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山海经中记载的僵尸有哪些

山海经中记载的僵尸有哪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21 更新时间:2024/2/14 23:38:32

所谓僵尸,不入轮回,不入五行,超脱于天地之外,不死不灭。僵尸传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山海经》对僵尸的始祖及诞生就有记载:行走在蛮荒大地上的六大尸体,死亡并不是他们故事的终结。

第一—形骸之尸

形骸之尸乍一听没什么印象,但它另一个名字,大家肯定耳熟能详——刑天,上古十大魔神之一,在山海经记载中,刑天是一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无头巨人,虽然关于刑天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要说山海“六大尸神”,还是不得不提先到他。

在《淮南子》中称刑天是天残之尸,既然是尸,肯定是死人了,只有死人才叫尸。刑天是在黄帝激战中被黄帝设计砍掉了头颅,所谓头可断,血可流,精神不能输,失去了头颅的刑天怨气冲天,拿起巨斧和盾牌继续战斗,正是这股怨气使得刑天超脱轮回,无头亦可活。

第二—夏耕尸

《山海经大荒西经》上说:“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夏耕是夏王朝最后一个帝王夏桀手下一个将军的名字,在商汤灭夏的最后一战中被砍下头杀死,与刑天一样,掉了脑袋的夏耕并没有倒下,不同的是,夏耕并没有选择继续战斗,而是怀着一种对夏王朝的愧疚之心逃跑了,一直跑到了巫山,但夏耕尸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盾牌和武器,而是在巫山继续履行他守卫的职责。

第三—女丑尸

《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与夏耕一样,女丑也是一个人的名字,但她不是普通人,可以御尸聚兽,想来是神巫女巫一类的角色,虽然神通广大,最后还是以死亡告终,女丑尸据称是天上出现十个太阳时期被太阳晒死的,可问题来了,她没有像夸父那样驱逐日,为何会被晒死呢?找个地方躲起来不就行了。

据当时一些证据说明,她的死与原始社会旱魃的祭祀方式有所关联,古时天气大旱,巫师求雨无果,于是部落首领就命令将女巫装扮成旱魃的样子,置于太阳底下残忍地烧烤。就是说女丑是个女巫,她理所应当有帮人民驱除旱灾的使命,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女丑献祭了自己,被太阳烤死了。但没过多久,人们就发现,她奇迹般地复活了,但与往常不同的是她永远用右手遮着脸,终年居住在山上,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女丑之尸。

第四—祖状尸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这个祖状就不是一个名字,它是尸体的一个形态,像是死亡祖先的尸体,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很早人类就有殡葬习俗,死后怎么处理尸体,所以人们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一具古尸,所以名叫祖状之尸。至于它为啥会跑出来活动呢?古人认为他们的祭祀很虔诚,导致产生了神灵,是一种祭祀信仰实现的形式

第五—据比尸

《山海经海内北经》:“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披发,无一手。”它的形象比较恐怖,像刑天、夏耕脑袋没有就没有了,看着还干净利落,但据比尸脖子断了脑袋还挂在身上,还少了只手,死的惨不忍睹。那据比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与前边几位猛人,半神不同,有说法认为,据比尸代表死亡的神,这个惨不忍睹的死相代表战争死亡的表象,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死神形象

第六—奢比尸

《海外东经》“奢比尸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大荒东经》:“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在海外的东方,有一个奢比尸国,这里的国民即使死后仍然不会消失,而是会变成一个半人半兽的怪兽,他们人面大耳朵,长者野兽的身子,两条青蛇挂在大大的耳垂上。

它有另外一个传说:在世界的尽头,是一个宽二十米,深不见底的悬崖,深渊的底部有七根柱子,也就是传说的僵尸国,村里人都不是人,也不是野兽,而是“奢比尸祖”,一群半兽人的僵尸。

另一种说法是“奢比尸”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人,它长者又细又长的眼睛,一开一合闪着滢滢的精光,就像是灵魂通过眼眶再向外看,据说“奢比尸”死后就把灵魂寄托在野兽身上,再和自己已经腐烂一半的尸体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它有一双大耳朵,依靠青蛇传递鬼神两界的信息,时间长了,青蛇就成了它身体的一部分,看上去就像是挂在耳朵上的耳环。

“奢比尸”后来就被派往冥界管理鬼国,后人称它为“奢比尸神”,每当夜幕降临,“奢比尸”就会拖着僵死的身体在人间游荡,捉拿孤魂野鬼,以免人们都变成那样,人间僵尸横行,这些没有自觉回到地域而是贪婪人间的鬼魂就没有它那么幸运了,大都会被打入无间地狱,永世不得投生,直到地狱空虚,至此“奢比尸”就成为唯一一个鬼王,只有它可以光明正大地以僵尸的身份活着。

