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包拯是怎么捉妖降魔的

包拯是怎么捉妖降魔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76 更新时间:2024/1/22 20:02:50

宋朝仁宗年间,中原地区有个三元县,土地肥沃,年年五谷丰登。可是县官占三元贪赃枉法,杀人如麻,眼睁睁一个好地方被他糟蹋得不成样子。朝廷闻知,革去了占三元的官职,派去了朝廷命官。但不久,又不知怎么的突然闹起了鬼灾,到处妖魔横行,谣言四起,黎民百姓轻者田园荒芜,重者家破人亡。

朝廷闻报,悬重赏捉妖拿怪,却毫无结果,反而越闹越凶。一年不到,接连派去三任县令,两任下落不明,一任被活活打死在县衙大堂上。仁宗皇帝慌忙召见武百官,共议良策。满朝文武谁也想不出个办法来。唯有一个人挺身而出,跪于殿前奏。此人脸似锅铁,正气凛然,众人一看,乃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专为民除害,被百姓称为包青天的南衙包大人。

仁宗一见大喜,问道:“包爱卿,你有除妖妙法?”

包公哈哈大笑道:“妖魔虽凶,终为妖魔。俗话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下官前去便知。”

当下包公领了御旨,带领朝、马汉、张龙、赵虎一行人马,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来到了三元县境。进得县衙大院,只见遍地蓬蒿,四处阴风阵阵,寒气飕飕,真是阴曹地府一般。包公四处察看一遍,除大堂上狼藉遍地的杯盘碗盏,腐肉臭骨,别无一人。就命王朝、马汉鸣锣击鼓,显扬神威,镇压邪气。

包公一边指挥众人不断击鼓,一边又到各厢房仔细察看,正凝神细想之际,似见一人“嗖”地从西厢房窜出,钻进一个深巷中不见了。包公心头一震,忽然记起在京城时探子所报,前任知县虽已被害,此处还留一班衙役,现不知都流落在何处。

想到此,断然下令:击鼓升堂!好个包公,抖擞精神升大堂,只听“啪”的一声惊堂木响,王朝、马汉站在两旁,高声喝喊:“老爷升堂———!”喊声未落,忽觉阴风四起,只听里外噗噗嗒嗒一阵响,忽见几十个贼头鼠脑,歪鼻子斜眼的家伙,也不知是从天上掉下来还是从地下钻出来的,一起跪倒堂前,挤眉弄眼喊道:“参见大老爷!”

包公一拍惊堂木:“来者何人?”

为首的一个答道:“启禀老爷,小人们正是前任知县当差的、站班的、缉拿的、办案的……”

包公睁开阴阳眼一看,“啊!———”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好家伙,一个个贼眉鼠眼,酒气喷天。心想:“原来这帮披着人皮的妖魔恶鬼已经钻进县衙内来了,怪不得三任知县坐不住,黎民百姓遭祸殃!

想到此,包公恨不得拔出阴阳宝剑,把堂前的恶鬼一个个杀光;但转念一想,不能打草惊蛇,恶魔丑鬼如此之多,如不能一网打尽,岂不是遗祸害民。于是,对他们喝道:“本官奉旨前来斩妖除怪,你们各位必须恪守职责,听候调遣,违令者斩!退堂!———”

退堂之后,包公一边嘱咐王朝紧紧盯住这帮恶鬼,以防他们暗地下毒手,一边派马汉带人四处查访,追踪察迹,以便弄清这帮妖魔的魔王是谁,老巢在哪里,最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说着年关已到,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三尺多深。包公心事重重地站在县衙前的雪地里,抬头看看天,灰灰蒙蒙,低头看看地,昏昏沉沉,哪有一点过年的气氛啊!这时,外出察访的马汉回来了。包公望着马汉在雪上留下的两行深深的脚印,心中豁然一亮:“有了!有了!……”

