜欢皇权的就比较喜欢安禄山这类人了,其实小编觉得唐诗也是很不错的东西了,其实有的人说了唐朝历史复杂,真的很复杂吗?其实并不是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出29首巅峰时期的唐诗,这就是唐朝的级简史了,感兴

  • 扶义征伐是什么意思?扶义征伐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荀彧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人,也是协助曹操挟持汉献帝的人。有人认为荀彧实际上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自己一心向汉但又帮助曹操抵汉,最后因为不忍看到曹操夺权也是选择了自杀。不过早期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荀彧还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扶义征伐背景也是荀彧和曹操之间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今

  • 腹有鳞甲是什么意思?“腹有鳞甲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腹有鳞甲这个成语可能大家见的不多,毕竟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这个成语,腹有鳞甲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居心险恶、不怀好意。当然这样子说一个人还是挺严重的,所以我们现在也是用的越来越少。那腹有鳞甲的典故是什么呢?背后是一件在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赶快来一起看看吧。今天的三

  • 赴汤蹈火典故出处,赴汤蹈火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赴汤蹈火这个成语的典故。赴汤蹈火这个成语平时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比较多,一般都是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对话,下属会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表自己的忠心。那赴汤蹈火的出处到底是哪里呢?其实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而且和贾诩、诸葛亮还有刘表三人有

  • 用非其人什么意思?用非其人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用非其人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发生在西晋,是讲述晋武帝司马炎选司徒的故事。用非其人就我们现代来说,使用的频率并不算很高,不过这个成语的近义词也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家学会后是可以再日常当中使用的。古人对于各项事务都非常的严谨,像要选司徒这样的重臣肯定不能草率,所以要选出能担当此位置的人物,一起来看看用非其人

  • 云合响应是什么意思?云合响应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云合响应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可能有部门小伙伴知道这个成语。不过这次就是来教大家认识云合响应的,云合响应是什么意义,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都会一一解答。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士徽和吕岱之间的故事,虽然这两人的名气都不算大但也是东吴内部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