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包拯智惩恶妇的故事

包拯智惩恶妇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17 更新时间:2024/1/25 16:03:18

青天大老爷包拯是怎么惩恶妇的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朝时候,汴梁城外刘家庄住着兄弟两人,老大刘天祥娶到氏,老二刘天瑞娶到张氏。兄弟俩相依为命,和睦相处,吃住在一块儿,虽都已娶妻生子,但并未分家。

有一年遇上灾害,官府允许老百姓外出逃荒。天瑞让大哥天祥留在家里,自己带着妻子和刚满三岁的儿子刘安庆外出。因为兄弟不曾分家,天瑞这离家外出也说不定年何月才能回来,于是在天祥的提议下写了合同书,兄弟二人各拿一份。

天瑞一家来到山西高平县。在员外张海顺家里干活。主人对他们很满意,交情越来越深。后来不幸天瑞夫妻得病而死,临死之时。把合同文书交给了张员外,并留下遗言,等儿子刘安庆长大后,让他把父母的尸骨运回老家埋入祖坟。

刘安庆长到18岁的时候,张员外他说了真情,把合同文书交给他,给他收拾了行,让他带着合同文书和父母的棺木回汴京城外刘家庄找他伯父刘天祥。

刘安庆回到刘家庄的时候,刘天祥正好外出办事。杨氏听刘安庆介绍了情况,知道老二和老二妻子已经死去,伯侄又从来不认识,就想赖账。她向刘安庆要走了合同文书,转过身来又赖说没有拿,反而诬蔑刘安庆,说他想冒认财产,并指使家人把刘安庆打得头破血流。

天祥回来后,由于与侄儿分开已经十几年,所以也不认识侄儿。

刘安庆千里迢迢回来寻找亲人,结果非但遭到杨氏的诬赖,反而被打得鲜血淋漓。实在气仇不过,就到开封府去告状。

包拯听了刘安庆的叙述,立即派人传来刘天祥夫妻。刘天祥说他不认识侄儿,只能凭合同为证。现在那个孩子说有合同,而杨氏一口咬定说没有见过。

包公听了,决定试探一下。就对刘安庆说:“你伯父、伯母既然如此不讲情义,我让你狠劲地先打他们一顿,消消这口怨气。”

刘安庆一听,两眼闪着泪花,很伤心地说:“这样断断使不得,哪里有侄儿打伯父的道理?我并不是抢财产而来的,我只是回来认亲,安葬父母的尸骨,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包公心里已经看出点意思,就让刘天祥夫妇回家去,说先把告状的小厮关起来,等过几天后再严加审讯。

待刘氏欢天喜地地和天祥走后,包公吩咐,衙役们出去到处宣传,说安庆得了破伤风,躺在监狱里人事不醒,很快就会死的。又派人到高平县去把张员外接来。

过了几天,张员外接来了。包公与张员外谈了情况,决定第二天开庭审案。他叫来看押犯人牢子如此这般地吩咐了几句,让他明天在大堂上如此如此。

第二天,杨氏到庭后,包公让她和张外员对质。杨氏仍坚持从未见到合同。包公吩咐带刘安庆出庭,只见一个牢子报告说:

“刘安庆病重垂死,不能行动。”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告说:“刘安庆死了。”

包公吩咐立即查明死因。过了一会儿,验尸的官吏出来报告说:“死者年龄十八岁,太阳穴周围有紫青伤痕,很明显是被物体击伤致死的。”

包公看着杨氏,慢慢地说:“如今闹出人命大事来了,这事看来越发复杂了。”他问杨氏与死者是否有亲戚关系,杨氏说没有。

包公严肃地说:“若是亲戚,你辈份高,他辈份低,你大他小,纵然是打伤致死,也不过是误杀子孙,不致于抵命。既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根据法律规定,杀人要偿命的。”

包公说到这儿,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衙役们,把杀人犯杨氏押入死牢,待秋审后处决!”

两边的衙役们答应一声就要动手。杨氏早已吓得面如土色,站立不稳,扑通一审跪倒在地,连声喊叫:“包大人饶命,他的确是小人的侄儿。”包公问他:“你说他是你侄儿,有什么凭证?”

