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隋炀帝杨广弑父篡位的故事

隋炀帝杨广弑父篡位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82 更新时间:2024/1/28 8:30:22

隋炀帝名字叫杨广,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按中国封建朝帝王选择的习惯,王位本不该由他来继承的,但杨广却能在隋文帝死后却能登上了皇位。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推断是他杀了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杨勇,从而篡权为君的,真的是这样吗?

杨广其人

杨广相貌英武,聪明伶俐,而且巧于辞令,因此很受父皇母后的喜爱。在13岁的时侯,他就被委以重任,任并州也就是今天山西太原的总管,被封为了晋王。可对于如此殊荣,杨广还不满足。生长在争权夺利的环境中,从小就耳濡目染,他形成阴忍复杂的秉性。他深知承继皇位、一统天下的好处,也知道自己是皇帝的次子,能继承皇位的可能很小。可他不甘心居于兄长之下,他不可能被一个小小的晋王爵位就满足了。

杨广并未因父皇立兄长杨勇为太子就灰心丧气了。他有缜密、运筹的心机,也有沙场征战的功业和威德,更有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野心,在皇位这一巨大的诱惑面前,他决不心慈手软。他很聪明,知道如果想要登基,就要先得到太子的宝座,而要坐上太子宝座,就需要父皇和母后的信赖以及亲信党羽的辅佐帮助。杨广在自己制定了争夺皇位的策略后,就紧锣密鼓暗自地行动了起来。

他的第一个步骤是想方设法博得父皇和母后的欢心。文帝和皇后一向是倡导勤俭持家的,都不喜欢奢华的生活方式;而皇后也恨那些用情不专的男人们,她经常指责那些宠姬爱妾的官员。杨广对这些都很了解,于是他检点自己的行为。先是脱掉华服,换上粗布衣服,接着又把筝弦弄断,弄出一副远离荒淫娱乐的假象。

其实他本是一位纵情女色的纨绔之人,在他的私宅里蓄养了许多绝色的美女,但是为能讨得母后的喜欢,他明里与妻子出双入对,恩恩爱爱,暗地里却把与其他女子所生的孩子全部掐死,一个活口都不留。

当文帝跟皇后到他的府中时,看到屋内一件珍宝摆设都美誉,筝上也落满了灰尘。身边的孩子都是杨广正妻所生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侍茶奉水的下人也是布衣荆裙、面目憨厚。厨房里除了柴米,根本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文帝见了之后非常高兴,不断赞扬杨广的温良恭俭,皇后也忍不住地夸奖儿子远离声色,可以担当重任。

在父皇、母后面前树立了高达的正人君子形象后,就开始诋毁太子杨勇的形象。而太子杨勇的确不是杨广的对手,他性格粗莽直率,可以说是胸无城府,根本觉察不出二弟的险恶野心。

每次杨广在外任职回来时,都要暗地里给太子送一些珍玩、锦衣、美女,而太子每次也都一律收下,而且一点也不知道去遮掩。每日都华服出入,招摇过市,而且在自己的府中纵情于乐,与很多女人发生关系,留下了十几个孩子。文帝及皇后渐渐得对太子越发地厌烦了。文帝与皇后常常私下里谈论:“太子品性顽劣,而广儿却仁孝恭俭。”

杨广在父皇和母后面前的表演可以说是大获成功了。于是又在大臣官员中开始了行动了。一次,他代父皇视察军营,忽然下起了暴雨,士兵们在雨中操练,侍从拿一把伞为杨广遮雨,杨广却一下子推开,说:“士兵们都在雨里淋着雨,我怎么能躲在伞下!”此事在当时被人们传为了佳话,不仅文帝听说说后心喜不已,连大臣们也对杨广更加敬重和拥护了。

杨广的第一个步骤达到,几乎在所有人面前树立起了贤德、仁孝、磊落的形象,他开始了第二个步骤——广结党羽。他的处世手腕是极高的,那些对他有用的人,他就或是以名、或是以利来诱惑他们,亦或者以他“正人君子”的作风假象来对他们进行迷惑,假以时日,一有大批的朝臣就汇聚到了他的周围。朝臣们不仅在文帝面前歌颂他的节操和美德,还对太子的不耻行为大加渲染。看多了,听多了,文帝的心自然也就动了,最后终于下决心,废太子杨勇,立了杨广。

篡夺皇位

阴谋得逞,杨广终于取得了皇位继承权,就等父皇驾崩,自己等基了。可他实在等不及,看到须发已经花白的父皇身体依旧那么硬朗,而自己这么多年来装假装得实在太辛苦。

一次在入宫的途中,杨广发现迎面走来一佳人,相貌美丽,无比娇媚,他知道她是父皇最宠爱的宣华夫人。见宣华夫人进入了一座偏殿,杨广也急步跟进去了。宣华夫人见是杨广,知道他是太子,也就没起疑心,只是莞尔一笑,请他入了座。没想到,宣华夫人的这一笑,一下撩动了杨广,他竟然毫无顾忌地扑向了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向文帝哭诉自己被太子羞辱,文帝愤怒了。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杨广竟然是这样的无耻,胆敢羞辱父皇的爱妃。文帝开始对杨广这么多年的端正行为产生怀疑,他急忙召集大臣草诏,让废太子杨勇来议事。可杨广何等聪明,之所以敢在父皇爱妃宣华夫人面前放肆,就是因为他知道此事自己有放肆的资本了。宫里宫外全都是他的人马,纵是父皇,也无法将他怎么样。

