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瓜田李下的由来

瓜田李下的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46 更新时间:2023/12/23 2:36:05

某次唐文宗问工部侍郎柳公权说,近来外界对朝廷的措施,有什么不满意或批评的地方?柳公权说:朝廷派郭旼做昐宁的县令,有些人认为有问题,并且讲了闲话。文宗很不悦的说:郭旼是太皇太后的季父,品德清廉,也没有过失,如今只放他去做一个小县官,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柳公权接着说:以郭旼的才德和贡献,确实足堪此任,但是议论的人说,郭旼曾经将二个女儿进献给宫里,并因而获取官位的…。文宗于是喟道:他的女儿是来参见并侍候太后的,又不是来做我的妃子,你们何以大惊小怪…!柳公权听了以后却说:像这样瓜田李下的嫌疑,哪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啊!

柳公权说瓜田李下这句话,就是援引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这句诗─君子防未然,不处瓜李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而来的,引申为君子应当有所避嫌之意。另一个例子,唐武后狄仁杰为相时,就曾向其姨妈卢氏表示,欲推荐表弟入朝为官,但却被姨妈加以反对,并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我不愿意让他去服侍女皇上。狄仁杰听了以后感到非常惭愧。

同样的,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其侄儿在家乡生活难以为继,朱元璋便向马皇后提议要让他出来做官。孰知马皇后竟予反对,并说:国家的官吏,应当选用贤能,我这侄儿,教书尚可,做官则不行。再者,前朝的外戚亲属,多骄奢腐败,甚至造成国家倾覆,所以臣妾以为,对于国戚仍应从严对待才好…。朱元璋听完后感动的说:历代皇后,都不如我朝的马皇后。

诸如上述史例,不胜枚举,如宋真宗时的宰相王旦,一生即主张儿孙当自立,至死其儿子王素都还没当过官呢!还有,汉明帝的皇后马氏,因其舅马防对明帝有参医用药之功,汉章帝特别想提拔他做官,却遭马氏反对说:我就是担心后世者的议论,会影响到先帝的声誉,所以才不希望有外戚当官的啊!我想,这些都是遵行利益回避的最佳典范,尤其掌握国家大权者,能率先以身作则,更诚难能可贵。

标签: 国家做官反对皇后朱元璋一个公权君子

更多文章

  • 重视民访、以求良政的庞仲达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广泛,清水,如此,了解,民众,太守,一个,意见

    汉代庞仲达任汉阳太守时,很重视辖区贤达人士的兴革意见。当时汉阳郡中一个具有特殊节操的教育家,叫做任棠,某日庞太守特别亲访,但任棠却不与其交谈,只是将一大棵蕹白、一盆清水放在门口,自己则是抱着孙子,蹲在门坎后面。庞仲达左右见任棠如此踞傲无礼,便欲加以斥责,但仲达却说:我想他大概是要我明白怎么做太守吧─

  • 没私心,公事公言的刘大夏和李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宰相,怎么,一个,产生,大夏,以后,情事,皇上

    明孝宗时,特别赏识有德有才的兵部尚书刘大夏。有一天,他告诉刘大夏,以后朝中大事,你认为该怎么去做的,都可以用揭帖密陈,我都照你的意思去办。刘大夏骤闻呼曰:臣不敢!孝宗问何故?刘大夏说:下臣用揭帖向皇上进言,便是阻碍言路;如果用揭帖密进的方式,时间一久,将会产生前朝〈宪宗〉李孜省所为之营私舞弊、奸邪贪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哪些方面颇有建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思想,人性,观点,就是,教育,自己,认为,不是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十四岁的时

  • 收礼有道的孟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收下,于是,黄金,孟子,有人,所以,以便,因为

    有人质疑孟子说,你以往在齐国时,曾经拒绝齐王所送的一百镒黄金,后来宋国及薛地的君主,分别送你七十镒及五十镒黄金,你却都收下来,是否有标准不一,不为人知的道理呢…?孟子说:在宋国时,因为要离开继续周游他国,宋君于是送我旅费,以便我完成后续的工作,所以我收下来了;而在薛地时,因为有人将对我

  • 清朝秀女为什么都是小孩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美丽,可能,女人,中国人,比较,当时,知道

    您一定想知道,这千挑万选中筛出来的秀女们到底是怎样倾国倾城。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如今流传下来的一些清宫秀女照片里,我们看到的却只是一帮长得参差不齐,胖的胖瘦的瘦的小孩子。甭说漂不漂亮了,连身上的衣服都是以朴素为主。据说,当时美丽不是入宫的首要标准,相反你要是长得美丽妖冶,那么它很可能还会成

  • 一个人最好的拥有莫过于静水流深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理,水流,得道,什么,真正,一个,和尚,我们

    林清玄说:当我们回到生活的原点,还原到素朴之地的生活,无非是“轻罗小扇扑流萤”,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或者是“短笛无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楼昨夜听春雨”。一个行者向老和尚学习“道”,于是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

  • 历史上的敦煌莫高窟内到底隐藏了多大的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佛教,洞窟,壁画,中国,石窟,敦煌,有的,莫高窟

    在莫高窟第423窟内,有一片隋代刻制的墨书题记《莫高窟记》。仔细观察,由于年代久远风沙久拂,题记正文已经模糊不可见,但标题“莫高窟记”四字却十分清晰。这是最早见的莫高窟之名,也是敦煌莫高窟的名字之来由。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 避免黑箱作业的韩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会,看不到,韩愈,一个,我们,官员,知道,所以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担任吏部侍郎的时候,负责官员的考核升迁。那时吏部里有一位严格的令使,经常将吏部大门上锁,以防止候选的官员冒进。后来韩愈知道这个情形,便觉得他矫枉过正了,于是命他将门打开,并告诉他说:你老是把门关起来,不知道的人以为我们在做见不得人的事…。又说:人之所以怕鬼,是因

  • 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飞天,佛教,变化,人物,形象,文化,时期,中原

    尽管不同时期的形象发生变化,但总体表现出了佛教的安乐与祥和。六臂伎乐飞天 盛唐 莫高窟148窟 南壁龛内飞天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众多精美艺术品中的代表。飞天在壁画中的姿态多是衣袂飘然,持花卉乐器,迎风起舞。尽管不同时期的形象发生变化,但总体表现出了佛教的安乐与祥和。莫高窟初凿于十六国时期,西域与中原本土

  • 古训:一个人的精神长相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读书,一个,美丽,生命,健康,长相,精神,其实

    「我们追求的“美”,不在皮相」《诗经 国风》有歌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人往往惑于皮囊,把“窈窕淑女”喻为美女,是曲解了古人的良意。诗经所言的“窈窕淑女”,是指灵魂的丰盈与美好。窈,深邃,喻心灵之美;窕,幽美,喻仪表之美;淑,善良,喻情操之美。这是2000多年前先民留给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