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潭柘寺石鱼求雨是真的吗

潭柘寺石鱼求雨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49 更新时间:2024/2/12 6:31:51

潭柘寺之所以出名,除了因为它是清代的皇家寺院外,还因为它有四件宝物,那么是哪四件宝物呢?据寺中僧人说,潭柘寺的四件宝一是被称为潭柘寺的开山祖师华严禅师的画像;二是原三圣殿西供奉的药师佛像;三是大雄宝殿里的两根“自由柱”;四是龙殿檐下挂着的石鱼。然而,遗憾的是,潭柘四宝,人们现在只能看到石鱼了。

石鱼现悬挂在龙王殿廊檐下,长1.5米,重75公斤,呈紫铜颜色,从远处看像真鱼一样,用小木锤敲击石鱼的不同部位,就会发出不同的“叮咚”悦耳的声音,而且音阶上也有明显的变化,如同敲击乐器。据寺内的僧侣讲,这个石鱼是天赐之物,这又从说起呢?

传说石鱼是南海龙王的心爱之物,每逢庆典时候,龙母都敲击它奏乐,这种美妙的乐声传到天宫中去了,王母娘娘听见了,非喜欢这种乐声。龙王知道后,趁着王母娘娘过生日时,就将石鱼献给了王母娘娘,可当王母娘娘敲击它时,却发不出声音来,王母娘娘很不高兴,就问太上老君:“这是何等宝物,怎么我敲击它就不出声音呢?”太上老君回答道:“这是下界之物,怎么能供到天上来呢?还是还回去吧。”王母娘娘又舍不得,于是就将石鱼放在瑶池中,它还能自由自在的游动。

这一年,我国北方天遇大旱,从春到夏,未下一滴雨,河水断流,禾苗都枯竭而死,就连人们赖以生存的水井也快见底了。人畜渴死的,病死的,一天比一天多,老百姓也没有办法,他们只能求神拜佛,祈求龙王赐场救命雨。这时,人间降灾的消息传到天宫,玉皇大帝知道后,想起瑶池中的石鱼有呼风唤雨、除病灭灾的本领,就急忙降旨把这条鱼从瑶池取出来,赐给下苍以解人间苦难。

在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突然一道闪电,“刷”地一道白光从天而降,落在了潭柘寺大雄宝殿前的台基上,打更守夜的僧人听到院中“咕咚”一声响,心中一惊,赶忙举灯前去查看,原来是从天上降下一物,仔细一瞧,是一条被摔得模糊不清的石鱼落在院中。众僧人连忙将这个消息告知方丈,老方丈知道是上天所赐。于是,让工匠按照鱼形进行精雕细刻,恢复其本来面目。

令人惊奇的是,随着工匠锤凿,钎子一打在上面,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随着不断传出的“叮当”声,火辣辣的天气竟然渐渐地变得凉爽起来,紧接着天空阴云密布,当宝鱼现出原形时,大雨早已哗哗地下起来。这雨下了三天三夜,水涨河满,大地复苏,人畜得救了。后来,人们发现石鱼身上有13个部分,代表着中国过去南七北六13个州,也就是13个省,于是众僧把这条鱼挂在寺内龙王殿前的廊檐下,以后不管哪个州遇上旱灾,人们就敲击石鱼的哪个地方,遇灾的地方就会降雨。传说石鱼是天宫之物,据考据学家证实的确有它的道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位天外来客,石鱼是一块含铜量较高的陨石。

潭柘寺石鱼求雨是异常灵验的,相关史料记载,到潭柘寺求雨,只要寺庙所在地一下雨,北京城就必定下雨。潭柘寺求雨为什么灵验呢?难道寺中的石鱼真有呼风唤雨、除病灭灾的本领?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是由于潭柘寺的地理位置十分有特色,潭柘寺上空的等高线与北京城区的等高线形成了一个很有规律的曲线,当潭柘寺开始下雨时,北京城里还没有下雨,可当人从潭柘寺走到城里时,雨则刚刚降临。于是,这一现象就被人们说成是潭柘寺求雨的灵验。