包公转身回屋,击鼓升堂。他若无其事地说:“雪天没事。除夕又临,本官今晚设宴款待各位,你们尽可开怀畅饮,来个一醉方休!明日起放假三天,各位可以回家团聚。”那些混进县衙的恶魔因惧怕包公的神威,许多天来,不敢走动一步,更不敢出现半点差池,一听喝酒,已是垂涎三尺,再听说放假,更是欢喜异常,竟得意忘形,在大堂上大叫大嚷起来:“好哇!喝!好哇!吃……”

宴席三更才罢,那些混进县衙的妖魔鬼怪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包公见时机已到,走厢房说道:“各位已是酒足饭饱,你们各自回家团聚去吧!”说着,命王朝、马汉把早已准备好的向日葵秆发给他们一人一根,嘱咐说:“雪深路滑,拄着好走。”众魔鬼一时受宠若惊,齐声叫道:“还是大老爷想得周到!”说罢,拄着向日葵秆,出了县衙门,一个个东倒西歪,向四面八方走去。

原来这些向日葵秆都已掏空了心,里面塞满了草木灰。妖魔们一走一捣,雪地上留下一个个黑点。包公马上命令手下全部人马披挂整齐,循着黑点,分头跟踪追击。说也奇怪,这些恶魔不管是从南、北、东、西哪个城门出来,黑点都聚集到河北岸的那个大庄院里去了。

包公一看,判定这个庄院就是恶魔的老窝,于是暗暗地吩咐王朝、马汉到四周去串联百姓,前来助战;自己仗剑在手,带着张龙、赵虎一班人马悄悄地向院墙接近。院里有灯光,包公从门缝向里一看,里面黑压压一片人,一个披仗剑的老道,正在大声向喽啰们训话:“……你们中计了!”说着拿起一根向日葵杆子,“你们看,这里掏空后塞上了草木灰,拄着它走,一路留下迹印,岂不暴露了目标?那包黑头诡计多端,马上就要带领人马来到。

为了防备万一,各位赶快去化妆打扮,不得迟误!若那黑头老儿敢来,要和他拼个鱼死网破。要不,我们就完了!”包公听到这里,不敢怠慢,忙命全部人马后退一箭之地,又令张龙带几个人越墙去后院放火,先毁其老巢。这时,众百姓纷纷赶到,把个庄院围个水泄不通。不一会,后院起火,烈焰腾空,庄院内传出一片鬼哭狼嚎之声。

突然,院门大开,从庄院里冲出一群牛头马面、鼠尾孤身的恶魔来,一个个张牙舞爪,龇牙咧嘴。包公见状,心中有数,挥动手中三尺阴阳剑,大声喝令:“不准放走一个!”众衙役及百姓们一拥而上,砍的砍,杀的杀,没半个时辰,妖魔鬼怪已死了大半。众妖一看支持不住,一声呼哨,由一个狐狸老妖带领,一溜烟地逃了。

包公忙命追赶,一直追到庄院后面的果园里,园里有一棵百年大梨树,妖魔们一眨眼钻到树下的洞里去了。包公又令王朝、马汉下洞追杀。没一会儿工夫。王朝抓住一个老道,马汉提着一张又宽又大的狐狸皮出来了。众百姓一见,原来这老道就是原被革职的县官———称杀人魔王的占三元。

他自从罢官后,就将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盖了一座大庄院,又在他的果园里掘了一座地下洞府,搜罗一批流氓打手,装妖做鬼,危害百姓;又在衙门里安插了许多爪牙充任公办,害死了朝廷先后派来的三任县官。一切真相大白,这个杀人魔王被百姓们砸成肉泥。包公将魔王的钱财分发给穷苦百姓。又进入洞府,解救了被魔王抢来的数百民女。然后出榜安民。三元百姓扶老携幼,纷纷前来感谢包大人为民斩妖除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小时候的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出生在庐州合肥县包家村。父亲包怀家富田多为人乐善好施,安分守己,人人称他为“包善人”。包怀夫妇年近五十,所生两子,长子名包山,次子名包海,均己娶妻生子。父子兄弟春种秋收,务农为生,一家人相敬和睦。不料包怀夫人周氏忽然又怀孕了。包员外觉得自己已当爷爷,却又得子,有些尴尬,为此终日忧愁。这天,包员外

