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自成打下福王府,俘虏福王朱常洵,将三百多斤的福王与鹿肉一起炖煮,美其名曰“福禄宴”

李自成打下福王府,俘虏福王朱常洵,将三百多斤的福王与鹿肉一起炖煮,美其名曰“福禄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17 更新时间:2023/12/10 4:15:55

1641年,闯王李自成攻入洛阳,打下福王王府,并俘虏福王朱常洵,随后李自成将重达三百多斤的福王与鹿肉一起炖煮,精心烹调成了一锅美味,美其名曰“福禄宴”。

闯王李自成是一个传奇历史人物。他从小是个穷苦的放羊娃,崇祯年间,成年的李自成发动了起义,后又成为闯王高迎祥的部下。

骁勇善战的李自成立下了许多战功,成为高迎祥器重的重要将领。

后来,李自成成为新的起义军领袖,最终率队伍占领北京,把明朝崇祯皇帝送上煤山。

在闯王李自成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段子。

就是有关他处置明朝廷的福王朱常洵的事,也就是著名的“福禄宴”。

福王朱常洵是明朝万历皇帝最宠爱的一个儿子,在所有的皇子中排行老三,他的母亲是备受宠爱的郑贵妃

虽然是庶出,但是因为母亲受宠,所以朱常洵也子凭母贵,身份尊贵无比。

相比较而言,长子朱常洛反而逊色许多。

因为他是万历皇帝与一个普通宫女所生,所以虽然是长子,却不受父亲的重视。

万历皇帝对朱常洵的百般溺爱,简直是要星星不给月亮。

再加上郑贵妃每天在他耳边念叨,万历皇帝就想立朱常洵为太子。

当然,皇帝也不是能随心所欲的,也要受封建王朝的礼教制度束缚。

当万历提出这个想法后,立刻受到一帮大臣的反对,他们一起上书,搬出明朝廷的祖制法典来与皇帝对峙。

要求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君主,也要靠大臣们维持朝政,所以他也不能擅作主张。

就这样,一方要废长立幼,一方要维护祖制,君臣间的拉锯战整整打了十几年。

最终万历皇帝为了巩固国本,安定朝廷,还是选择立朱常洛为太子,郑贵妃没有达成心愿,朱常洵的皇帝梦也破灭了。

看着爱妃和儿子受委屈的样子,万历皇帝也心疼不已。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无法挽回,万历皇帝就想着好好补偿一下郑贵妃母子。

他把朱常洵分封到最富有的洛阳,名号为福王。意思当然是要儿子享一辈子福。

万历皇帝为福王花起钱来一点也不手软,动辄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金,为他极尽豪华打造福王府邸,为他大肆操办婚事。

朱常洵也没有辜负他老子给的这个名号,在属地洛阳当起快乐自在的逍遥王。

整天花天酒地寻欢作乐,而万历皇帝就是他挥金如土的坚强后盾。

朱常洵在洛阳活的潇洒自在,为了能更好地享受挥霍,他大肆搜刮民财,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这样一来,当地的老百姓可遭罪了,累死累活也难以维持生活,与福王府的荣华富贵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百姓对这个作威作福的福王敢怒不敢言,暗地里都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

心怀不满的还有军士们,福王只顾自己享受,却苛待手下的兵士,军营中早就怨声载道。

这时候的明朝廷已经风雨飘摇,李自成的起义大军已经攻占了许多地方。

当1641年起义军攻打洛阳的时候,守城的兵士也不想为福王打仗,他们临阵投降了。

于是,起义军浩浩荡荡进入城中。

朱常洵一看大事不妙,赶紧带着一堆家眷逃跑。

可惜这个福王常年养尊处优,把自己吃成了一个300多斤的大胖子,行动不便再加上慌不择路,他也就没逃出多远去,很快就被起义军发现活捉了。

此时李自成正在福王府,他看着豪华无比的府邸院落,看着搜出来的数不胜数金银财宝。

不禁连连感叹:“老百姓遭了灾,饿得都要卖儿卖女了,这里富得流油,却不舍财救命,这个昏王其罪当诛啊。”

当士兵把朱常洵押解回来,看着眼前这个大胖子,李自成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围观的老百姓也群情激奋,纷纷诉起苦来。怎么处置这个罪恶滔天的福王呢?