寺僧说潭柘寺有四宝,但现在人们除了看到龙王殿檐下挂着的石鱼仍然挂在那里以外,其他三宝则已经不知去。目前,对三宝的去向说法不一。不过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在康熙三十一年时,潭柘寺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火,而潭柘寺的三宝在这次大火中被销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仁宗的故事:明仁宗为什么会突然暴毙?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仁宗继位还不到十个月就突然死去,只活了48岁。史书记载,在他过世的前三天,他还在处理朝政,但从生病到死于皇宫的钦安殿,前后却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后来明人黄景在《国史唯疑》中提出,明仁宗是无病而突然死去的,这引起了众人的争议和猜疑。因为作为一个正处于壮年的皇帝,刚刚登基不到一年,就无病而亡,这确实很

  • 皇帝要临幸后宫妃子程序相当复杂 一点都不好玩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宫中所谓侍寝,就是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大多数嫔妃对于侍寝只能抱以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态度。然而,成为那个事在天谋事在人,亦有不少宫中女子对待寝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利用手段,以种种方式争取侍寝

  • 相国寺与慈禧还有一段恩怨你知道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结果佛就成了普度众生的化身。正因佛的启悟,所以在乱世中佛门从来就不乏侠肝义胆之人。清朝末年相国寺的主持智清就属于这样的山门英雄。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皇出逃到西安。命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她便动身返回北京。途中经过开封

  • 刘伯温死因之谜:刘伯温是被谁毒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伯温在民间传说中被塑造成一位卧龙式的传奇人物,他不但武略文韬,而且上晓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其神机妙算,简直有鬼神不测之机。这样一位神仙般的人物,最终的结局却是以悲剧角色退出历史舞台。难道饱读经史的刘伯温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吗?他真正的死因又是什么?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县人,自幼聪捷,16

  • 福康安竟是乾隆与富察氏弟妹偷情所生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即位后,对他爷爷康熙皇帝时期修建、他父亲雍正皇帝修葺的圆明园花巨资进行了进一步的大规模扩建,并搜集了无数的珍禽异卉、古鼎文彝陈列于园中,供皇家人员欣赏,自后妃以下,凡公主、宗室、命妇及其近属,都可入园游玩。话说时值春季的一天,乾隆皇帝护着皇太后在前,后妃公主等在后随行,两旁迎驾的人依次站定,妇女

  • 相国寺罗汉金身为什么变泥身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游览相国寺只要进入相国寺八角殿,就会看到五百罗汉的威严阵势,他们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可是谁知道,这五百罗汉却是偷来的。在唐代时,相国寺并没有五百罗汉,但到了宋代,一下子冒出五百罗汉,事情追根溯源还得提到宋太祖的大将曹翰。根据历史记载,这些罗汉本为庐山东林寺所有。因宋太祖派大将曹翰征南唐,曹翰在打

  • 郑和的身份是什么?郑和为什么又叫“三宝太监”?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对明朝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有一个通俗的称呼,就是“三宝太监”,或称“三保太监”。那么这个称呼的含义是什么呢?“三保”和“三宝”有什么区别吗?而这样一个名称与郑和的身世又有什么联系呢?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其祖父及父辈均为元朝重臣,封

  • 清朝皇帝在结婚前竟要先宠幸宫女 还要8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皇帝大婚就不能不说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是有清一朝封后纳妃最多的皇帝。他一生册封了4位皇后,纳了庶妃、贵人以上嫔妃就有35位。而他也是清朝皇帝中大婚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康熙四年,即公元1665年10月22日,康熙皇帝迎娶自己的第一个妻子赫舍里氏之时才11岁,而赫舍里氏当时也只有12岁。赫舍里氏是

  • 雍和宫是历史上乾隆皇帝出生的地方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和宫原是雍正帝的王府,而身为雍正之子的乾隆帝是否生在雍和宫呢?乾隆帝在一首雍和宫纪事诗中写道:“斋阁东相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如此说来,乾隆帝认为自己诞生在雍和宫,而且点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即雍和宫的东厢房。如果真如乾隆帝所说,他生在雍和宫,那乾隆帝的生母又是谁?历史上关于乾隆帝的生母其实一直

  • 继孝庄以后慈宁宫为什么闲置40年无人敢住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说,自孝庄太皇太后驾崩后,慈宁宫空置了四十余年,期间流传了许多鬼神传说。到乾隆朝,崇庆皇太后不愿再住慈宁宫,就有了1769年,慈宁宫重建。关于慈宁宫鬼神的传说,孝庄驾崩后,有的住过慈宁宫的太后太妃说,“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奏乐的声音,有的说在墙上能看到宫女太监们排队走过的影子,还有的说有一口井,白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