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包拯智破金钗银簪案的故事

包拯智破金钗银簪案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3 更新时间:2023/12/31 6:42:50

包公任开封府尹时,一日,正升堂理事忽听堂外三声鼓响,击鼓人邬仁回禀:今日早晨,发现家里被盗,装金银首饰的木匣丢失;昨夜看门的佣工也已失踪,开始怀疑看门佣工监守自盗,携匣逃匿,我便派家人四处找寻,后在清屋后井里见到失踪佣工的尸体。据此,我认定是杨清入宅盗窃,被我家看门佣工发现追赶,杨清杀人灭口,抛尸井中,恳请大人捉拿凶手。

包公即命衙役传被告杨清到堂讯问。杨清不承认盗窃杀人,大喊冤枉。包公便派差役搜查杨清家,从橱柜底下搜出雕龙镂花木匣一个,包公命出示木匣,先问杨清:此木匣是否你家之物?杨清以否认。包公又传问邬仁:此木匣是否你家之物?邬仁答:正是我家丢失木匣。包公又问:内装物?邬仁答:金钗两对、银簪两根、碎银若干。

包公打开木匣一看,内无金钗银簪,亦无碎银,只有铜钗锡簪。包公问:你家金钗银簪是市井购买,还是请人打制?邬仁答:金钗请黄生打制,银簪请五打制。包公即命传黄生、王五到堂辨认。黄生言道:我为邬仁打制的是金钗,不是铜钗。王五亦道:我为邬仁打制的是银簪,不是锡簪。包公闻言,觉得此事蹊跷。金钗银簪怎么变成了铜钗锡簪?个中原因有待查明,包公令将被告杨清暂时收监,原告邬仁及证人回家候审。

包公密派二差役暗中跟踪邬仁,看他回去后与何人来往谈论。邬仁出了府衙大门,径直去了乞丐家,扭住乞丐问道:我给了你赏银,让你把木匣藏到杨清家橱柜底下,你是不是照我的话做了?乞丐答道:照你的话做了。邬仁又问:木匣中途有无交与别人?乞丐答:没有。

邬仁怒道:是不是你把木匣内的东西给偷换了?乞丐答:没有。邬仁道:你没有偷换,怎么金钗银簪变成了铜钗锡簪?碎银也不见了?乞丐道:反正我也没有打开看过。我怎么知道呢?邬仁只好作罢,悻悻回家。暗中跟踪的差役在乞丐茅屋后窗听了二人对话。待邬仁走后,便进屋将乞丐带到开封府衙。

包公审问乞丐,乞丐自知差役听到他与邬仁对话,只承认邬仁给了他5两赏银,让他将一木匣藏到杨清家橱柜底下,不承认将木匣内的东西偷换了。包公便派差役搜查乞丐家,搜出金钗两对、银簪两根、碎银少许。

包公命出示赃物,乞丐招认:邬仁交给我木匣后,出于好奇,中途打开一看,内有金钗两对、银簪两根,碎银若干。我见财起意,取出碎银到铜铺锡铺买了两对铜钗、两根锡簪放进木匣内,取出金钗银簪藏于家中,当夜潜入杨清家,将木匣放在橱柜底下。包公命传黄生、王五到堂辨认,二人认出正是为邬仁打制的金钗银簪。至此,邬仁收买乞丐,栽赃杨清;乞丐将物调换的案情,已露端倪。但邬仁为何陷害杨清,乞丐不知。包公决定明查暗访,查个水落石出。

包公走访了邬仁、杨清街坊邻居。查明了邬仁与杨清结怨端由。原来,邬仁是个好色财主,见本镇周玉妹姿色出众,遂央媒求婚。不想,玉妹早已许配杨清。邬仁心中嫉恨,便设计陷害杨清。他密令佣工砍伐邬家坟山杉木数株,偷偷沉于杨清鱼塘内。然后到开封县衙,状告杨清盗砍坟木,请求惩治。

县令传讯杨清。杨清供述:邬仁因争婚不遂,便令佣工自砍坟木沉入我家鱼塘,被邻居看见。县令即传杨清邻居邬仁佣工到堂质证。邻居证明杨清所说属实。佣工供认受邬仁指使,砍伐坟木,栽赃杨清。县令大怒。以邬仁诬告陷害他人,责打40大板,以示惩罚。

包公综合尸检和访查情况,分析推断:邬仁被责打后,很可能迁怒于佣工,便指使家人痛打佣工,重伤致死,移尸井中。于是,包公即令差役拘传邬仁及家人到堂分别审讯。

邬仁家人招认:邬仁在县衙受刑回家后,恼羞成怒,责备佣工不该供认受他主使,使他挨了40大板,命我等也打佣工40大板,以解心头之恨。我等将佣工按倒在地,一阵乱棍,结果致死。邬仁见佣工已死,害怕官府追究。生出一条毒计,命我等趁夜间将佣工尸体移入杨清屋后浇地水井中。

