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私心,公事公言的刘大夏和李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46
更新时间:2023/12/24 6:20:12
明孝宗时,特别赏识有德有才的兵部尚书刘大夏。有一天,他告诉刘大夏,以后朝中大事,你认为该怎么去做的,都可以用揭帖密陈,我都照你的意思去办。刘大夏骤闻呼曰:臣不敢!孝宗问何故?刘大夏说:下臣用揭帖向皇上进言,便是阻碍言路;如果用揭帖密进的方式,时间一久,将会产生前朝〈宪宗〉李孜省所为之营私舞弊、奸邪贪腐情事,其祸害将会影响深远啊…。孝宗听了,久久以后才称好啊!很好啊!
另一个史例,某次宋真宗问宰相李沆:别人都经常会向我密奏,为何你从来没有这样做呢?李沆道:臣以为才疏学浅,既当了宰相,公事在公开场合说则可,又哪须用得上密启呢!身为人臣,对陛下密启,不是想进谗言,就是要谄媚皇上,这是应该唾弃的,臣怎么会仿效他们呢!
试想,任何行政裁量或决定,如缺乏相互勾稽、合议的过程,则必将产生擅权或滥权情事。也许掌握权力的滋味是美妙的,但久而久之,必定会得意忘形,反遭其祸,故不可不慎乎!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思想,人性,观点,就是,教育,自己,认为,不是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十四岁的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收下,于是,黄金,孟子,有人,所以,以便,因为
有人质疑孟子说,你以往在齐国时,曾经拒绝齐王所送的一百镒黄金,后来宋国及薛地的君主,分别送你七十镒及五十镒黄金,你却都收下来,是否有标准不一,不为人知的道理呢…?孟子说:在宋国时,因为要离开继续周游他国,宋君于是送我旅费,以便我完成后续的工作,所以我收下来了;而在薛地时,因为有人将对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美丽,可能,女人,中国人,比较,当时,知道
您一定想知道,这千挑万选中筛出来的秀女们到底是怎样倾国倾城。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如今流传下来的一些清宫秀女照片里,我们看到的却只是一帮长得参差不齐,胖的胖瘦的瘦的小孩子。甭说漂不漂亮了,连身上的衣服都是以朴素为主。据说,当时美丽不是入宫的首要标准,相反你要是长得美丽妖冶,那么它很可能还会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理,水流,得道,什么,真正,一个,和尚,我们
林清玄说:当我们回到生活的原点,还原到素朴之地的生活,无非是“轻罗小扇扑流萤”,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或者是“短笛无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楼昨夜听春雨”。一个行者向老和尚学习“道”,于是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佛教,洞窟,壁画,中国,石窟,敦煌,有的,莫高窟
在莫高窟第423窟内,有一片隋代刻制的墨书题记《莫高窟记》。仔细观察,由于年代久远风沙久拂,题记正文已经模糊不可见,但标题“莫高窟记”四字却十分清晰。这是最早见的莫高窟之名,也是敦煌莫高窟的名字之来由。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会,看不到,韩愈,一个,我们,官员,知道,所以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担任吏部侍郎的时候,负责官员的考核升迁。那时吏部里有一位严格的令使,经常将吏部大门上锁,以防止候选的官员冒进。后来韩愈知道这个情形,便觉得他矫枉过正了,于是命他将门打开,并告诉他说:你老是把门关起来,不知道的人以为我们在做见不得人的事…。又说:人之所以怕鬼,是因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飞天,佛教,变化,人物,形象,文化,时期,中原
尽管不同时期的形象发生变化,但总体表现出了佛教的安乐与祥和。六臂伎乐飞天 盛唐 莫高窟148窟 南壁龛内飞天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众多精美艺术品中的代表。飞天在壁画中的姿态多是衣袂飘然,持花卉乐器,迎风起舞。尽管不同时期的形象发生变化,但总体表现出了佛教的安乐与祥和。莫高窟初凿于十六国时期,西域与中原本土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读书,一个,美丽,生命,健康,长相,精神,其实
「我们追求的“美”,不在皮相」《诗经 国风》有歌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人往往惑于皮囊,把“窈窕淑女”喻为美女,是曲解了古人的良意。诗经所言的“窈窕淑女”,是指灵魂的丰盈与美好。窈,深邃,喻心灵之美;窕,幽美,喻仪表之美;淑,善良,喻情操之美。这是2000多年前先民留给子孙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仁宗,小说,称为,后来,包公,皇帝,作为,故事
包拯,人们俗称包公或包青天,这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包公又叫“包龙图”,一般只有在小说和戏剧中见到。如明代小说《警世通言》,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一章,《铡美案》剧中,有“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唱词。包公为什么又叫包龙图?说来有个故事。这故事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关,说的是北宋真宗皇帝赵恒的妃子李宸,产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罪犯,清朝,流放,皇上,古塔,人员,皇族,一个
在许多反映清朝生活的历史剧中,经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何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时,这里环境恶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