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佐之才典故出处介绍,王佐之才释义

王佐之才典故出处介绍,王佐之才释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342 更新时间:2024/1/18 4:17:07

董卓是在东汉末年推动三国鼎立的关键因素。如果不是董卓挟天子已令诸侯,那天下人也不会讨伐董卓,等董卓讨伐完毕汉室实际上再也不是真正的掌权者了。今天为大家讲的成语王佐之才就是出自董卓传,总有人觉得董卓和曹操很像,虽然他们都有残暴的一面,但是曹操修养更好,文学造诣也高,这让很多人不得不服他。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董卓传》注引《汉纪》,时间大约是在汉桓帝期间,主人公名叫王允。原文如下:

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少有大节,郭泰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之才也。”泰虽先达,遂与定交。三公并辟,历豫州刺史,辟荀爽、孔融为从事,迁河南尹、尚书令。及为司徒,其所以扶持王室,甚得大臣之节,自天子以下,皆倚赖焉。卓亦推信之,委以朝廷。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王允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人氏。少年时期非常有气节,郭泰见到王允后非常惊奇,并表示:“这个姓王的后生就好像千里马一样,是辅佐皇帝成就大业的杰出人才。”郭泰虽是前辈,但与王允成了忘年之交。三公府征辟王允为官,王允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他又征辟了荀爽、孔融担任从事。后来王允又历任河南尹、尚书令等职。在担任司徒期间,王允一心扶持王室,很有大臣的节操。皇帝以下的大臣,大都依附于他,就连董卓也非常推崇和信任他,将朝中的大事都交给他来处理。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郭泰口中的“王佐之才”,意为辅佐皇帝成就大业的杰出人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王允是汉末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此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少年时期就得到名士郭泰的垂青,被誉为有王佐之才。后来,王允受到三公的征辟,从州刺史做到了仕途这样的高位。此人的工作能力超强,为人处世也非常公正,故此不但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推崇,就连权臣董卓也对他委以重任。

不过,显然董卓并不了解王允。他只看到了王允的能力,却对王允忠于王室的特性缺乏认识。王允表面上顺从董卓,暗地里却积蓄力量,打算除掉这个为祸朝政的奸臣。最终,王允在董卓部下吕布的协助下杀死了董卓,汉末朝廷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喘息机会。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王允能力不俗,但他却遇上了能力更为强劲的贾诩。正是在贾诩的协助下,董卓残余势力才得以死灰复燃,并在三个月时间内聚集了十万人马,不仅杀死了王允,还控制了汉末朝廷,王允一心想匡扶汉室的愿望也化为了泡影。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吃粽子和屈原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后天开始就是端午节小长假了,不知道大家最近还能不能安心上学上班呢?其实在古代端午节的习俗还是挺多的,各种美食还有活动都会在民间展开,我们最熟悉的肯定就是吃粽子还有赛龙舟。不过龙舟我们一般都是看,粽子是可以自己吃的,那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么?最早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屈原和粽子有关系么?每年农历

  • 江南三大名楼是哪三个?江南三大名楼分别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的江南三大名楼都已经过千年的历史,也是我们中国非常宝贵的历史象征。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江南三大名楼,这三大名楼分别是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除了滕王阁的历史相比其他两个楼要短一些,黄鹤楼和岳阳楼都是在三国时期建成的,所以时间是非常悠久了。那这三座古楼到底在哪里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 土崩瓦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实际上在三国中,东吴一直被大家小看,其实孙权身边也是人才辈出。从周瑜、鲁肃到陆逊,个个都是能比肩顶级军师的人选。特别是陆逊,东吴能在夷陵之战中大胜刘备,就是多亏陆逊的计谋,当然陆逊其实早就显露才华,但当时周瑜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今天将的这个成语土崩瓦解就和陆逊有关,一起来看看是发生了什么故事吧。今天

  • 望梅止渴的故事是怎么样的?望梅止渴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我们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平时生活中见的应该也比较多,其实这个成语是根据一则三国时期的故事而来,后人就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了这个成语。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则成语的典故到底是怎么样的,不过还有一个成语和望梅止渴的意思相近,也是由曹家人发明,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提起曹操,

  • 威震天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都不缺能人异士,而且更是有大把人挤破头都想帮曹操效力。一方面是因为曹操的确爱才,还有就是百姓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施展自己的抱负也就只有这一条路选择了。不过早期郭嘉还是曹操最信任的军师,郭嘉最遗憾的就是活的不长,但是郭嘉的能力绝对毋庸置疑,毕竟是能压制住司马懿的人,今天讲的这个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介绍,端午节真的只是为了纪念屈原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还有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各位小伙伴是怎么安排这个小长假的呢?端午节也算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了,从第一次出现端午开始已经过去了千年。我们现在说到端午就会想到是纪念屈原,不过实际上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很多其他的风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让你对端午节有一个全

  • 中国传统节日为什么只有端午节是纪念人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中国有很多已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但是好像只有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人的。说起端午我们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伍子胥、曹娥也都是纪念对象。只是屈原最出名,而且死的太悲壮,所以后人对他的渲染要多出很多。“端午&rdquo

  •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译文翻译,文中的绣衣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今年语文考高,有一道古诗词题目引起了一些讨论。题目是一首辛弃疾写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其中诗词里的“绣衣”给出的解释是官服,但有人认为这里的“绣衣”并不是指官服,而是李正之的提刑身份。那到底这里的“绣衣”应该怎么解释呢?下

  • 万世一时是什么意思?万世一时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每一次战役最终的胜负都决定历史的走向,所以双方谁也不敢怠慢。当然最自信的肯定还是曹操,毕竟当时他还是最强的。所以对刘备和孙权来说就需要抓住万世一时的机会,才有可能占据上风。所以万世一时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会为大家介绍到,而且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也很有意思,一起来看看吧。今天

  • 并日而食典故出处介绍,并日而食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位历史人物了,当然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诸葛亮进行了很多神话。不过在正史中诸葛亮也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功臣,他的精神起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有学过,今天就和大家讲讲其中一个成语并日而食的故事,来看看并日而食到底是什么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