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一当皇帝就想杀了兄弟一个被整死一个被吓死

雍正一当皇帝就想杀了兄弟一个被整死一个被吓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14 更新时间:2023/12/27 11:18:05

政治斗争从来不是温柔的儿戏,一都是惨烈残酷的,为了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历史上出现过无数骨肉相杀的事情,兄弟阋墙也不过是家便饭。一切的情义在皇位面前都显得不足一提,但也或者生在帝家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兄弟手足之情吧。谁最天真的相信这些,谁就会第一个尝到天真的代价。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时间太长,所以手下的儿子们有着充足的时间来各自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后来演变的党争异常剧烈,各派人马私底下暗流涌动,明面上你争我夺,直到最后先皇驾崩,这一切才尘埃落定,出其不意的是四皇子胤禛继承了大统。

克承大统的胤禛上位之后立即着手对当年敢于和自己夺嫡兄弟们进行清算,心狠手辣的雍正皇帝没有立即就对所有的兄弟动手,反而将自己夺嫡时的劲敌八王爷封为了廉亲王,表面上委以重任,暗地里派人盯着这位有着贤王名气的过气皇子,然后数落出了八王爷一大堆的问题,借此来将八王爷置于死地。

这样掩人耳目的背地里的小动作实在是过于缓慢了,雍正实在不耐烦,他不能容忍这位兄弟还活在人世上,于是吹求疵指责八弟所督造的先祖牌位上面的油漆偷工减料,并且皇帝乘坐的御辇也是以次充好,虽然这样过错还不至于就此下令将八弟处死,但是已经足够出心中的一口恶气,随后雍正立即大发雷霆,责罚他在太庙前面跪了整整一天。

在胤禩的心里,恐怕他也明白,这都是他夺嫡失败的应有下场,历年来夺嫡失败的下场大多都是当场被格杀,比如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但是胤禩好歹还是保留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原本有机会位登大宝,却不料棋差一招,权利易手之后,自己也只能默默地承受,等待雍正最后的手段了,生与死这就只能顺其自然了。之后,雍正皇帝也果然并非大度宽容之人,他屡屡指责胤禩与自己作对,想要将自己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这就已经是在为自己日后逼死八弟的行动开脱了。

当然了,前戏要做足,雍正登基的第三年,他就说胤禩虽然没能继承皇位但是依旧贼心不死,胁持私愤,每每遇事便想着怎么挑起事端,搅得皇帝无法办公处理政事。所以雍正皇帝对于胤禩的评价便是没有半点功劳反而还有罪过。这就已经将他的想法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了众臣面前,只等着诸位大臣察言观色,落井下石了。索性她的大臣们都是些善于揣摩圣意的聪明人,不需要他表明过多的意思就知道怎么做。

但是八皇子这一派先于胤禩离开人世的却是他的九弟。因为是八王党的铁杆拥护者,雍正四年,九皇子很快就被流放到了荒芜贫瘠的青海,在这个远离中枢的地方,平日里的天潢贵胄遭到了严苛的待遇,因为已经沦落到了这个地步,所有人都明白雍正的心思就是想要他死,所以最会揣测人心的官员们自然会逢迎圣意,直隶总督绂将九王爷关在一个小暗房内,并且在身上加上了铁索来拘禁他。七月份正是一年中天气酷热的时节,人在这个小黑屋中空气又不流通,酷暑之下没有纳凉所在自然会中暑。但是可想而知,总督大人又不会替这个落难皇子找医生,只是一个劲的浇冰水,如此反复几次之后。

九皇子在当年的七月,腹泻而亡,结束了自己四十三年的皇子人生。天潢贵胄下场也不过如此,甚至还比不过我们这些升斗小民。

同年的九月份,八皇子也在府中患病,因为此时他已经被囚禁在府中不得出,加上九弟辞世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没有几天他就不进饮食,已经病入膏肓了。得知自己的老对手终于要不久于人世了,雍正尽管内心有着兴奋,但是却也有着落寞,他感念两人曾经的情义,甚至起了一丝宽宥之心,但是此时的胤禩已经是日薄西山,大势已去,药石无医,很快也就撒手人寰了。

自此之后雍正终于扫清了夺嫡之争所有的旧敌,可以放开手去做一番大事业了,他立即加速肃清朝纲,政治腐败的乱象。整个大清王朝再一次出现了蒸蒸日上的气象,也同时为他的儿子弘历的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的再次兴盛就在此时了。

标签: 雍正皇帝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大明王朝历史上的宦官们都不成气候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皇帝,宦官