杨氏从身边摸出合同文书,对包公说:“有合同为证。”说着递了上去。

包公对她说:“既然他是你的侄儿,我让人把他的尸体抬出来,你可要领回去埋葬好!”杨氏点头答应了。

包公命人带刘安庆。杨氏抬头一看,才知道自己中了包公的计策,禁不住满面羞惭,无言以对。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人称包青天,一生廉明清正,铁面无私,深受百姓爱戴。这年,包公告老还乡,他吩咐家人悄悄收拾了行囊,连夜雇了一条船,顺流而去。走到半路,包公的船被一条大船追上。大船上下来一位身着簇新官服的少年,见了包公跪倒在地,说:“孩儿拜见父亲。”原来这少年是包公的二公子包催。今年包催上京应试,中了金榜三甲,被委

  • 包拯夜审阴间的能力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人都知道,包拯能日审阳间,夜审阴间,不管什么冤案到了他手里,都会真相大白,百姓都称他为包青天。至于包拯为什么能夜深阴间,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包拯小时候就一身正气,火眼高,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有一天,包拯路过一座宅院,忽听有人在大喊“救命-”,他回头一看,见是两个狰狞厉鬼,一个面色青绿,一个撩牙如

  • 包拯衙门口的石狮子为什么一大一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年间,安徽定远县的衙门口,有两只石狮子,这不奇怪,别的地方县衙门口也有。稀罕的是石狮子一大一小,蹲在一高一低的石砧上。这为啥呢?据说是包拯当定远县令时留下的。当时的定远县,是个有名的“刺毛”(坏人横行当道)地方。城里有个叫丁万四的大财主,把持一方,与豪门、财主、地痞串通一气,新任知县一来,就要落入

  • 包拯铡国舅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年,包公到寿州暗访查案,到了寿州才知这里的县官不在城里,他便问随从:“知县去了哪里?”有人悄悄告诉他说:庞国舅为皇上采办银鱼,船阻瓦埠湖。县官带着衙役去抓民夫,给国舅的贡船背纤。包公心里暗暗地纳闷,不下来不知怪事多。本来他是来私访的,因此就未动声色,找个小客店,把家人包兴与行李安排下;自个带着张

  • 包拯对联断奇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姓王的员外,夫妻俩年事已高,身边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老俩口对儿子爱得不得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儿子长到十八岁后,夫妇俩为儿子东拣西挑,终于看中了邻村的一个姑娘,不久便订了亲。新娘子又美貌又贤惠,乡里人都说她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新婚当夜,客人散去,二人入了洞房后,谈话中,新娘子听说新

  • 包拯是怎么捉妖降魔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仁宗年间,中原地区有个三元县,土地肥沃,年年五谷丰登。可是县官占三元贪赃枉法,杀人如麻,眼睁睁一个好地方被他糟蹋得不成样子。朝廷闻知,革去了占三元的官职,派去了朝廷命官。但不久,又不知怎么的突然闹起了鬼灾,到处妖魔横行,谣言四起,黎民百姓轻者田园荒芜,重者家破人亡。朝廷闻报,悬重赏捉妖拿怪,却毫

  • 包拯小时候的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出生在庐州合肥县包家村。父亲包怀家富田多为人乐善好施,安分守己,人人称他为“包善人”。包怀夫妇年近五十,所生两子,长子名包山,次子名包海,均己娶妻生子。父子兄弟春种秋收,务农为生,一家人相敬和睦。不料包怀夫人周氏忽然又怀孕了。包员外觉得自己已当爷爷,却又得子,有些尴尬,为此终日忧愁。这天,包员外

  • 包拯头上的月牙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事一:包拯小时候,有一天,他跟大嫂去赶集。包拯看见一个小摊子上有个月牙很漂亮,但是大嫂钱不够买不起,他依依不舍地走掉了。还没走多远,摊主发现月牙不见了,摊主就拉住大嫂和包拯。包大嫂问他拿没拿,包拯说没有。可是摊主一口咬定是小包拯偷的,包大嫂恼羞成怒的打了小包拯一顿。向周围的熟人借钱赔偿给了摊主。后

  • 包拯巧取合同文破案的经过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如何取得合同文破案的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东京汁梁在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样,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女。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

  •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候,山西永乐县有一名士叫吕岩,就是人们常说的纯阳子吕洞宾。他出身宦门,原也醉心功名科举,但后来一直不第,对功名二字也就渐渐地淡薄了。他有一好友,姓苟单名一个杳字。这苟杳小洞宾两岁,是同乡。他家境贫穷,父母双亡,单身一个无处栖身,吕洞宾就邀他来自己家居住。吕洞宾虽然自己不第,却希望苟杳能有个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