文帝没能有机会废掉杨广。夜深人静之时,一方手帕阻住了他的呼吸,结束了他的性命,大隋朝的开国皇帝就是这样驾鹤西去了。

炀帝杨广登基了,他原本呢荒淫奢华、阴狠毒辣立马显露了出来,不仅将自己所有的胞弟全部杀死,还大兴土木,把原本强大的大隋朝糟踏得是千疮百孔,使得大隋朝成了一个短命王朝,永远的留在史册当中。

可是老话说了,多行不义必自毙。杀父篡位、骨肉相残的杨广,自己最终被人勒死,还永远留给后人一个暴君的丑恶嘴脸。得到的只是后人的唾骂,而遗臭万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光武帝刘秀是怎么笼络人心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光武帝。历史上对于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评价很高,说他上承天命,拨乱反正,使天下得以安定,并一心谋求国家振兴,是一位“中兴之主”。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评价光武帝“三代以下称盛治”,认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甚至认定在夏、商、周三代以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 方孝孺被诛杀十族多的一族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方孝孺是一个忠臣的典范,因为拒绝帮助朱棣起草继位诏书,被燕王朱棣处以极刑,凌迟处死,不仅如此,方孝孺还被诛十族。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前,招方孝孺辅助孙子朱允炆,任翰林院学士。朱元璋驾崩之后燕王朱棣就发动叛乱,企图夺取自己侄子的江山,朱允炆派兵抵挡,起草这个讨伐檄文的正是方孝孺。最终朱允炆不敌,自焚殉国

  • 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苏建为国立功,而与兄弟们一起被任用为郎,苏武后来逐渐升迁为栘中厩监。当时汉朝不断讨伐匈奴,双方互相扣留了多批使者。天汉元年,且鞑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袭击,于是说:“汉朝的皇帝是我的长辈。”把扣留的汉朝使者路充国等全部放还。汉武帝为了报答匈奴的善意,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

  • 主父偃倒行逆施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主父偃是齐国临茁人,他学的是长短纵横之术,年轻时游学于齐国读书人之间,儒生们一齐排斥他。于是他北游燕、趟、中山,但都没有人厚待他,客居异乡,非常困窘。卫青将军多次对皇上说起他,皇上一直没召见。主父偃无钱可用,在京城逗留时间久了,诸侯家的门客大都讨厌他,于是他就向朝廷上书。奏书早晨送到皇帝那里,晚上他

  • 达芬奇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外星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列奥纳多·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以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而闻名。涉及发明,绘画,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写作,历史和制图学多项领域。他被认为是降落伞、直升机和坦克的发明者。他于1452年出生于现代意大利,在法国逝世,享年67岁。他一生主要在米兰、

  • 达芬奇真的是同性恋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达芬奇是同性恋。唯一的史料记载是1476年的法庭记录,他与其他三名年轻男子被控涉嫌鸡奸Jacopo Saltarelli,后因无人出庭证据不足被驳回。有争议如施洗的约翰,一般认为原型为萨莱,还有其他副本,出自他的追随者或者萨莱自己之手。自16世纪后也不断有人提过达芬奇的同性倾向,

  • 山海经中记载的战争和谋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山海经》记载的上古华夏民族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诸多的战争与谋杀。从保守的势力“炎帝族”被代表着革命势力的“黄帝族”取代,一直到大禹建立夏朝。这场人、神、巫、尸之间的战争与谋杀才逐渐得以平息。在这段战争频发的时期,各方势力为了争取权力的谋杀与争斗,可谓精彩纷呈,完全不亚于电视剧“权力的游戏”。据《山海

  • 山海经中记载的僵尸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僵尸,不入轮回,不入五行,超脱于天地之外,不死不灭。僵尸传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山海经》对僵尸的始祖及诞生就有记载:行走在蛮荒大地上的六大尸体,死亡并不是他们故事的终结。第一—形骸之尸形骸之尸乍一听没什么印象,但它另一个名字,大家肯定耳熟能详——刑天,上古十大魔神之一,在山海经记载中,刑

  • 包拯智破金钗银簪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任开封府尹时,一日,正升堂理事忽听堂外三声鼓响,击鼓人邬仁回禀:今日早晨,发现家里被盗,装金银首饰的木匣丢失;昨夜看门的佣工也已失踪,开始怀疑看门佣工监守自盗,携匣逃匿,我便派家人四处找寻,后在杨清屋后井里见到失踪佣工的尸体。据此,我认定是杨清入宅盗窃,被我家看门佣工发现追赶,杨清杀人灭口,抛

  • 包拯智破谋财害死布商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景佑四年,包公任天长县知县。在任三年,时常下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日,包公带随从去边远乡村巡视,经过一段山僻小路,两旁树高林密,杂草丛生。只见树梢上空老鹰盘旋,林间深处乌鸦成群,前方草丛苍蝇乱飞,并有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包公引起警觉,疾步趋前察看,见草丛里躺着两具尸体。经随行仵作检验:两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