包公审问邬仁。邬仁开始不供,包公命传邬仁家人当堂对质,邬仁只得如实供认,佣工是他指使家人乱打致死,抛尸井中。次日,又用银5两收买乞丐将木匣藏匿杨清家中。之后到府衙告状,以图陷害杨清,致其死地,夺其美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智破谋财害死布商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景佑四年,包公任天长县知县。在任三年,时常下乡,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日,包公带随从去边远乡村巡视,经过一段山僻小路,两旁树高林密,杂草丛生。只见树梢上空老鹰盘旋,林间深处乌鸦成群,前方草丛苍蝇乱飞,并有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包公引起警觉,疾步趋前察看,见草丛里躺着两具尸体。经随行仵作检验:两名死

  • 包拯智铡赵王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任开封府尹时,经常巡查东京汴梁大街小巷,维护京师地方治安。一日,巡至西门坊,见四牌军共抬一筐黄菜叶,累得满头是汗。包公顿生疑窦:一筐黄菜叶,何用四人抬?经查,见筐底藏一男尸,四牌军称:奉长官孙文仪之命,将这一死尸抬去河边丢弃,包公即拘传孙文仪到堂审问。孙文仪供述:我奉西京洛阳赵王之命,擒杀司马都

  • 包拯智断秀才自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嘉佑元年正月十六日,东京汴梁相国寺和尚了净,清晨洒扫殿宇,在观音殿佛座后发现一具男尸,年约20来岁,从衣着看像是一位秀才。了净见尸,不由发慌。恐连累本寺,慌忙扛尸外移。刚到殿门口,遇见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书僮,书僮认出和尚扛着的正是自家主人,书僮哭问:我家相公怎么死的?是不是你害死的?长老闻声赶至

  • 包拯智勘劫杀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潮州举子邹士龙和王之臣一同进京赶考。途中谈及家事,俱言妻子有孕。邹士龙首议:你我自幼同窗,情同手足。如皆生男,结为兄弟;皆生女,结为姐妹;倘若一男一女,愿结秦晋之好,指腹为亲。王之臣欣然应允。后果生一男一女,王妻生男名朝栋,邹妻生女名琼玉。及至京会试,邹士龙高登龙榜,王之臣名落孙山。后

  • 包拯智查诈骗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皇佑二年,东京汴梁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有一青年,名叫冷清,自称皇子,遍访六部衙门,要求进宫面君,认祖归宗。冷清言其母亲原是宫女,曾得皇上临幸,身怀有孕后被遣散回家,不久生了他,并有御赐龙凤绣抱肚为凭。此事沸沸扬扬,闹得满城风雨,朝野议论纷纷。仁宗闻知,将信将疑,查明真假皇子,由谁负此重任?

  • 包拯智审绣鞋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复核各地死罪案件。这日,包公细察江州衙解送的“朱连因奸杀人一案”案卷,认为此案有两点不清:一是案犯杀人后,取走绣鞋作甚?二是杀人凶器和丢失的绣鞋下落不明,尚须详勘细鞫,再作决断。包公命将原告王尚、被告朱连带至大堂。包公问王尚:“你告朱连杀人,有何证据?”王尚回禀:“那日,我一早

  • 包拯智审夺子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仁宗年间,郑州衙吏赵令史与郑州西城马员外相交甚密。马员外一妻一妾,妾生一子。赵令史常去马家,后来,竟与马员外之妻赖玉香通奸,被马员外之妾张海棠撞见。赵令史见奸情败露,恐张海棠告知马员外,顿起歹心,唆使赖玉香:毒死马员外,嫁祸张海棠,夺子以霸产。赵令史买来鼠药交与赖玉香。赖玉香偷偷将鼠药放进茶杯内

  • 包拯智审入室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时广东惠州府河源县城十分繁华。这天两个光棍无赖张逸和李陶在街头闲耍。这时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远远走过来,张逸一见顿时看呆了,淫邪地对李陶说:“这小妞儿长得真俊,要是年纪再大点,我一定要娶她为妻。”李陶笑笑说:“你真是孤陋寡闻,只看这小丫头俊俏,你不知道她娘才真是美貌无双、国色第一呢。”张逸一听动心

  • 包拯智斩鲁斋郎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4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斋郎,官名。属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斋郎、祀官斋郎,均为七、八品的小官。唐代太常寺所属郊社署有斋郎一百十人,无品级,供郊庙之役。宋代也有此官,员数无定。每年春秋,陪皇祭祀,都离他不得,非他莫属。鲁斋郎他倚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百姓大施婬威,敲诈

  • 包拯智判闻香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快来临了,在凤陽府定远县府的衙门深处,包公正与夫人在内衙商量过年的事,他在仕途几十年,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一生没有什么爱好,惟一喜爱就是灯谜,他准备在元宵佳节,到城隍庙去设灯谜,让市民来猜,与民同乐。这时,有人前来击鼓鸣冤告状,包公马上升堂,看见阶下跪着一个肥头大脑的乡绅,扭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