  • 包拯头上的月牙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事一:包拯小时候,有一天,他跟大嫂去赶集。包拯看见一个小摊子上有个月牙很漂亮,但是大嫂钱不够买不起,他依依不舍地走掉了。还没走多远,摊主发现月牙不见了,摊主就拉住大嫂和包拯。包大嫂问他拿没拿,包拯说没有。可是摊主一口咬定是小包拯偷的,包大嫂恼羞成怒的打了小包拯一顿。向周围的熟人借钱赔偿给了摊主。后

  • 包拯巧取合同文破案的经过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如何取得合同文破案的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东京汁梁在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样,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女。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

  •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候,山西永乐县有一名士叫吕岩,就是人们常说的纯阳子吕洞宾。他出身宦门,原也醉心功名科举,但后来一直不第,对功名二字也就渐渐地淡薄了。他有一好友,姓苟单名一个杳字。这苟杳小洞宾两岁,是同乡。他家境贫穷,父母双亡,单身一个无处栖身,吕洞宾就邀他来自己家居住。吕洞宾虽然自己不第,却希望苟杳能有个出头

  • 八仙醉拳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武术中有五醉:醉拳、醉刀、醉枪、醉剑、醉棍。它们的来历,据说与八仙有关。那是很久以前,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位青年,因为他从小就心性倔犟,力气过人,大伙儿都叫他“犟牛”。犟牛不光犟,还聪明好学。他拜在一位拳术大师门下学习武艺。由于他勤于钻研,锻炼刻苦,武艺很有长进。可他终归年龄小,又练

  • 八仙大闹阳澄湖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位列仙班后去南海拜会了观音,然后准备启程返回各自的洞府。这时,八仙中最年长的张果老开口道:“诸位,我们难得相聚,匆匆散去很是无趣,不如现在我带你们到一个好地方去瞧瞧?”铁拐李笑道:“妙极!不知果老兄要带我们去往何处?”张果老回道:“凡间自

  • 吕洞宾崂山救牡丹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洞宾是八仙之中最为厉害的神仙,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吕洞宾救牡丹的故事。早先,崂山上并没有牡丹,就连下清宫里的那棵,据说还是当年昌洞宾从洛阳带来栽上的呢。吕洞宾怎么能从洛阳带来棵牡丹呢?这还得从唐朝说起。武则天做了皇帝后,自称“大周天子”.这年冬天,眼看她的生日就要到了,为了让天下百姓、地上万物都给她

  • 吕洞宾三戏牡丹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号纯阳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浪游江湖,随汉钟离权授于丹诀,点度成仙。他曾隐居终南山修行,后云游各地。关于他的传说中,除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还有戏牡丹花仙之说。相传,吕洞宾云游天下,来到山色奇秀,九峰回环,号称金庭洞天的桐柏山,发现大地抖动,房屋倒

  • 汉钟离鼓楼写匾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仙的传说源源不断,这汉钟离写匾,也是其中一则。雄伟、庄严的西安鼓楼,是古代三秦有名的建筑之一。飞檐翘角,构造精巧,十分壮观。鼓楼匾额“文武盛地”四字,更是堪称一绝,笔力雄健遒劲,飞蛟走龙,撇捺勾点,不同凡响,常常召来四方游客瞻仰、赞叹。相传古长安东城门口,住着一对老年夫妇,坐北向南开了一家客店。老

  • 铁拐李与磊石仑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桃花江附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山,与浮丘山相望,叫磊石仑。这山上有两块巨石上下相叠,然而中间悬空,在当地被称为奇景。来这里游览的人们都十分好奇,这一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上面那块巨石又是怎么着根的呢?关于这,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好多好多年以前,有一天深夜,一个上山打猎的后生走得累了,就躺在浮丘山的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