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南岳夫人魏华存是谁?魏晋著名女道士

南岳夫人魏华存是谁?魏晋著名女道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12 更新时间:2024/1/10 7:02:49

魏华存(公元252-334年),字贤安,人称魏夫人。西晋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人,乃司徒(承相)魏舒的女儿。自幼爱好道家气功,性静恭谨,喜读《老子》、《庄子》等书,不愿交往,常想独居。父母不许,二十四岁时嫁与京城(洛阳)太保椽刘文为妻,但练功学道的志气不变,待所生二子稍大,即与丈夫分居,专心练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感动了高士。清虚真人王褒传授给她《太上宝文》等书三十一卷,景林真人又向她传授了《黄庭内景经》。刘文死后,她携子到江南,冥心斋静,苦练《黄庭内景经》所示功法,并常去茅山(江苏句容县境)传道扬法,又命其子刘璞将《黄庭经》传给司徒琅邪王舍人杨羲、护军长史许穆等人。后经杨、许二人的传播,《黄庭经》功法便广行江南。魏夫人七传至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经陶氏的发扬,遂形成上清派,又称茅山派。该派尊魏夫人为始祖。

《黄庭经》一出,即为时人所重,大书法家王羲之楷书《黄庭经》后,更是名声大震,为历代文人学者所推崇。隋唐五代,注家蜂起,研读《黄庭经》成风。宋代文豪苏轼曾书《黄庭内景经》,并仿其文体作文。欧阳修还删正《黄庭外景经》并作序。大诗人陆游曾写诗赞道:“采药不辞千里去,钓鱼曾破万年功。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中。”明清学者将《黄庭经》与《道德经》、《周易参同契》相提并论,上升到中华气功三大经典的地位.

《黄庭经》分两篇,一为《黄庭内景经》,一为《黄庭外景经》。一说先有《外景经》,《内景经》是对《外景经》的注释和发挥。但又有人认为《外景经》为魏夫人晚年所作,约在晋成帝成和九年(公元334年)问世,一般所说的《黄庭经》是指《黄庭内景经》,乃在晋武帝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先出。就气功炼养而言,《黄庭内景经》更为重要。

道家气功“黄庭”功功法

“黄庭”功法比较好掌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诵习此经。在静室致诵经文,按照经文之意存想返照,本身就是练功。因为《黄庭经》以七言韵语写成,又采用多种比喻,形象生动,一边默诵,一边随文义存想返照,呼神存真,就能使六腑安和,五脏生华而返老还童。古人练“黄庭”功,也多是采用默诵法,正如《黄庭经》说“咏之万遍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现将炼养三宫的有关经文摘录于此,以供习诵。

一、练养泥大宫(大脑)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 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陇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 齿神崿峰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居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内景经·至道章》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竟,神生腹中衔玉珰,灵注幽阙那得丧,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长谷玄乡绕郊邑,六龙散飞难分别。长生至镇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没。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形。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澹闭视内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悫矣匪事老复丁,思咏玉书入上清。

《内景经·琼室章》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侠以幽阙流下竟,养子玉树令可仗。

《外景经·方寸章》明堂四达法海源,真人孑丹当吾前,三关之中精气深,于欲不死修昆仑。

《外景经·明堂章》昆仑之上不迷误,蔽以紫宫丹成楼,侠以日月如连珠,万岁昭昭非有期。

注释①九真:指在脑中的九位真神,即上真、高真、太真、神真、玄真、仙真、天真、灵真、至真。非其有什么神,是喻大脑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都有它的功用。②方寸:大脑、泥丸。③三神还精:指精、气、神养脑。 ④玉珰、琳条:美玉,喻有精神。⑤琼室.脑室。入紊集,指体内各部之神,都集中干脑.⑥三灵:指精、气、神。⑦专闭御景:关闭口、眼、耳,杜绝外界干扰。⑧悫矣匪事:谨守泥九,排出杂念。⑨明堂:指脑内中宫。⑩孑丹:元神。

二、炼养綘宫心(中丹田)

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衣裳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娑。

《内景经·心部章》心典一体五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普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耀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

