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包拯智破谋财害死布商案的故事

包拯智破谋财害死布商案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64 更新时间:2024/1/6 16:18:37

景佑四年,包公任天长县知县。在任三年,时下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日,包公带随从去边远乡村巡视,经过一段山僻小路,两旁树高林密,杂草丛生。只见树梢上空老鹰盘旋,林间深处乌鸦成群,前方草丛苍蝇乱飞,并有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

包公引起警觉,疾步趋前察看,见草丛里躺着两具尸体。经随行仵作检验:两名死者为男性,均系头部被锐器砍伤致死。一年长死者衣袋内有木制“宋记”印戳一枚。包公分析:印戳是卖布的记号;死者可能是过路的布商伙计。

包公走访了附近里正,得知当地没有姓宋的布商。包公判定:这是一起外地布商路经此地,被劫贼谋财害命的案件。

第二天,有布商和随行伙计叶杼,走圩赶集,收购大布。二人遍寻布摊布店,各样布匹仔细挑选,后在广禄布店看到一匹布头上有“宋记”印戳。布商问广禄:此样布匹,共有多少,我们全要。广禄答道:共有20匹,布商将20匹布全都买下,伙计找来车夫,将布装车,运回馆驿,报与包公。

原来,布商和伙计都是包公随行人员化装的。包公取“宋记”印戳逐匹布对之,丝毫不差,即传布店老板广禄,询问此布来历。广禄禀道:前天傍晚,有布商和伙计数人,推一车布20匹来卖。布商言道:盘费已尽,就地销售。我看价廉物美,就全部买下。因已天黑,未看清面貌,也没问哪里人,不知他们去。案件至此,赃物如数追回,线索却又中断。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公经过秘密访查,发现一条重要线索。有人反映:在案发现场附近,山僻林间小路,常有一伙强人出没,为首的绰号“拦路虎”,专门打劫过往行人财物。

这天,天长县城茂源布店来了一位富商,选购上等好布60匹。布店老板鲍信喜笑颜开,沏茶倒水,热情接客。交谈中得知,富商姓名贾,从扬州来,拟贩布去庐州卖。鲍信劝说杨贾:此去庐州,经过一段山僻小路。货物最好明早起运,白天通过比较安全,杨贾感谢鲍信好意。

次日一早,杨贾带着3名车夫,来到茂源布店,将60匹布分装3车,让车夫推着往城西进发。行至当午,进入山僻林间小路。天气炎热,车夫要求歇息。杨贾也走得又累又渴,同意休息一会儿再走。正当他们坐下喝水吃干粮时,突然一声哨响,从树林深处窜出十来个蒙面人,一个个手持大刀。

为首的厉声言道:留下货物,饶尔性命;如若不依,全都杀死。杨贾见他们人多势众,又都拿着凶器,只好答应留下货物。杨贾和车夫退到一旁,见众强盗推起车,簇拥着往西去。行不到百米,忽听一声吆喝:站住!从四面八方冲出一队官兵、衙役,将匪徒团团围住。经过一番格斗,土匪全部被擒。

包公是用什么计策将这伙土匪一网打尽的呢?原来,包公得知他们是一伙散匪,时聚时散。那么,他们是怎样提前得到消息,再通知散匪集合的呢?包公料定在城里有内线,给他们通风报信。经秘密核查,被劫贼抢去卖与广禄布店的20匹布,是姓宋布商在茂源布店购买的。据此,包公对该布店产生了怀疑,密派衙吏郑槎暗中监视。授计新任师爷林聪扮成富商,化名杨贾,前去茂源布店选购大布。

布店老板鲍信劝说杨贾“货物明早起运”。林聪密报包公。包公即猜到鲍信是为留下通风报信的时间。果不出所料,待杨贾走后,鲍信即写了一字条,交与本店伙计童丰。童丰匆匆出门,走到城西30里处,将字条埋在路旁一棵树下。这一切被暗中监视跟踪的郑槎看在眼里。

待童丰走远,郑槎扒出字条,见上写“货明早起运”,忙将字条重新埋好。不久便见有人取走字条。郑槎回报包公。包公让林聪和车夫于次日正午,赶到山僻林间小路,停下歇息,“守株待兔”。果然,土匪中了包公的“引蛇出洞”之计,如期进入预伏地点,被一网打尽。

人赃俱获,铁证如山。众匪无法抵赖,只得供认劫杀布商和伙计,图财害命,种种罪行。包公依律将为首强盗“拦路虎”就地正法,从犯发配边远服役;将茂源布店老板鲍信和伙计童丰逮捕判刑。