    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一案废除宰相后,大权独揽,可谓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设了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这是内阁的雏形。到明成祖的时候,内阁权利开始上升,成为了不是宰相的宰相。明宣宗时候,开始注重培养太监,让太监读书。自此大明王朝的三座支柱开始形成,这就是以皇帝为首的皇权,和以内阁为首的相权,以及太监为首的

  • 唐朝法律为何如此歧视“二奶”:妾乃贱流 扶正必判刑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法律,历史

    关于宋代女性的地位问题,我一连写了好几篇文章,有个朋友问我,宋代与唐代相比,到底哪个朝代的女性更幸福一些?首先要说的是,宋代和唐代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再也不是个贵族社会了,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市民社会。打个比方说吧,宋朝的宰相完全可以和普通市民在同一个澡堂子里洗澡,而在唐朝,嘿嘿,这事连想都不要去想

  • 清朝那些满人大臣和高官为何都很无能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清朝官员

    满人不想学习,他们非常自负,没有头脑,他们认为他们要什么有什么,最初的满人不是这样的――大约80年前满人就退化了。在80年前,他们都很有才华,审判公平。现在的这些满人根本就不想去知道什么事情。他们非常自负,你无法和他们交谈。这些满人无能的主要根源是什么?――是不是在于他们的性格、教养或习惯?教养?当

  • 万历皇帝风流成性 至宫女怀孕却百般抵赖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历,明朝,宫女

    万历六年,万历皇帝十六岁,在母亲李太后的主持下,也在当时的司礼监太监冯保和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张罗下,进行大婚,立了一位王姓姑娘为皇后。这位王皇后举止端庄,侍候李太后特别尽心,所以深得太后的喜欢。也由于她的这个性格,小世宗万历皇帝尽管未必很喜欢她,却十分敬重她。但遗憾的是,这位王皇后没有生育。我们刚才说

  • “欲把西湖比西子”背后:竟是苏东坡恋上杭州雏妓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宋朝,诗人,苏东坡

    “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令苏东坡为之心动的这位美人又是谁呢?《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首诗首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所作。一代文豪落笔挥洒自如,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跃然纸上,这不足为奇。但是下句笔锋一转,将西湖的风光

  • 王莽改制具有穿越感?据说有社会主义的影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王莽,孔子,汉平帝

    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汉帝国,前后持续了近四百年,被分为西汉、东汉两个时期,除了因为这两个时期都城一个是西长安、一个是东洛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两汉之间有个短命王朝——新朝。这个新朝的创立者叫做王莽,是个极富有争议性的人物,用现在的话可也说是个具有儒家理想主义情怀的篡位者。他实施的各种政策极具超前性

  • 明成祖朱棣四个母亲都是谁?其生母究竟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成祖,朱棣,明朝

    朱棣生母:皇后马秀英称朱棣的母亲为马皇后,最为广泛。在清人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有记载,“后生懿文太子、泰王樉、晋王桐、成祖、周王”。这里说得十分清楚了,朱棣为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第四个儿子。这一说法,来源于明朝当时的史书,如《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靖难事迹》、《玉牒》等。《靖难事迹》

  • 失落在情色中的同治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同治,清朝

    清朝第十个皇帝同治即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六岁登极,十九岁病死。坐了十三年龙椅,匆忙走完十九年人生。人们说他是幸运的。生为皇储,在历史的舞台上并没有有所作为,却有一个“同治中兴”的雅誉。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尊荣。没有兄弟跟他竞争,安安逸逸地过着锦衣玉食,钟鸣

  • 孙悟空为什么要婉拒观音赐名?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游记,孙悟空,观音

    《西游记》原著第8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观音从西天雷音寺到大唐长安寻找取经人路上,先后降服劝化了沙和尚、猪八戒,并给它俩赐法名,一个叫沙悟净,一个叫猪悟能,都是悟字辈的,但最后到五行山后,却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观音准备给他孙猴子取法名时,被悟空婉言谢绝了,他声称自己

  • 汉哀帝迷恋董贤有多深?竟愿意将皇位拱手相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贤,明熹宗,朱厚照

    其实读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一些荒唐的事大多都是皇帝搞出来的,因为他们有那种“魄力”还有财力。现在我就给你们找几个例子。自古英雄爱美人,帝王爱红颜,后宫专宠,外戚专权,在历朝历代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汉哀帝很奇特,这个倒霉孩子他对美女不感兴趣,却对美男董贤一往情深,每日形影不离,十天之内赏赐财务达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