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棣不是已经把黄子澄灭族了吗 朱棣为什么还要留下他的第四个儿子

朱棣不是已经把黄子澄灭族了吗 朱棣为什么还要留下他的第四个儿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15 更新时间:2024/1/15 22:37:06

还不知道:朱棣黄子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稍微懂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有这么个骜不驯的儿子朱棣,几次动杀心没忍心杀他,留下他终成祸乱,建文帝以撤藩的名义要消灭朱棣,朱棣也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攻向京城。虽然,朱允炆派出老将在济南堵住朱棣,可狡猾的朱棣不和他们硬拼,而是绕到攻下的南京。

兵临城下的时候,又出了李景隆等叛徒,开城们迎接朱棣,绝望的朱允炆一把火烧了皇宫,自己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在这年六月十三日,朱棣领着自己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城里,说起来,朱棣起兵时候,心里也忐忑不安,自己也没有多少胜算,虽然有姚广孝等谋士给他信心,可朱棣明白的很,自己成事,一切都是故事,不成事,那就是个传说,所以,当胜利地走进皇宫这一刻,朱棣百感交集。

他在幻想,文武百官对自己跪拜的那一刻,朱棣都想好了,赦免了跟自己做对的众人,以显示自己的大度和豪气,可他想错了,到了皇宫,百官都在院子里,对自己跪拜的十之一二,好羞辱的数字,看来,他们是不承认是大明的第二任皇帝,此时他心中已经有数,不承认侄子第二任期,侄子的任期统归老爹洪武年去,这些人竟然对自己不承认。

那就清君侧吧,先把要杀的人黄子澄和齐泰铁铉方孝孺等杀掉,手段极其残忍,特别是方孝孺,被杀了十族,被灭九族已经够惨,十族没啥杀了,就把同学和朋友,交集多的人都给杀了。

实际,朱棣不想杀方孝孺的,因为他的谋臣姚广孝和方孝孺有点交情,就嘱咐朱棣不要杀方孝孺,以免断了读书人的种子,可朱棣让方孝孺给起草登基诏书,被方孝孺骂个狗血喷头,登基诏书不成,成了讨骂的檄文,朱棣大怒,忘了姚广孝的嘱咐,灭了方孝孺的十族。

所杀人臣,都是连根拔起,不留一草,可黄子澄的四子都躲过了浩劫,留了下来,也许有读者问,怎么留下来的,难道知道最想杀不就是黄子澄吗?是的,听我慢慢说来。

这里把话又说回来,再说黄子澄,南京沦陷前,被找回南京,之前朱允炆为了平息众怒,把黄子澄和齐泰贬到地方,朝中紧急,又招他们回来。可此时,南京已经危在旦夕,黄子澄未回到南京,南京已经沦陷,黄子澄已经知道建文帝失踪,就派人秘密寻找,自己也密谋和朱棣抗争,可由于内奸告密,黄子澄被捕。

黄子澄被捕,妻子许氏和儿子黄圭,黄玉,黄润,黄泽从老家来到苏州府,决心要和黄子澄共扑国难,苏州知府姚善和黄子澄是古交,黄子澄救过姚善的女儿,这个恩情得回报。

说是朱元璋死之前,派人下来选妃子,姚善的女儿天资聪慧,长得漂亮,听说皇宫来选美,非要参加不可,可姚善不愿意,一如宫门深似海他是知道的,可女儿非要去,姚善没有办法,就稍稍动用了一点关系,让女儿入选了进宫,可当女儿进宫去才知道这些美女是给皇上陪葬的,这可急坏了姚善,没有办法,他只好求助于同乡的黄子澄,当时的黄子澄是翰林院大学士,皇太孙的老师,在宫里自如行走。

知道这情况,黄子澄答应了姚善,在朱元璋驾崩前一天见到姚善的小女姚千惠,告诉她身处险境,并把一瓶药水给她,让她涂抹脸上,手臂上,黄子澄离开,姚千惠便把药水抹在脸上,瞬间,身上脸上起黄泡,太监以为得传染病,令人给抬出宫外,宫外黄子澄已经派人接应,被女儿给姚善送回,虽然破了相,但算捡一条命,剩下那些宫女随着朱元璋下葬了,据说有六十三人。

这等恩情怎么能不报,于是,姚善拉住许氏,知道有去无回,要给黄家留下血脉才行,于是,姚善亲自动手,修改了四个儿子的姓名,户籍,身份,为了是逃脱即将到来的杀戮。黄圭改名田立微,户籍改成苏州府昆山县,身份是位道士;二儿子黄玉,改名叫田彦秀,身份是农村的一个理政,就是一个小村官;三儿子改名叫田彦温;四儿子虽然年少,也改名叫田彦德,姚善让他们快速学会昆山方言,这样,他们逃过了朱棣的大屠杀。