姓宋布商之子孝先,从苏州来天长县寻父,见到县衙布告,方知其父遇害,贼人已除。孝先感泣,拜谢包公。包公命将20匹布发还原主,并让其运回父亲骨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智铡赵王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任开封府尹时,经常巡查东京汴梁大街小巷,维护京师地方治安。一日,巡至西门坊,见四牌军共抬一筐黄菜叶,累得满头是汗。包公顿生疑窦:一筐黄菜叶,何用四人抬?经查,见筐底藏一男尸,四牌军称:奉长官孙文仪之命,将这一死尸抬去河边丢弃,包公即拘传孙文仪到堂审问。孙文仪供述:我奉西京洛阳赵王之命,擒杀司马都

  • 包拯智断秀才自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嘉佑元年正月十六日,东京汴梁相国寺和尚了净,清晨洒扫殿宇,在观音殿佛座后发现一具男尸,年约20来岁,从衣着看像是一位秀才。了净见尸,不由发慌。恐连累本寺,慌忙扛尸外移。刚到殿门口,遇见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书僮,书僮认出和尚扛着的正是自家主人,书僮哭问:我家相公怎么死的?是不是你害死的?长老闻声赶至

  • 包拯智勘劫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潮州举子邹士龙和王之臣一同进京赶考。途中谈及家事,俱言妻子有孕。邹士龙首议:你我自幼同窗,情同手足。如皆生男,结为兄弟;皆生女,结为姐妹;倘若一男一女,愿结秦晋之好,指腹为亲。王之臣欣然应允。后果生一男一女,王妻生男名朝栋,邹妻生女名琼玉。及至京会试,邹士龙高登龙榜,王之臣名落孙山。后

  • 包拯智查诈骗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皇佑二年,东京汴梁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有一青年,名叫冷清,自称皇子,遍访六部衙门,要求进宫面君,认祖归宗。冷清言其母亲原是宫女,曾得皇上临幸,身怀有孕后被遣散回家,不久生了他,并有御赐龙凤绣抱肚为凭。此事沸沸扬扬,闹得满城风雨,朝野议论纷纷。仁宗闻知,将信将疑,查明真假皇子,由谁负此重任?

  • 包拯智审绣鞋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复核各地死罪案件。这日,包公细察江州衙解送的“朱连因奸杀人一案”案卷,认为此案有两点不清:一是案犯杀人后,取走绣鞋作甚?二是杀人凶器和丢失的绣鞋下落不明,尚须详勘细鞫,再作决断。包公命将原告王尚、被告朱连带至大堂。包公问王尚:“你告朱连杀人,有何证据?”王尚回禀:“那日,我一早

  • 包拯智审夺子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郑州衙吏赵令史与郑州西城马员外相交甚密。马员外一妻一妾,妾生一子。赵令史常去马家,后来,竟与马员外之妻赖玉香通奸,被马员外之妾张海棠撞见。赵令史见奸情败露,恐张海棠告知马员外,顿起歹心,唆使赖玉香:毒死马员外,嫁祸张海棠,夺子以霸产。赵令史买来鼠药交与赖玉香。赖玉香偷偷将鼠药放进茶杯内

  • 包拯智审入室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时广东惠州府河源县城十分繁华。这天两个光棍无赖张逸和李陶在街头闲耍。这时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远远走过来,张逸一见顿时看呆了,淫邪地对李陶说:“这小妞儿长得真俊,要是年纪再大点,我一定要娶她为妻。”李陶笑笑说:“你真是孤陋寡闻,只看这小丫头俊俏,你不知道她娘才真是美貌无双、国色第一呢。”张逸一听动心

  • 包拯智斩鲁斋郎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4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斋郎,官名。属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斋郎、祀官斋郎,均为七、八品的小官。唐代太常寺所属郊社署有斋郎一百十人,无品级,供郊庙之役。宋代也有此官,员数无定。每年春秋,陪皇祭祀,都离他不得,非他莫属。鲁斋郎他倚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百姓大施婬威,敲诈

  • 包拯智判闻香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快来临了,在凤陽府定远县府的衙门深处,包公正与夫人在内衙商量过年的事,他在仕途几十年,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一生没有什么爱好,惟一喜爱就是灯谜,他准备在元宵佳节,到城隍庙去设灯谜,让市民来猜,与民同乐。这时,有人前来击鼓鸣冤告状,包公马上升堂,看见阶下跪着一个肥头大脑的乡绅,扭着一

  • 包拯智察失踪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巡按。所到之处,即设巡行衙门。广贴告示,晓谕百姓:准讼者直到堂前,鸣冤告状,自陈曲直。这年秋,包公巡至潮州。一日,巡行衙门升堂放告,有潮州城郊江边村三人拉扯到堂前告状。赵三郎与周守义合伙做生意。日前,二人相约各带纹银200两,同往广州城里买布,预订搭乘艄公张海潮的船只,约定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