《内景经·心典章》心晓根墓养华彩,服天顺地合藏精,九原之山何亭亭,中住真人可使令。内养三神可长生,七日之五回相合。

《外景经·心晓章》颇色光泽老不白,下于喉咙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入绛宫紫华色,隐藏华盖通神庐,专守心神传相呼。

《外景经·颜色章》恍惚不见过清灵,坐于庐下观小童,旦夕存在神光明,出于无门入无户,恬淡无欲养华根,服食玄气可遂生。

注释①童子、丹元:都指心神。②心典.心主。⑧三神,精、气、神.④神庐:指心。⑤玄气:指天之清气。

三、练养脾宫(下丹田)

脾部之宫属戊己,中有明童黄裳里,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赢无病伤,外应尺宅气色芳,光华所生以表明,黄锦玉衣带虎章,注念三老子轻翔,长生高仙远死殃。

《内景经·脾部章》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源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虎龙章,长精益命赖君王。

《内景经·脾长章》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醒,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返老得还婴,三魂忽忽魄靡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内景经·百谷章》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仙人道士非有异,积梢所致为专年.人皆食谷与五昧,独食阴阳太和气,故能不死天相既。

《外景经·中有章》伏于玄门候天道,近在吾身还自守,清净无为神留止,精气上下关分理。

《外景经·精液章》观我诸神辟除邪,脾神还归依大家,藏养灵根不复枯,至于胃管通虚无,闭塞命门似玉都,寿传万岁将有余。

《外景经·颜色章》脾中之神游中宫,朝会五神和三光,上合天气及明堂,通利六腑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通利血脉汗为浆,二神相得下玉英,上禀元气年益长。

注释①两明童:指脾和胃。②命门中:指脐下丹田。③尺宅:指面部。④二老。上中下三丹田⑤灵源:心为脾之原,即脾乃心之子。⑥混康:混,脾消磨后的水谷。康,保人安康.⑦黄宁:黄庭。入黄宁,指意守中丹田。⑧真人巾金巾:戴金色头巾的脾神。⑨专年:专为长寿炼养。⑩玄门:下丹田。大家:指黄庭。二神:指脾胃功能,相得,指功能协调.玉英.指口中津唾。

道家气功 “黄庭”功功理

《黄庭经》所述功理功法与《参同契》不同,《参间契》用《周易》八卦、河图洛书阐述玄奥的功理,借外丹之炉鼎火侯喻内丹之炼养,语多隐晦,其理难明,其法更难掌握,且强调“丹”的形成与功效。《黄庭经》直接应用医学上五脏六腑,其理易明,且对五脏六腑之神作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便于存想炼养。炼养是以“积精累气”为宗旨,而不专事结“丹”,所以“黄庭”功很普及,在民间流传甚广。

“黄庭”一词,早在东汉边韶《老子铭》中就有“出入丹庐,上下黄庭”之说。至于“黄庭内景”,《道藏,黄庭内景玉经》梁丘子云:“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喻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内象喻即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也,故曰内景也。”

“黄庭”功,是通过存想、内照(存神)三宫:脑中泥丸,心中绛宫(中丹田)、脾宫(脐下丹田)为中心,炼五脏之气,以养五脏之神。积精累气,养五脏神,即可长寿。“黄庭”功,特别重视对大脑泥丸宫的炼养,认为“泥丸百节皆有神”,“但思一部寿无穷”,所以强调指出“子不欲死修昆仑”。昆仑即头部大脑。现代科学证实,这对保护大脑,开发智力很有意义。在气功入静状态下,可使脑电波稳定而有节律,减少能量消耗,比休息和睡眠时消耗的能量还少20%,还能使毛细血管充分舒张,微循环改善,使作为疲劳素的血中乳酸盐明显下降,所以练功后头脑特别清醉.日本川烟爱义博士指出:“超觉静思是与人类的文明同生并存,它是解答人们如何生存的钥匙,是人类控制自己的最大武器,……能够最有效地使用大脑。”

《黄庭经》问世以后,历代道家都重视对大脑的炼养,出现了许多“还精补脑”的功法。

其次,《黄庭经》对脾宫的炼养也相当重视,认为“脾健在中宫,五脏六腑神明主”,即脾气健,脾神旺,“可使五脏六腑之神得养,确保整个身形健康无病,命长寿永。

标签: 魏华存魏晋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一代帝王汉高祖,五十岁之前为何无所事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负责为秦始皇押送徭役,并且坑蒙拐骗,整日生活的浑浑噩噩。后来在一次押送徭役的过程中,有几名徭役逃走,如果不能如期将所有徭役送到咸阳,那么刘邦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他见有人逃跑之后,便不再继续押送徭役,他自己也落草为寇。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陈胜吴广等