这六大尸体之所以死后能活着,大概代表了某种坚强意志和不灭精神,可能古人很早就认为人的意志可以超越肉体和生死极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智破金钗银簪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任开封府尹时,一日,正升堂理事忽听堂外三声鼓响,击鼓人邬仁回禀:今日早晨,发现家里被盗,装金银首饰的木匣丢失;昨夜看门的佣工也已失踪,开始怀疑看门佣工监守自盗,携匣逃匿,我便派家人四处找寻,后在杨清屋后井里见到失踪佣工的尸体。据此,我认定是杨清入宅盗窃,被我家看门佣工发现追赶,杨清杀人灭口,抛

  • 包拯智破谋财害死布商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景佑四年,包公任天长县知县。在任三年,时常下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日,包公带随从去边远乡村巡视,经过一段山僻小路,两旁树高林密,杂草丛生。只见树梢上空老鹰盘旋,林间深处乌鸦成群,前方草丛苍蝇乱飞,并有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包公引起警觉,疾步趋前察看,见草丛里躺着两具尸体。经随行仵作检验:两名死

  • 包拯智铡赵王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任开封府尹时,经常巡查东京汴梁大街小巷,维护京师地方治安。一日,巡至西门坊,见四牌军共抬一筐黄菜叶,累得满头是汗。包公顿生疑窦:一筐黄菜叶,何用四人抬?经查,见筐底藏一男尸,四牌军称:奉长官孙文仪之命,将这一死尸抬去河边丢弃,包公即拘传孙文仪到堂审问。孙文仪供述:我奉西京洛阳赵王之命,擒杀司马都

  • 包拯智断秀才自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嘉佑元年正月十六日,东京汴梁相国寺和尚了净,清晨洒扫殿宇,在观音殿佛座后发现一具男尸,年约20来岁,从衣着看像是一位秀才。了净见尸,不由发慌。恐连累本寺,慌忙扛尸外移。刚到殿门口,遇见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书僮,书僮认出和尚扛着的正是自家主人,书僮哭问:我家相公怎么死的?是不是你害死的?长老闻声赶至

  • 包拯智勘劫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潮州举子邹士龙和王之臣一同进京赶考。途中谈及家事,俱言妻子有孕。邹士龙首议:你我自幼同窗,情同手足。如皆生男,结为兄弟;皆生女,结为姐妹;倘若一男一女,愿结秦晋之好,指腹为亲。王之臣欣然应允。后果生一男一女,王妻生男名朝栋,邹妻生女名琼玉。及至京会试,邹士龙高登龙榜,王之臣名落孙山。后

  • 包拯智查诈骗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皇佑二年,东京汴梁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有一青年,名叫冷清,自称皇子,遍访六部衙门,要求进宫面君,认祖归宗。冷清言其母亲原是宫女,曾得皇上临幸,身怀有孕后被遣散回家,不久生了他,并有御赐龙凤绣抱肚为凭。此事沸沸扬扬,闹得满城风雨,朝野议论纷纷。仁宗闻知,将信将疑,查明真假皇子,由谁负此重任?

  • 包拯智审绣鞋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复核各地死罪案件。这日,包公细察江州衙解送的“朱连因奸杀人一案”案卷,认为此案有两点不清:一是案犯杀人后,取走绣鞋作甚?二是杀人凶器和丢失的绣鞋下落不明,尚须详勘细鞫,再作决断。包公命将原告王尚、被告朱连带至大堂。包公问王尚:“你告朱连杀人,有何证据?”王尚回禀:“那日,我一早

  • 包拯智审夺子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郑州衙吏赵令史与郑州西城马员外相交甚密。马员外一妻一妾,妾生一子。赵令史常去马家,后来,竟与马员外之妻赖玉香通奸,被马员外之妾张海棠撞见。赵令史见奸情败露,恐张海棠告知马员外,顿起歹心,唆使赖玉香:毒死马员外,嫁祸张海棠,夺子以霸产。赵令史买来鼠药交与赖玉香。赖玉香偷偷将鼠药放进茶杯内

  • 包拯智审入室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时广东惠州府河源县城十分繁华。这天两个光棍无赖张逸和李陶在街头闲耍。这时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远远走过来,张逸一见顿时看呆了,淫邪地对李陶说:“这小妞儿长得真俊,要是年纪再大点,我一定要娶她为妻。”李陶笑笑说:“你真是孤陋寡闻,只看这小丫头俊俏,你不知道她娘才真是美貌无双、国色第一呢。”张逸一听动心

  • 包拯智斩鲁斋郎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4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斋郎,官名。属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斋郎、祀官斋郎,均为七、八品的小官。唐代太常寺所属郊社署有斋郎一百十人,无品级,供郊庙之役。宋代也有此官,员数无定。每年春秋,陪皇祭祀,都离他不得,非他莫属。鲁斋郎他倚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百姓大施婬威,敲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