据后来知道,黄子澄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家姓被杀65人,异姓被杀54人,外亲475人被充军。幸存的妇女则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虐。

后姚善也被朱棣杀害,理由是不辅佐朱棣,他死的时候只有43岁。

(完)

标签: 朱棣黄子澄

更多文章

  • 三国群雄落幕后,孙权所属的吴国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三国

    每当一提起孙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我们都是看过三国的人,如果让你说一下三国末尾的故事,无非就是蜀国在刘阿斗手下家底败光,强盛的魏国一家独大,那吴国的结局到底又是什么呢?一、吴国还叫做江东吴国应该是三个国家中最低调的一个,都不怎么参与到中原的中心战局,好像就喜

  • 为什么在孙权眼中,张昭一直是东吴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昭,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昭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是一个名士辈出的时代。孙吴政权自古便有着”江东子弟多才俊”的美誉,其著名谋臣更是数不胜数。周瑜、张昭、鲁肃、陆逊、陆抗等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谋士。尤其是张昭,他在孙策时期便已是江东首屈一指的人物。孙策去世后,他更是忠心耿耿

  • 历史上永琪的福晋是尔泰孙女,他们后代结局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新觉罗·永琪,清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爱新觉罗·永琪,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爱新觉罗·永琪是乾隆皇帝的第五子,这位皇子能力出众,并且深得乾隆宠爱。《清史稿》中有记载:“永琪少习骑射,娴国语,上锺爱之。”但是由于永琪去世较早,所以算不上历史上有名的大人物,知道他的人也不多。直到上个世纪9

  •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成为一大污点 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情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庆功楼

    很多人都不了解火烧庆功楼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冷酷无情是有世人皆知的,相传,他为了屠杀功臣,上演了骇人听闻的火烧庆功楼之举,成为其人生的一大污点。据说朱元璋荡平群雄,建立大明,一统天下后,这一年的春天,他率文武百官来到南京城外的长江边春游。朱元璋见浩荡长

  • 秦武王死后,他把王位传给了谁?是秦昭襄王,还是宣太后娇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武王,战国

    秦武王死后,他把王位传给了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307年,年仅23岁的秦武王嬴荡,在周王宫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代表秦地的龙文赤鼎,不慎砸断双腿,失血过多而亡。秦武王举鼎的孟浪行为,在许多人眼中是不自量力的愚蠢行为,而秦武王本人也因此被嘲笑

  • 严世蕃被人称为“鬼才” 严世蕃到底有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严世藩,明朝

    还不知道:鬼才严世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五月的一天,罪恶累累、贪婪无比的严世蕃将被在西市斩首。人们兴奋地前往观看,只见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被绑赴刑场,随着一声令下,严世蕃成了刀下之鬼。消息传到江西分宜,老百姓欢欣鼓舞,只有嘉

  • 创造出永明之治的萧赜,南北朝不可多得的明君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萧赜,南北朝

    永明七年(489年),齐武帝萧赜的第四子萧子响因被告发所用服饰超出规格而直接处死了告发者,萧赜大怒,命萧子响认罪,结果萧子响率百余人击退前来劝说的朝臣,意图造反。萧赜出兵讨伐,并于次年赐死萧子响,还除去了他的属籍和爵位。后来萧赜思及此事总是又痛又悔,一次游园时望见猿猴对子鸣啸,不由涕泪横流,追封萧子

  • 乾隆不仅喜欢作诗,而且还很喜欢绘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非常喜欢画画,尤其雅好山水,清代书画著录《石渠宝笈》中就保留了不少他的画作。近代李放的《八旗画录》中说:“(乾隆)用笔中锋法兼草隶,古秀浑逸,天机洋洋。老劲过于沈周,清隽驾于宋元,赵孟頫、王冕、陈淳无足道也。”这番吹捧显然过于夸张,但乾隆在诸多吹捧中产生幻觉,认为自己真是画坛天才。接下来中国历史

  • 孙策为东吴做了什么贡献?探索孙策传奇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策,东吴

    孙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东吴,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帝孙权,但是其兄孙策文治武功比起孙仲谋可是犹有过之。江东自古多才俊,人称“小霸王”的孙策,其勇武可想而知,其父孙坚死后,正是他打下江东六郡81县,奠定了东吴基业。如果不是英年早逝

  • 北燕末代皇帝冯弘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好运气始终会用完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冯弘,晋朝

    每当一提起北燕末代皇帝冯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407年,冯跋发动政变杀了后燕皇帝慕容熙,之后拥立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高云为帝,定都龙城,史称北燕。可是高云只做了两年皇帝,409年就被宠臣离班、桃仁杀害。此时冯跋再次挺身而出,平定了动乱,其后被众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