  • 宋徽宗号称道君皇帝,哪样技艺可与陆羽、蔡襄并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技艺,文史百科

    宋徽宗赵佶是个天生的艺术玩家,不适合当皇帝,却可以冠以双料头衔:出色的大艺术家、蹩脚的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徽宗懂书画,创制瘦金体,花鸟人物都画得精美无比;他懂园林设计,在汴京开封大建园林,建材选了最具艺术空灵想象的太湖石,不惜劳民伤财,到太湖里打捞,还要一路运到汴京,

  • 延津之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三国演义是如何描述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汉末三国时期,在黄河沿岸发生了一场战事,此战发生在白马之战后不久,也是引发200年敌对军阀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决战的一系列战役之一,史称“延津之战”。继袁绍大将颜良在白马之战中阵亡后,袁绍军又一员名将文丑之死更是在官渡之战前大伤了袁绍军的士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19

  • 精绝国:西汉时期中国西部一个比较小的城邦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精绝国,汉朝,历史解密

    精绝国是西汉时期中国西部一个比较小的城邦国家,位于尼雅河畔的一处绿洲之上。精绝国以农业为主,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贾云集,繁华富庶。东汉后期,精绝国被日益强大的鄯善国兼并。后来,受魏晋王朝节制。唐朝时其都城尚存,称尼壤城,清代称为尼雅城。尼雅在清代为于阗县所属村庄, 《和阗州总图》称作尼牙八札。1

  • 慈安陵多花40万两,慈禧不服重建最后结果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清朝,野史秘闻

    慈禧太后是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无名无分地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尽管史学界对她褒贬不一,但对于她生前的奢靡生活,正史当中是有着详细的记载的。有人算过一笔账,慈禧一天的生活费是纹银4万两,宫廷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能够买两艘“吉野号”战舰。当时晚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国库空虚,内忧外患,然而慈禧依旧固执自

  • 为何说唐文宗是中晚唐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文宗,唐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之中,盛唐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最为值得后世的我们去不断追忆的时代。因为,华夏文化在那个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是唐朝并非只有盛世,历史上的唐王朝朝实际上也有着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败,这段衰败便是中晚唐时期。在这段衰败的历史时期中,唐朝皇帝所要面对的则是内忧外患的局面。而细数唐玄宗之后的中

  • 明清时期的举人是怎样的地位?在现在是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举人,明清,文史百科

    说到举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举人在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在1905年废科举之前,乡村长期藏有一些精英,一部分是退居二线的高官,一部分是考入秀才或举人但无法做

  • 马陵之战中,齐国是如何成功设伏歼敌取得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陵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马陵之战是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众所周知,孙膑在这次战役中杀死了庞涓,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这次战役。魏国与赵国联合在公元前343年末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第二年,齐魏王为救韩国而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发兵攻打魏国。这场战争中

  • 吕布最好的兄弟是谁?义气或比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吕布,吕布,历史解密

    三国是个英雄的时代,英雄辈出,尽管传统的忠孝仁义等在这乱世期间,被不少人轻飘飘的抛弃了,但这并不妨碍许多英雄人物为了道义,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挺身而出,甚至不惜搭上性命。其中有许多人的事迹,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比如关羽千里走单骑,就是为了兄弟情分,为了君臣大义,可以抛弃荣华富贵,抛弃高官厚禄,虽千

  • 嘉庆时期的皇宫防卫有多差?百姓竟然能够轻而易举进皇宫!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嘉庆帝,野史秘闻

    嘉庆八年闰二月,嘉庆从圆明园回宫途中于御花园外遇到了一起刺杀事件,同行一百多人,竟然只有六个人出手去制止凶犯,嘉庆皇帝大为光火,处罚了侍卫头目,责问了当场的侍卫们:“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仆乎?”这件事情一出,嘉庆也是意识到皇宫防卫松懈,侍卫们没有各司其职,于是三令五申要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