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深山藏古寺是什么意思

深山藏古寺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4/1/19 11:32:25

中国很早就有“深山藏古寺”之说,名山与古寺似乎天生就是相连的,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其实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大多修建在城市或交通要道,据说这样是为了上层人士礼佛,那么什么时候有了“深山藏古寺”的先例呢?源头就在东林寺。

东林寺虽没有耸峙于高山险峰之巅,也没有深藏在幽谷密窟之中,可是也别具一番风光。宋朝诗人陆游在他的《游庐山东林寺记》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来描述东林寺:“正对着香炉峰。峰分一支脉向东而行,自北到西,环合四抱,有如城廓,东林在其中,看风水的人称这种地形为倒挂龙格。”按照陆游的记载,庐山东林寺的地理环境符合风水先生所谓的“倒挂龙格”,是一块风水宝地。实际上坐落在庐山脚下的东林寺,自然环境确实十分优美。

东林寺面对庐山香炉峰,历代诗人多有题咏。不仅李白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孟浩然也欣然提笔写下“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久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这些诗句都提到了香炉峰。东林寺的东侧有一座掷笔峰,据说当年慧远在庐山牯牛岭西北的一座小山上编写《涅槃经疏》,疏成之后,信手掷笔,笔落之处,便成一峰,即今日的掷笔峰。明代诗人吴国伦称赞说:“慧远风流天下闻,经成掷笔坠青云。我来趺坐千松顶,指点得阳九派分。”

观看东林寺寺内的布置,也极具江南水乡的神韵。寺前有虎溪,涓涓细流,环寺而绕,寺后有聪明泉、古龙泉。在十八高贤堂前,还有莲池,池中长满白色的子午莲。此花淡雅馨香,惹人喜爱。东林寺白莲,古称“青莲华”,释迦牟尼创佛之初,为迎合民众爱莲心理,以莲花为喻意,吸引了广大信徒。

当年,慧远依据佛经典所述净土莲池的形状,在东林寺前开凿东西二池,种植白莲,藉莲孕心以莲结社,所以取名白莲社。后代住持均不断加以修葺,今日所见莲池,占地1050平方米,池中莲座上置滴水观单雕像。莲池内的白莲盛开时,每株有近百枚花瓣,花色青白,丰满清香。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东林寺白莲》中是这样写的:“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焱散芳馨。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后,人间种不生。”据说东晋诗人谢灵运曾经为东林寺“穿凿流池三所”,可见当年东林寺的池塘不止一处。

由于东林寺建在青山秀水之间,所以历代诗人、学士,诸如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黄庭坚、欧阳修、岳飞、陆游、徐霞客、康有为等,都相继来过东林寺,在这里观览名山胜水,拜访古寺,寻幽探胜,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墨迹和诗篇,有“满寺万诗咏,一步一惊心”之说,堪为天下第一诗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潭柘寺石鱼求雨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潭柘寺之所以出名,除了因为它是清代的皇家寺院外,还因为它有四件宝物,那么是哪四件宝物呢?据寺中僧人说,潭柘寺的四件宝一是被称为潭柘寺的开山祖师华严禅师的画像;二是原三圣殿西供奉的药师佛像;三是大雄宝殿里的两根“自由柱”;四是龙王殿檐下挂着的石鱼。然而,遗憾的是,潭柘四宝,人们现在只能看到石鱼了。石鱼

  • 明仁宗的故事:明仁宗为什么会突然暴毙?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仁宗继位还不到十个月就突然死去,只活了48岁。史书记载,在他过世的前三天,他还在处理朝政,但从生病到死于皇宫的钦安殿,前后却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后来明人黄景在《国史唯疑》中提出,明仁宗是无病而突然死去的,这引起了众人的争议和猜疑。因为作为一个正处于壮年的皇帝,刚刚登基不到一年,就无病而亡,这确实很

  • 皇帝要临幸后宫妃子程序相当复杂 一点都不好玩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宫中所谓侍寝,就是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大多数嫔妃对于侍寝只能抱以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态度。然而,成为那个事在天谋事在人,亦有不少宫中女子对待寝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利用手段,以种种方式争取侍寝

  • 相国寺与慈禧还有一段恩怨你知道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结果佛就成了普度众生的化身。正因佛的启悟,所以在乱世中佛门从来就不乏侠肝义胆之人。清朝末年相国寺的主持智清就属于这样的山门英雄。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皇出逃到西安。命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她便动身返回北京。途中经过开封

  • 刘伯温死因之谜:刘伯温是被谁毒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伯温在民间传说中被塑造成一位卧龙式的传奇人物,他不但武略文韬,而且上晓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其神机妙算,简直有鬼神不测之机。这样一位神仙般的人物,最终的结局却是以悲剧角色退出历史舞台。难道饱读经史的刘伯温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吗?他真正的死因又是什么?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县人,自幼聪捷,16

  • 福康安竟是乾隆与富察氏弟妹偷情所生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即位后,对他爷爷康熙皇帝时期修建、他父亲雍正皇帝修葺的圆明园花巨资进行了进一步的大规模扩建,并搜集了无数的珍禽异卉、古鼎文彝陈列于园中,供皇家人员欣赏,自后妃以下,凡公主、宗室、命妇及其近属,都可入园游玩。话说时值春季的一天,乾隆皇帝护着皇太后在前,后妃公主等在后随行,两旁迎驾的人依次站定,妇女

  • 相国寺罗汉金身为什么变泥身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游览相国寺只要进入相国寺八角殿,就会看到五百罗汉的威严阵势,他们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可是谁知道,这五百罗汉却是偷来的。在唐代时,相国寺并没有五百罗汉,但到了宋代,一下子冒出五百罗汉,事情追根溯源还得提到宋太祖的大将曹翰。根据历史记载,这些罗汉本为庐山东林寺所有。因宋太祖派大将曹翰征南唐,曹翰在打

  • 郑和的身份是什么?郑和为什么又叫“三宝太监”?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对明朝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有一个通俗的称呼,就是“三宝太监”,或称“三保太监”。那么这个称呼的含义是什么呢?“三保”和“三宝”有什么区别吗?而这样一个名称与郑和的身世又有什么联系呢?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其祖父及父辈均为元朝重臣,封

  • 清朝皇帝在结婚前竟要先宠幸宫女 还要8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皇帝大婚就不能不说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是有清一朝封后纳妃最多的皇帝。他一生册封了4位皇后,纳了庶妃、贵人以上嫔妃就有35位。而他也是清朝皇帝中大婚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康熙四年,即公元1665年10月22日,康熙皇帝迎娶自己的第一个妻子赫舍里氏之时才11岁,而赫舍里氏当时也只有12岁。赫舍里氏是

  • 雍和宫是历史上乾隆皇帝出生的地方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和宫原是雍正帝的王府,而身为雍正之子的乾隆帝是否生在雍和宫呢?乾隆帝在一首雍和宫纪事诗中写道:“斋阁东相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如此说来,乾隆帝认为自己诞生在雍和宫,而且点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即雍和宫的东厢房。如果真如乾隆帝所说,他生在雍和宫,那乾隆帝的生母又是谁?历史上关于乾隆帝的生母其实一直