李自成命令士兵吊起一口大锅,把朱常洵剥去衣服,褪去毛发,洗干净后,与几只剥皮的鹿一起丢进去煮。

这可真是天下奇观了,随着水温升高,就只见朱常洵在锅里惨叫连声,不停地上下扑腾挣扎。

直到最后,锅里终于没了动静。

福王朱常洵就这样在锅里结束了一生。

当然,这样的手段还是有点惨烈,至于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李自成作为一代闯王,到底会不会做出这种事来,也只有历史知道了。

不管怎样,朱常洵也算罪有应得。

标签: 李自成福王府朱常洵福禄宴

更多文章

  • 纪晓岚写联“一笔直通,两扇敞开”,尼姑看后怒骂不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纪晓岚,对联,尼姑

    相信大家都听过“铜牙铁齿纪晓岚”这一说法,人们对纪晓岚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 剧中纪晓岚反应灵敏,能言善道,在生活上他两袖清风,克勤克俭,在工作上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可电视剧总归是艺术产品,很多情节都有虚构的成分存在,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才华

  • 南唐皇后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当众强奸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小周后,赵光义

    在台湾历史博物馆有一幅历史著名的春宫图,就是熙临幸小周后图。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景写真。画中的人物一男一女,便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南唐皇后小周后。这一切开始于开宝八年,也就是公元975年南唐被灭国,李煜一下子成了亡国之君。开宝九年,李煜和他的皇后一起被俘送到京师,这小周后和李煜就一起过起了寄人篱下的

  • 中国神话人物――张果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神话人物,张果老

    张果老:广宗道人、通玄先生、银青光禄大夫。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姓张名果。道场在恒州中条山、鸑鷟山登真洞。法器为渔鼓。坐骑为毛驴、骏马。 张果老鹤发童颜,五缕白髯飘于胸前,左手持渔鼓于腰间,右手缩垂衣袖之中。头戴花卉锦地纹员外巾,上身着珊瑚红花卉万纹地长袍,襟口饰蓝地蟠桃锦地纹,袖口饰黑地描金

  • “椿萱并茂”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椿萱并茂

    椿,椿树;萱,谖草,也称金针菜、黄花菜。 《庄子》云:“大椿长寿”,后世因以“椿庭”谓父亲;《诗》:“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后世因以“萱堂”谓母亲。 “椿萱并茂”,即为父母

  • 成语衣锦褧衣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衣锦褧衣

    【成语名字】:衣锦褧衣 【成语拼音】: yì jǐn jiǒng yī 【成语释义】: 意为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 【成语出处】: 1、《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2、

  • 成语:筚门圭窦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筚门圭窦

    【成语名字】: 筚门圭窦 【成语拼音】: bì mén guī dòu 【成语释义】: 筚门: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篱笆作门;比喻贫苦人家或贫苦人家居住的简陋。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年》:“筚门圭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

  • 成语:桑枢瓮牖的意思、读音、出处、用法、成语接龙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桑枢瓮牖,成语

    【成语名字】: 桑枢瓮牖 【成语拼音】: sāng shū wèng yǒu 【成语释义】: 枢:门上的转轴;牖:窗户。用桑木做门轴,用破瓮做窗口;形容家境贫寒。 【成语出处】: 《庄子·让王》:“蓬户不完,桑以为枢机而瓮牖。” 【成语

  • 成语:戚戚具尔的意思、读音、出处、用法、成语接龙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戚戚具尔

    【成语名字】: 戚戚具尔 【成语拼音】: qī qī jù ěr 【成语释义】: 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成语用法】:

  • 成语:波诡云谲的意思、读音、出处、用法、成语接龙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波诡云谲

    【成语名字】: 波诡云谲 【成语拼音】: bō guǐ yún jué 【成语释义】: 谲:诡:怪异,变化。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成语出处】: 汉·扬雄《甘泉赋》:&l

  • 成语:豕食丐衣的意思、读音、出处、用法、成语接龙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豕食丐衣

    【成语名字】: 豕食丐衣 【成语拼音】: shǐ shí gài yī 【成语释义】: 吃猪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 清·唐甄《潜书·孝功》:“举良吏而拔之高位,既显荣而去矣。观其境内,冻饿僵死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